“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是语文心理能源的“统合力”。我们要进一步追问:这里的“统合力”之本质内涵是什么呢?
我的回答是: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
语文心理能源统合的过程,本质上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过程;语文心理能源统合力(心力)的本质是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
如何理解?有两个问题必须回答清楚:一是用于统合的语文心理能源有哪些,二是这些心理能源是怎样统合的。
首先回答:人在“用语行事”的活动中,需要统合的心理能源有哪些?
主要是两方面的能源:
一是语言方面的能源。“语言”(特别提示:不是“言语”)是人用来表达意愿、交流思想情感的一种工具,它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构成的符号系统,它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具有工具性、公共性、全民性和相对稳定性。与“语言”相关而内涵有本质不同的另一概念是“言语”,它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和交流信息的活动,具有个体性、情境性、多变性和动态生成性。人的语言方面的能源属于个体心理结构中的思维工具,是人在言语生活、言语学习中积淀到个体心理层面供主体需要时调用的工具,首先包括大量的语汇(词语,固定词组,固化的句子等),其次包括词句组合规则。分析一个简短的例子。盛唐诗人王之涣写过一首诗《登鹳雀楼》,全诗共四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中语言方面的要素包括“白日”“依”“山”“尽”“黄河”“入”等十多个内化于作者心中的词语,还有将这些词语统合成话语(句子)的词法规则、将单个句子统合成有逻辑的语段的句法规则。例如,“白日依山尽”中“白日”与“依山尽”是用“主谓式”连起来的,“欲穷千里目”与“更上一层楼”,前后两句是用“假设式”(含着“因果式”)连起来的。这些语法规则是潜隐在言语者心理结构中的“语言原型”。所谓“语言原型”,是去除若干同类言语个例的个别化特征后,留存在心理结构中的同类语言的结构特征。“语言原型”是人的语言中枢在大量的言语感知中悄悄地、自动化地概括并留存的言语结构规律和言语表达特征,它的形成是在人的无意识活动中默默发生的。这是一种默化性知识,属于语感范畴,我称之为“语法感”。默化的语法规则(语言原型)有两个功能:一是具有自动化的“生产性”,人们依靠它生产言语。例如,人在言语生活中如果形成了“假设式”句法原型,那么他会在用语行事的情境中,自动化地生产无数个包含这种原型的句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览众山小,当攀凌绝顶”“要使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若负平生意,何名作莫愁”……人一旦形成了“假设式”语言原型,无论所说的内容是什么,都可以根据言语主体的需要生成符合语言规则的话语(言语)来。二是具有直觉的“评判性”,人们依靠它可以直觉地迅捷地判断所听、所看、所说的话语是否规范,是否有误。例如,人一旦形成了“主谓式”“对仗式”的词法感、句法感,那么他听到“白日依山尽,入海是黄河”,就会感觉话语不顺、别扭,语言机体会觉得不舒服。
人的语言系统的能源,主要体现在人内化的语汇和语言规则是否丰富上,人积淀的语汇和内化的语言规则越丰富,其言语的潜在生产力、判断力就越强。语言系统的能源来自哪里?来自言语活动、言语作品。人类的言语活动、言语作品是语言能源的巨大矿藏,人的语言能源就来自于这个矿藏之中,其获取的主要途径是人自身的言语实践活动。人在丰富多彩的言语实践中,会从人类的语言矿藏中积累到丰富的语言材料(语料),从这些语料中又会汲取更纯的语汇,积淀到原理性、规则性的语言原型。可以这样说:人的語言能源主要是语汇和语言原型,人类的言语活动、言语作品、言语现象是能够为人提供语言能源的资源库,而人的言语实践活动是从资源库中获得能源的根本途径。
第二能源是精神能源。本文所讲的“精神”是以经验、思想、情感为主要内容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既是综合的,又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具体可以解析为三类:一是具象性反映,是人对客观世界感性化、直观化的反映,可以分为映像和意象。映像是客观事物在人心理上的投射,包括感觉、知觉、感受、表象;意象是人在需要的驱动下,根据自身思想情感创造出来的形象。如《登鹳雀楼》中的前两句,描写的是作者登楼看到的白日依山下落、黄河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这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具象性反映。二是思想性反映,它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之后,经过人的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如人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知,人对万事万物、对人生、对各种关系、对客观规律、对事物的意义和价值的看法,人的为人理念、行事理念、人生理念以及生命意向等。《登鹳雀楼》中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用形象化的语言传达了“登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这是作者在登楼时生成的思想。三是情感性反映,它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以需要为基础,在情绪体验的伴随下形成态度倾向、行为取向,进而形成价值追求。如,我们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中,不仅可以感受到他对壮观美景的喜爱之情,更可以感觉到他努力向上的人生态度。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总是有其个性的,这种个性主要表现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追求上,又具体通过人的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展现出来,在展现的过程中,折射出不同的生命品格。从王之涣《登鹳雀楼》的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希冀登高望远、高瞻远瞩的价值取向和积极进取、向前向上的人生观。人的较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主要表现在求真、求善、求美三个方面。
精神是人行为的能源,精神是人生命的灵魂,精神是人生命的意义。
其次要弄清,人是怎样统合上述两种能源的?
