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孝义市府西街小学 任玲玲
随着教育要求不断在提高,教学内容不断在变化,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比以前高了几倍。再加之现在上学独生子女众多,大部分家长不懂教育却对孩子学习无限重视。这就对孩子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那些脸上写满稚气的孩子们,背负着成年人的沉重期望,在本该是悠闲、快乐的双休日,可他们却要奔波于各种为他们特设的学习场所。经过了一天的学校生活,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大人们都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电视节目,而小小的孩子还要伏案对付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电视中精彩的节目对他们来说只是周末晚上的奢侈享受,孩子们的负担实在太重了。于是,有些孩子开始厌学,有些孩子因为不堪忍受而逃学拒学,有些孩子甚至以自杀的方式来逃避烦恼。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如何才能呵护好孩子学习兴趣的火花,让兴趣得以在未来十几年、几十年的学习生涯能有燎原之势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造成孩子们厌学的根源在哪里。
第一,国家提出素质教育已经二十多年了,但是社会对学校的评价还是以成绩为唯一标准,政府也未能出台一个更有效的评价机制。学校也只能用成绩考核老师,致使老师不得不重视孩子的成绩,而现在班容量大,老师无法顾及到所有的孩子的掌握程度,所以有时候迫不得已只能通过延长课时,加大作业量来保障成绩。可是即便是再有意思的事情,如果经常是重复重复再重复,掌握自然保证了,可是哪里还有兴趣呢?
第二,现在社会上盛行一股择校风,报班风,家长们恨不得让自己的孩子各个学龄段都上最好的学校,报最权威的课余班。好像只有把孩子所有的时间都安排的满满当当他才能安心,只要让孩子上了社会上一流的学校他就一定能成为一流的人才。其实他们不知道最好的学校是家庭,对孩子影响最深远的老师是爸爸妈妈,最好的学区房是书房。中国的家长们都是不培训就岗,大部分不懂教育就教育,总觉得自己可以无师自通,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从父母那里继承来,陈旧甚至错误的教育观点来教育我们21世纪的孩子。
第三,学习的主体是孩子,家长也好,老师也罢应该只是引导和辅助。但是,看看现实的情况,在学校孩子在为老师学习,回到家孩子在为家长学习,而老师家长常常以成绩为第一标准来衡量孩子,所以孩子学习的动力就来自于考一个高分,已得到家长与老师的肯定。问题是这样的学习有兴趣吗?这样的动力能持续吗?一个班六七十个学生,成绩又有几成能理想,再加上年级越高知识越难,想考理想谈何容易?不理想的是继续努力达到理想,还是自暴自弃彻底放弃?
看看这么多问题,好像每一个我们都无能为力。是的,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却是一个艰难的挑战。
不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绝对不是一件一早一夕就能成就的事情。好的教育确实是百年大计,可是错误的教育也不会立竿见影,反教育是要秋后算账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做事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在我看来学习兴趣应该是孩子最单纯的对知识的好奇与探索的精神,是在独立解决问题的喜悦与自信中不断积累的,是在与同伴共同追寻答案的探讨中升华的。而我们成人无论是物质的激励,还是不同程度的体罚都太过功利了,都在不同程度地迫害着孩子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所以儿童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有心无痕。”别把你的功利心传染给孩子。当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现在如此糟糕的教育环境时,请先设法不被它污染,请尽力给孩子留一方净土。
我理想中的教育是这样的。学龄前的各个敏感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请不要限制孩子的活动,以保护好孩子各个方面的探索欲。幼儿阶段多带着孩子读各种领域的绘本,激发孩子的百科知识兴趣。小学阶段请淡化成绩呵护兴趣,培养习惯。我敢自信地说,一个对知识有兴趣,又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孩子,成绩是不会差的。初中阶段请协助孩子找到适合他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上了高中因理想学府的招引,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应用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刻苦学习。那么在大学里成就梦想就是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