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豪,黎 祺,黄剑锋(.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口腔科,广东 肇庆 56060;.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广东 肇庆 56040)
impacted tooth; mandibular joint injury,temporomandibular; efficacy
拔除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是口腔外科门诊常见的手术之一。由于近中邻牙阻力和远中骨阻力作用,传统的牙拔除术创伤大,易导致颞下颌关节损伤,引发多种术后并发症[1]。近年来,随着口腔外科微创理念的不断发展,牙拔除技术和器械的不断革新,微创拔牙术越来越为广大口腔医师和患者所接受,以涡轮机和种植机使用为主的微创拔牙技术正在逐步取代传统拔牙术,其中涡轮机去骨拔除法逐渐被广泛用于拔除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2]。本研究比较传统的凿骨劈冠法与高速涡轮机去冠法拔除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在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及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诊治的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患者100例,均为中、低位近中向阻生和水平阻生及无拔牙禁忌证的患者。排除术前颞下颌关节损伤、急性炎症感染、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及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19~40(28.03±4.22)岁。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8~38(27.82±4.71)岁。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组均于术前行X线拍摄口腔曲面断层片,了解患者阻生情况和牙根形态。然后,采用2%利多卡因行神经阻滞麻醉,常规消毒铺巾。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凿骨劈冠法拔除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常规切开黏膜,牙龈分离器翻瓣。使用骨凿去除覆盖在阻生牙上的软组织,充分暴露牙冠。使用劈冠法去骨、劈开牙冠,拔除阻生第三磨牙齿根部。
观察组采用高速涡轮机去冠法拔除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常规切开黏膜,骨膜分离器翻瓣。使用高速涡轮机去除覆盖在阻生牙上的软组织,充分暴露牙冠,磨除构成邻牙阻力的牙冠部分。当阻生齿根部较小时,可直接拔除;当阻生齿根部较大时,利用高速涡轮机去除牙根部阻力及阻生牙冠,使用牙挺和牙钳取出,劈冠拔除。术中配合喷水,防止灼伤周围组织。
2组术后均常规处理拔牙创口,清除术区残留骨渣、牙片。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牙窝,刮匙搔刮牙窝,且牙窝内不放置任何药物,复位牙窝后缝合创口,纱布止血,遵医嘱服用抗生素。
观察2组拔牙时间和术后疼痛、术后肿胀、术后张口受限、术后感染及颞下颌关节损伤(翼外肌功能亢进、翼外肌痉挛、咀嚼肌痉挛、可复性盘前移位、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发生率。
术后疼痛评定标准: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0~3(轻度疼痛)表示无疼痛或轻微疼痛;4~6(中度疼痛)表示疼痛明显,需服用药物止痛;7~10(重度疼痛)表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
术后肿胀评定标准:轻度表示轻微肿胀,左右面部比较无差异;中度表示左右面部比较肿胀有差异;重度表示肿胀明显,左右面部差异大。
术后张口度受限评定标准:张口度>37 mm表示无张口受限,张口度≤37 mm表示张口受限。
观察组拔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1.32±3.42)min比(28.64±4.29)min,P<0.05]。
2组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中度+重度)、术后肿胀(中度+重度)、术后张口受限、术后感染及翼外肌功能亢进、翼外肌痉挛、咀嚼肌痉挛、可复性盘前移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轻度)、术后肿胀(轻度)及术后张口受限(无)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组别n术后疼痛术后肿胀术后张口受限轻度中度+重度轻度中度+重度无张口受限例%例%例%例%例%例%观察组502754.0∗2346.0∗4182.0∗918.0∗816.0∗4284.0∗对照组501326.03774.03162.01938.012.04998.0组别n术后感染翼外肌功能亢进翼外肌痉挛咀嚼肌痉挛可复性盘前移位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例%例%例%例%例%例%观察组5024.0∗12.0∗24.0∗12.0∗00.0∗00.0对照组50918.0714.0816.0714.048.000.0
*P<0.05与对照组比较。
阻生牙是指在颌骨内由于邻牙、骨或软组织的阻碍,而只能部分萌出或不能萌出到正常咬合位置,其中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最为常见[3]。阻生牙与牙龈间极易滞留食物残渣,口腔唾液难以达到有效的自然清洁作用;易引起口臭、龋齿和冠周炎、骨髓炎等多种并发症,破坏牙槽骨,因此应尽早拔除,预防并发症发生[4]。
目前,临床上拔除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的方式主要包括传统的凿骨劈冠法、高速涡轮机去冠法两种手术方式[5]。传统的凿骨劈冠法简单、易操作,但术中需要有经验的助手配合,且手术创伤大,锤击时震动较强,易使患者产生耳鸣、头晕等不适感。另外,患者需保持半张口状态维持肌肉张力,易导致颞下颌关节损伤,术后可能产生明显的疼痛、肿胀和张口受限[6-8]。此外,由于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牙根紧邻神经管,常规拔除,造成神经损伤的概率约为1.3%~4.0%,风险较高[9]。应用高速涡轮机拔除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其震动较轻、切割力强、创伤小,能快速准确地去骨分牙,显著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节省拔牙时间,防止颞下颌关节损伤[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拔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中度+重度)、术后肿胀(中度+重度)、术后张口受限、术后感染及翼外肌功能亢进、翼外肌痉挛、咀嚼肌痉挛、可复性盘前移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说明高速涡轮机去冠法拔除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具有拔牙速度快、术后反应小、并发症少的优点,较传统的凿骨劈冠拔除法更有优势,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1)高速涡轮机去冠法能有效避免暴力,减弱冲击力,防止下颌骨下移,而造成颞下颌关节损伤;2)高速涡轮机去冠法能有效控制力度的大小和方向,减轻手术创伤;3)高速涡轮机喷射出的雾状冷却水可以及时冲走口腔分泌物,保持手术视野良好[4]。
[1] 刘志明,张周文,黄丽,等.下颌第三磨牙拔出方法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5,31(5):503-505.
[2] 付玉萍,张祖训,周福亭,等.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两种拔除方式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2016,56(6):71-73.
[3] 梁荣奇,余飞.不同方式分冠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观察[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5,25(4):300-303.
[4] 吴烨,陈江,常琳,等.两种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的比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4,48(5):334-337.
[5] 孙仁义,肖进,汪池,等.远中分块拔除法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研究,2014,31(12):1158-1161.
[6] 李传祝.两种方法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疗效比较[J].口腔医学,2014,34(10):781-783.
[7] 周丽斌,程久兵,石祖庆,等.涡轮机拔牙法和传统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对照研究[J].口腔医学,2014,34(1):70-71.
[8] 王莹莹,程继光,陈新,等.牙科高速气涡轮切割手机与传统器械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比较[J].安徽医药,2015,19(1):74-77.
[9] 谢贤毅,张永创.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80例临床分析[J].贵州医药,2015,39(7):622-623.
[10] 钟守鹏.两种方式拔除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对比研究[J].四川医学,2016,37(1):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