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式共存”的师资队伍培养模式研究

2017-03-08 09:37时卫东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双师师资队伍应用型

时卫东

构建“三式共存”的师资队伍培养模式研究

时卫东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自身专业的特点和所处地方城市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加强与本土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和深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师资队伍培养方式,打造并建设一批与之相适应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广大服务于地方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高校;师资;培养模式;人才

1 建设背景

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加,而目前部分高校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有所欠缺。

A学院立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光电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为主打专业,保持与通信信息行业密切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承担了为地方产业转型助推升级的人力资源支撑。Y市作为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在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同时,着力打造“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三新产业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彰显Y市“人文、生态、精致、宜居”城市特质的产业集群[1]。三新产业的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迫切需要我们建立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以满足人才供给的人才培养需要。笔者提出构建“传统式、协作式、互融式”三式共存的师资队伍培养模式,以保证师资队伍的高质量。

2 高校师资队伍培养的现状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化”迈向“大众化”层面,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给各高校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当前,高校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已日益提升,抢占人才制高点,建设和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已经成为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进一步“推动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的发展瓶颈。

2.1 部分高校师资队伍流动性大,教师隐性流失严重

目前,高校纷纷制定并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主要通过引进大量的高学历教师,使得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师资队伍现状得到较大改观[2]。但仍有部分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上认识不到位,自身特色不明显,与学校实际发展结合不紧密,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随波逐流、盲目跟从等现象。同时,专任教师总量不足,尤其是部分民办本科院校教师流动性强、流失率高的情况仍然相对较为突出。加上部分高校多重视教师的使用,而在师资队伍的培养方面略显后劲不足,尤其是在拓宽教师视野、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缺乏长期投入,更加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等,这些因素均导致了师资队伍的不稳定以及中青年教师的流失。

2.2 部分高校师资队伍规模不均衡,总体结构待优化

当前,部分高校师资队伍在数量质量、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以及师生比例等相关方面建设和发展不均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小,缺乏一定合理性。师资队伍的过度年轻化,虽然给部分高校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但新引进的部分专业教师是在研究型、学术型教学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对具体的专业生产实践并不十分娴熟,缺乏较强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研发能力,但却成为承担教学工作的主力军和重要力量,因此不能凸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特色[3]。

2.3 部分高校队伍管理机制过陈旧,建设力度需加强

目前,部分高校在师资队伍管理机制方面仍要加强优化和创新,尤其是要注重人才引进方式、师资培养模式、师资发展规划三者的有机结合[4]。在人才引进方面,部分高校仍缺乏高学历、高职称的“双师”素质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师资培养模式方面,仍需加大建设强有力的“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交流平台;师资协调发展长远规划方面,要着重在师资队伍的评价机制、竞争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积极创新,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管理,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

3 构建“传统式、协作式、互融式”三式共存的培养模式

3.1 以“自培”传统式阶梯成长模式为基础

传统式“自主”培养模式是对传统型培养的发展,形式是“外引内培”,即学校与其他学校、研究机构或培训基地建立联系,签订人才引进和培养协议,对方向学校推荐人才,学校向他们推荐培养对象,对方接纳培养对象。这种培养模式,对学校来说,有利于稳定和拓宽培养的渠道,扩大培养面,实现师资队伍素质的提升。具体做法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建设“双师型”素质教师培养基地,加大与相关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每年安排专业教师参加两个月以上的生产实践活动、技术服务等,同时每年安排专业教师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在教师的选拔上,应当依据专业设置的实际需求进行充分地遴选、对口培养相关的专业教师。在理论知识水平相一致的情况下,应当优先选择实践应用能力较强、有相关从业背景或经验的教师,并将这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实践教学的主力[5]。

2)依托学校产学研基地,采用全脱产、半脱产形式,每年安排专业教师在基地开展顶岗挂职、产品研发、技术应用、成果推广。当前部分高校在考核老师工作时,在工作量计算上主要看完成多少教学课时;在科研工作上,主要是看教师科研课题的参与、主持多少,学术性论文发表数量多少。这种考核标准和要求,一方面显得考核内容过于单一、机械,使得科研成果推广流于一种形式;而另一方面,则影响了教师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积极性,容易造成教学与生产实践脱节。地方高校完全可以依托自身的产学研基地,采用多种模式,加强教师岗前岗后的培训,提高实际工作技能,拓宽理论视野,加快“双师型”人才的转变。

“传统式”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是当前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较常见的培养方式。能够在短期内,阶段性、分层次地打造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但这种培养方式,使得学校和企业间合作过于局限,其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亟待进一步拓展。