语言是工具,是载体,是材料,就像堆在工地上的砖头、钢筋、混凝土一样,它只具有潜在的功用性,但它在没有被人使用、没有表征人的思想情感、没有被赋予人意念和意志的时候,是没有灵魂的僵死的符号,而这样的东西是不能产生效能的。王之涣在没有登鹳雀楼之前,他的心里有“白日”“黄河”“尽”“流”“穷”等上述诗歌中的所有词语,也具有诗句中隐含的连词成句、连句成段的规则,但这些东西在没有去表征人的意象、思想和情感的时候,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是闲置在心的工具、载体。同样,精神在没有附着于载体的时候是虚空的感觉、意象、意念、思想、情感等,虽在人心,但不借助于具体载体、工具时,它就得不到确证,它就是没有家园、没有附体、没有踪影、没有翅膀的“幽灵”,它就不可以被人感知和触摸,当然也不能产生作用于外的效能。王之涣在登鹳雀楼时生成的意象、思想、情感等,在没有用语言表征时是虚空的、散乱的,别人无从感知的,就像建筑师心里的建筑理念、建房意愿、房屋建造构想一样,如果不借助于物是不能被人认识,更不能产生现实效用的。建筑师只有将他的建房思想与心中蓝图寄于建筑工具、建筑材料等物质性东西的时候,才能形成具有实际效用的房屋。所以,每一个建筑物都是人的意志(精神)与工具材料的同构体。建房的过程是工具材料与人的精神融为一体的过程。同样如此,人用语行事的过程也是人的语言与精神融合共生的过程。王之涣写《登鹳雀楼》就是在用语行事——创生有意象、有哲理、有情怀的言语作品,其创生过程,就是其语言与其意象、思想、情感等精神要素共同建构言语而生成作品的过程。人心具有统合的本领,在特定的言语情境中,为了解决所遇问题,为了达成内在目的,它驱使精神寻觅语言,调遣语言负载精神,它组织和指挥语言与精神合二为一,它促进语言与精神共同建构具有应对力、行动力的言语。可见,言语是人用语言载装精神去做事的一种活动,是人将精神蕴于语言后去解决问题的行动,它蕴藏着人的意愿、思想、情感等精神能量。人统合语言和精神的过程,就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过程。
“同构共生”是共同建构而生成的意思。“同构”是共同建构之意。本文所说“共生”有两层意思:一是语言和精神在共同建构中生成言语,这种言语随着语言和精神的不断同构而不断发展——言语的体量和能量不断扩大。语言和精神共同建构而生成的言语,以多种形态在不同空间存在着:在人脑里,它是人“心里的话”;在口头上,它是人发出的有声的话语;在笔下,它是人写在纸上的无声的文字作品;在电脑里,它是人敲击键盘后,既能显示在屏幕,又可储存于电脑的数字化的文字作品。“共生”的第二层意思是共同生长、发展之意,即共同建构言语的“语言”和“精神”,在同构过程中各自也得到发展:一方面,语言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掌握的词汇越来越多,心存词汇与语法规则越来越有活性——可使性越来越强,词汇与语法规则越来越全面而系统,且识别与生成功能越来越强;另一方面,精神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精神领域越来越宽广,精神内涵越来越丰富,精神境界和品位越来越高。“同构”与“共生”统一于“用语行事”(言语实践活动)的同一过程之中,共同建构之时,意味着走向共同生成,共同建构成功,意味新生成的成功。
“语文核心素养”是高阶的用语行事之力。高阶言语之事主要有二类,一是阅读,二是写作,其中又以写作最为复杂。我们再对这两类高阶言语行为进行一些解析。阅读是人领悟和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精神意义的活动,这一活动是阅读主体凭借语言载体领悟言语主体意象、思想、情感等精神内涵的过程,它本质上是语言和精神在心理上建立聯系,实现同构共生的过程。写作是言语主体将自己的感受、认识、思想、情感等精神的东西,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这一活动是“精神”寻觅“语言”这一表达载体并与之“联姻”的过程,其本质是精神和语言共同建构而生成言语的过程。比较复杂的口头表达活动内在机理与写作活动相似。如果说“语文学科要着力培养学生读写能力”这句话不错的话,那么,我们必然会得出一个更能揭示本质的结论:语文学科要着力培养学生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由此,我们又必然会推出一个前提性观点:语文教育既要完善、丰富和激活学生的精神世界,又要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语言系统。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语言系统,提升学生的语言领悟力和表达力,是语文教育的独当之任,是语文教育之根;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拓展其精神领域、完善其精神品格是语文教育的塑魂工程。根与魂不可偏废,不可分离。语文教育只有将两者统一在同一过程之中,才是有根有魂的教育。丢开语言搞精神陶冶(或人文教化),忽视精神抓语言训练(或工具操练),都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对上述几个概念做一简单梳理:
“高阶的用语行事之力”,是对“语文核心素养”最简单、最质朴、最通俗易懂的表述。
“用语文方式恰当应对复杂言语情境以达目的所具有的统合心理能源的心力”,是对“语文核心素养”本质内涵的具体描述。
“高阶的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之心力”,是对“语文核心素养”本质内涵更抽象、更深刻的概括,言简意赅。
三种表述逻辑起点相同,逻辑方向一致,逻辑关系紧密。
(杨金林,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省小语会学术委员,泰兴市襟江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