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胜兴花园胜兴幼儿园 左志瑾
“老师,他又碰别的小朋友了”“老师,他又趴到地上了。”“老师,他在动你的东西。”一系列的告状都围绕一个小朋友,他成了孩子们关注的焦点人物,也成了许多孩子们告状的对象。孩子的世界天真、单纯,我们相信这位宝贝的种种行为并非出自他的“恶意之举”,可是面对其他幼儿的告状行为,我们需要好好考虑如何来帮助这位幼儿改正一些不友善的交往方式,与其他幼儿愉快的交往。人际交往作为人生的一大课题,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因“打小朋友”“抢幼儿玩具”“推小朋友”等屡见不鲜的行为引起我们的重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园阶段作为幼儿踏入社会的第一集体课堂,在这里幼儿初步感知、学习如何与小朋友分享玩具,感知、学习如何谦让,感知、学习如何与小朋友交流,感知、学习忍让等人际交往的必备技能。
情景一:活动课上小朋友们在认真听讲,开动小脑筋思考老师的问题,渴望的小眼神明亮可爱。这个时候晋源小朋友的一个举动打断了这次原本开心、快乐的教学活动:他顺势躺在旁边小朋友的腿上,旁边小朋友将他扶起他又躺下,多次之后,哈哈哈的笑声伴随左右。这节活动课被中途打断。
情景二:小男生排队入厕,大家站成一队排队等待,这时听到一个小朋友说:“老师,张晋源光动我。”小朋友们进入厕所不久,厕所里响起哇哇大哭的声音,哭的幼儿边哭边说:“老师,张晋源打我!”
作为小班幼儿,晋源比同龄孩子晚入园,我们首先想到的会是分离焦虑行为,将他的一系列表现认定成想家的表现。可是随着他入园时间的增加,发现我们理解错了。他在幼儿园精神状态很好,家长反应幼儿也很喜欢入园。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陪伴他看一看,问题到底在哪里。这段时间内我将他作为我主要的观察对象,对他在活动中的错误及时纠正,或许纠错的同时我也多了些陪伴他的时间。他有进步了,知道打小朋友是不对的,开始有认识错误的意识。
针对孩子的问题,我们多次与家长进行沟通。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孩子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孩子爸妈工作都比较忙,爸妈工作之余对于孩子的错误表现多以“武力镇压”的方式解决,平时在家中只有挨揍才是最有效果的教育方式。
这或许正是问题的所在,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跟成人学习人际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在他的印象中只有吼叫才是对的,对小朋友有威慑力的。日常成人的对话他也在学习中,有时在幼儿园里也能说出几句,让我们有所震惊。幼儿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发展起来的,了解后,我们建议家长要注意平时在家中的对话方式,注意对孩子的影响力,武力解决问题孩子不明白到底错在哪里,以后要如何改正错误。最重要的一点注意家长的模范作用。通过沟通家长会注意以后在家中的教育方式、方法,为了孩子大家一起努力。
孩子们的可爱、善良可以接纳同伴犯的小错误,希望小朋友给晋源成长的机会,我们大家一起帮助晋源成长,当他抢玩具的时候小朋友告诉他玩具要分享,当他不站队的时候小朋友告诉他要排队,当他做错事情的时候小朋友告诉他怎么做是对的,这样既帮助晋源学习如何与小朋友相处,也带动孩子们主动理解班级行为常规。活学活用,孩子们更加理解。
人际交往是人生的一大课题,我们在这人生一大课题中扮演一小小角色,让孩子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培养一些生活中的良好习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建立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宝贝,我们一起放慢脚步,等待你的进步,期待你的改变,我们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