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民族东小学 赵奇玉
1.学生主体自主活动缺乏;
2.良好的课堂气氛缺乏。
我的策略是:“故意出错”,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教师的错误,并且主动进行纠正,使学习效果更好,同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快乐感。
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一切活动不能由别人代替,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练习,而不是告诉学生该做什么、怎么做,要使学生能在教学中感觉到必须对所学的内容做出选择和判断。
我的策略是:在《快速跑》教学中,针对教学重点与难点。我在摆臂这一课堂中设置了几个问题:a在快速跑中是摆臂快好,还是摆臂大好;b是不是尽量快和大幅度摆臂就一定跑得快?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再投入于课堂学习,结果课后学生的反映很好。学生主体地位一旦得以实现,学生掌握技能的热情会得到充分的调动。
在教学中如果学生能主动配合教学,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会使得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所以,体育教师若能让教学过程成为“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过程,那么,学生便会在体育教学中“真正享受自由”。
我的策略是:尽情快乐5分钟,就是当没有学生敢于第一个站起来完成动作时,不要严肃地批评或者是点将出马,而是降低难度、适当变换方式将练习继续下去,以缓和课堂冷场的气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等待他们紧张情绪缓解后再进行正式练习。
学生主体之间交往缺乏。课堂中的交往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课堂上的交往形式主要是教师与全班学生的交流,而教师与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就严重缺乏,由于学生主体性得不到重视,使本来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启迪、探索乐趣的课堂变得严肃和沉闷,压抑了学生活泼的个性和求知的渴望,使他们觉得体育课枯燥、呆板。
我的策略是:让学生去想想、试试、做做。
在主题式情景教学课题《龟兔赛跑》一课中,用回顾《龟兔赛跑》故事,结合提问,引入课题情境。在准备这一部分中,教师导入大森林场景,带领“小兔子”们模仿森林小动物欢快嬉戏。小朋友们可以随意的模仿任何一种动物,然后互相模仿给同学和老师看,看谁模仿得最像,有些孩子就提问了:“他模仿得不像”。这时,老师就加以引导,“你能说说为什么不像吗?你认为它是怎样的吗?”在单位时间里,老师舍得腾出时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活动,通过让学生去想想、试试、做做,使所以的学生都充分活动起来,并能按自己的水平和需要独立学习。
问题是学生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问题在学习中的作用,既要注意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又要通过学习来促成学生问题生成,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找答案。如在准备活动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创编游戏和徒手操,教师只要讲清创编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即可,内容不必限制,并给予引导和指导,这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学生是具有发展性的主体。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他们从失败到成功有一个过程,教师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和挫折,以便使学生主体不断完善。
我的策略是:给学生一个问题。在《龟兔学本领》一课中,三年级学生们学摆臂,先提出问题:“我们在跑步过程中,是摆臂跑跑的快呢?还是没有摆臂的跑跑得快?”随后展开有手跑和无手跑的迎面接力比赛,使学生认识摆臂跑的重要性和跑步在生活中作用。最后在提出问题:“怎么样的摆臂才能使自己跑得更快呢?”整堂课下来,学生为了解决问题,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想像,学生不仅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而且了解了更多的生活常识。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新旧知识的理解上引发一个冲突,让学生讨论与争辩中擦出思维的火花;在理解教材的空白处设下一个疑点,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闪出创造的光辉。
小学高年级的体育课教学一直是我很头疼的一个问题,针对高年级同学的个性差异,在爱好兴趣上出现分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这一教学难点,在篮球课的首次课上,场地不设置在篮球场,在多媒体室,把书桌分开2边放,强有力地将学生吸引在自己的周围。首先观NBA影片,从视觉上认识篮球这一概念,然后突破个性差异,针对女孩子一方,让女孩子也能接受篮球和认识篮球。然后举行一些辩论赛,讨论篮球运动的益处,强调篮球运动不仅仅具有观赏性,也还有一定的锻炼价值。我对学生讨论不作限制,只是提醒他们时间是有限的。在篮球二次课的时候,所以的同学都很开心的接受篮球,并对此产生好奇感,一上课就有孩子问我:“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投篮准?”“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过人既快又稳”。
让学生分享教学的决策权;让学生参与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选择上表现最为明显,教学中老师应该多给学生选择的权利,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指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地去认同学习内容,体验学习过程,领悟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这是一个“认同→体验→领悟”的过程。
“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能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学习活动形成有机联系,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自主性。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能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想,甚至还会悟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这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内化,并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显然,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重视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教师从关注教材、关注知识,转变为关注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体育课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