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该认真改一改了

2017-03-09 15:48冯发柱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瓜架自然段文本

冯发柱

“现代课堂建设”是宜昌市西陵区自2012年开始,在区域范围内开展的一项教育改革。2016年4月15日,湖北省教科院对这项改革成果进行了鉴定,认为这项研究“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前瞻性、操作性”,“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在全省属领先水平”。2016年9月,该成果入选全国教育创新优秀成果,并在全国第二届教博会上展出。2016年11月,“现代课堂建设”作为案例,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教育现代化评价体系及推进路径研究”成果,并向社会发布。为全面展示教育改革成果,推动该研究深入进行和广泛传播,我刊特开设“现代课堂专栏”,以期为湖北省乃至全国教育提供一个改革样本。

这是当前比较流行、很多人比较认可的一个课例。

课题:《乡下人家》(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1课)。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朗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认清难读的字词:屋檐、装饰、芍药、鸡冠、觅食、归巢、捣衣、和谐。

2.说说作者笔下的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中“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三、阅读描写“屋前瓜架图”的段落。

1.找出描写瓜架的段落。(第一自然段)

2.边读边想象屋前瓜架的样子。(将瓜架与石狮子和旗杆相比较,理解瓜架是“别有风趣的装饰”)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四、阅读写“屋前鲜花开、屋后春笋冒”的段落。

1.找出写这一内容的段落。(第二自然段)

2.欣赏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的图片,想象每种花开放的样子,理解“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想象春雨過后,藏在土里的小竹笋在想些什么,体会“探”的表达效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

举出这个课例,笔者没有全盘否定它的意思。应该说,这节课有很多地方值得肯定,比如重视引导学生阅读想象,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些都是阅读教学应该坚守的。

但置身这一课堂,笔者总是高兴不起来——

第一,谁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究竟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一看便明。教师全面把持着课堂,读什么、怎样读,全由教师说了算,就连有些本来十分开放的问题答案,也都高度统一到了教师预先的设计中。比如“作者笔下的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答案应该是多元的。但是不行,学生必须说到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内容上去,因为教师在这一问题后用括号已将答案标明。理解瓜架是“别有风趣的装饰”,教师想方设法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与石狮、旗杆的比较上去,如果学生的回答正中下怀,便给予热情的表扬。学生是什么?典型的配角!教师叫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不能越雷池半步,最好是能够猜透教师的意图,说教师想说的话,想教师设想的问题,最好是师生“所见略同”“不谋而合”,这样的学生一定会得到教师的赏识,称之为“优秀学生”。

第二,教学的落脚点是什么?仅仅只是理解文本内容本身?还是在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学会阅读?课堂上,笔者丝毫感觉不到教阅读、学阅读的意识,感觉到的只是师生在竭尽全力把文本内容探究清楚。课后与执教教师交流,谈到关于“教什么”的话题,教师一脸茫然。“不教文本教阅读”,这是台湾地区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只着眼把文本读懂,我们的阅读教学显得多么浅薄,教的意义显得多么狭隘。

第三,我们的教学空间、教学形态是不是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大势合拍?能不能满足学生现代学习的需求?现代社会是开放、多元,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而一走进我们的课堂,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笔者曾感叹,现在的教室,和几十年前比较,除增加了一台电脑和一个白板之外,其他没有什么变化。教学空间闭塞、呆板,围绕教室四周的是冰冷的水泥“隔离层”,而非“多孔的海绵”。虽然教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及网络信息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但并没有因此改变课堂教学环境。教学形态单一、僵化,基本上以教材教学为主要格局,甚至是唯一格局;以问和答为主要方式,甚至是唯一方式。

置身这一课堂,笔者思绪万千。

这样的课堂、这样的学习,学生能获得什么呢?笔者曾经做过一次调查,以小学语文课文教学为例,教学前,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回答课后练习题。教学后,再让学生回答课后练习题。然后将教学前后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并无显著差异。这种检测并不科学,但检测结论与我们在课堂上的感觉是一致的:学生在课堂上收益甚少。没有多大效益的课堂教学实在太多太多!正因如此,课内损失课外补,学生课业负担一直居高不下,节假日补课之风屡禁不止,愈演愈烈。正因如此,才使当前教育的顽疾始终难以破解。

这样的课堂教学能给学生留下什么呢?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不仅影响着学生现在的学习、生活,而且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学生长期置身于这种课堂教育下,只会形成唯书、唯上的习惯,主动创新的品质和自觉批判的精神,绝对不会生长。这样下去,再过百年,“钱学森之问”还将有人发出。这样的课堂教学,民族无望!国家无望!

这样的反思,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吹毛求疵。不!当前教育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时代的最强音!时代发出了如此强音,我们还固守原来的课堂教学和已经习惯了的模型、方式、环境、形态,行吗?

新形势下,我们的课堂教学,该认真改一改了!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教育现代化评价体系及推进路径研究”子课题“现代课堂建设”成果。)

(作者单位:宜昌市西陵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 孙爱蓉

猜你喜欢
瓜架自然段文本
点点黄花开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聚焦别样的乡村美景
美丽的秋天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