3.2 以“介入”协作式合作培养模式为延伸

“协作式”合作培养就是企业通过某种形式,或以项目为载体,签订合作培养协议,并参与专业论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开发,从而实现教师“双师型”素质提升。这种合作培养模式对专业建设和改革及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并成为目前推进高校与企业合作的较主要切入点。具体做法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校企共同成立兼职教师管理委员会,组织内部一般由学校、企事业单位、行业的专家组成,审核各学科专业教学的相关规范、探讨专业的内涵建设、指导校企合作的其他相关事宜,实现兼职教师校企双方共同选拔、共同培养、共同使用、共同管理[6]。同时,校企双方应加强明确“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使得“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标准进一步规范化、明朗化[7]。企业与高校深层次交流,一方面让企事业单位的专家走上了讲台,避免了学校教学内容与生产的脱节,另一方面教师内部结构也得到优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思路。

2)定期向社会发布兼职教师招聘信息,选聘符合条件的兼职教师,纳入兼职教师信息库。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专业的设置比较灵活。因此我们选聘兼职教师时,重点考虑专业教师专业设置不足的部分,选聘一些行业的专家充实到兼职教师的队伍中,全面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效果。

“协作式”培养模式相对“传统式”而言,更加有利于教师“双师型”素质的提升,企业从实质上真正的、全面的参与了师资队伍培养的全过程。加上兼职教师的引入,更加有利于师资队伍的进一步优化,拓宽专任教师的视野,改善专任教师知识结构,提高其教学水平。但“协作式”培养模式操作难度较大,一是企业的介入往往容易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二是兼职教师数量的增加,也容易造成师资队伍相对不够稳定。

3.3 以“融合”互动式促进培养模式为补充

“互融式”培养模式是综合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类资源,努力争取相关行业协会的支持,使校企双方互相支持、双向渗透、优势互补,合作开展人员培训、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及企业策划等,共同建设一支在行业有影响的技术团队。具体地说,就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教学委员会、共同建立师资队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承担培训和研发任务。这种模式是校企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学校和企业共同成为育人主体,对于促进内涵建设,提高教师层次、教学质量和企业水平,增强学校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探索合作培养的主要方向。学校将加大力度做强互动式促进培养模式,建立以行业有影响力的专家型技术能手和校内有深厚技术功底的学者为主体的双专业带头人队伍。具体做法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设立专家型专业带头人培养专项资金,制定相应培养计划。成立专业带头人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培养专项经费。专业带头人是师资队伍中的骨干,对专业的长足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专业带头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基础,对所任教的专业在理论知识体系和结构上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具有较好的专业实践能力,熟悉并掌握所任教的专业在整个行业中的发展动态和未来趋势,熟练掌握本专业一种以上的主要操作技能,能够对本专业教师水平提高进行示范和指导。专业带头人应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有较强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的吸收、消化和推广能力。能根据就业市场和职业岗位要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教学内容。

2)创造条件,鼓励校内专家型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到企业兼职,要有企业工作的实际经历,可以担任行业企业技术顾问等职务,实现理论教学与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8];参与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的制定,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科技研发、技术攻关、社会服务等活动,成为地方建设发展的智力库;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成为地方建设发展的生产力和原动力,积极加入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地方产业、行业发展。高校教师也需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牢固树立“服务地方,责无旁贷”的思想观念,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投入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去。

由此可见,“传统式、协作式、互融式”培养模式各有利弊,互为补充。以“传统式”为基础,以“协作式”为延伸,以“互融式”为补充,“三式共存”以实现相辅相成,可以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4 结语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大师资队伍的投入,为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人才提供保障。高等教育不仅要考虑理论知识的教学任务,也要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做准备,积极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这样才能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高靖.一座城市与智能电网的情缘[J].国家电网,2011(8):74-77.

[2]曾艳.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4):9-10.

[3]吴永强,朱迎玲,刘彦柱.浅议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高等工程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高教学刊,2016(9):220-221.

[4]王丽萍,罗文文,赵宝云.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0):22-24.

[5]张泳.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特色发展的内涵、意义与途径[J].教育评论,2017(1):115-118.

[6]濮海慧,徐国庆.应用型本科师资队伍建设的挑战与策略[J].职教论坛,2016(26):12-16.

[7]李丽.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81-83.

[8]尤凤翔,于音,左步雷.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73-76.

A probe into the training mode of teaching staff by the construction of"three types of coexistence"

SHI Wei-dong
(Tongda College ofNanjingUniversityof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Yangzhou,Jiangsu,China 225127)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on the basis of its own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conomically strategic deployment of the local government,ought to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with the local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 in depth accordingtothe social demand for talents,carryingout various forms ofteachingstafftrainingmethods,buildingand constructing a batch of"double qualified"teaching staff and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skilled professionals to serve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eachingstaff;trainingmode;talents

10.3969/j.issn.2095-7661.2017.04.032】

G645

A

2095-7661(2017)04-0100-03

2017-05-22

时卫东(1975-),男,江苏扬州人,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教师,教学保障处副处长,硕士,研究方向: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猜你喜欢
双师师资队伍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