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吉市进学小学幼儿园 颜晓敏
幼儿喜欢游戏,因为游戏的形式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以往我们在班里安排开展自由活动,往往是把它当作动静交替的环节。同时,这种活动在一日生活安排中所占时间是相当有限的,往往只是在集体活动之后起过渡作用的“间隙活动”。安静、井然有序的教室环境是教师追求的目的,幼儿的自由活动往往因为吵、乱而受到压抑与排斥。
正确的自由活动是通过自主游戏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对活动材料、伙伴、内容的选择。即自己决定玩法、伙伴以及怎么玩,从而使周围环境中活动主体——幼儿与客体——物体构成特定的关系。以培养幼儿独立决策、独立思考与独立行动的能力,有益于幼儿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的发展与培养。
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不仅有集体性组织活动,更有许多幼儿自由支配的时间。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时间让幼儿进行自主游戏,发挥幼儿的主体性,阐述如下。
充分利用班级内的活动区,认真开展区域活动,让幼儿在活动区边看、边玩、边想、边做,让幼儿动手、动脑,提高幼儿口语表达、独立操作、自由交往的能力。首先,活动区的材料不论量多量少和贵贱为前提,而是以实用为原则。如和孩子们一起在小区花园内捡的各种石头、落叶、家长出差带来的贝壳等,可以学习排序、分类等知识;护士家长带来的药盒是做手工的良好材料;家里的废旧布料、线头、泡沫盒等都是很好的材料。其次,定期更换活动区的材料,使幼儿因新鲜感而引起游戏操作的兴趣。活动区的内容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变化、季节的变化以及节日教育等。让幼儿动手操作,通过游戏来巩固知识等。丰富的物质环境,有利于开展幼儿自主游戏活动,有利于幼儿大胆自信和独立自主的意识,也有利于幼儿认识自然、亲近自然。
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机会,使幼儿能自主选择,尽情游戏,让一日生活渗透幼儿的自主游戏。安排幼儿每天有一定的自主活动时间,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满足幼儿自主游戏的需要
良好的心理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性格、个性心理和自我意识等。幼儿在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中能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开展活动。教师与幼儿间建立起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关系,明确每个孩子都有享受游戏的选择,对幼儿的自主选择给予肯定,使幼儿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学会选择、敢于选择、培养自主意识,享受个性自由快乐。
利用“命题游戏”和“选题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幼儿的游戏欲望。“命题游戏”是由教师定主题,让幼儿选择如何利用可以选择的工具来表现特定的主题。 “选题游戏”是由幼儿自由选择玩什么样的游戏,可以分小组自定主题,教师只需提供足够的材料、器械,但这里教师还有更重要的责任就是仔细观察指导。使幼儿在活动中自由、自信、动手、动脑,从中获得各种经验,发挥主体性。同时,主动与家长联络、沟通,更好地了解每位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家园结合,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能力,促进幼儿主体性更好地发展。
自主游戏的质量标准是“愉快”而“有益”的,这有赖于教师对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幼儿的自主游戏时间不是教师“放松”、“休息”的时间,恰恰相反,正是教师工作的时间。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在观察与了解幼儿与环境(包括材料和伙伴)相互作用的方式与特点的基础上,提供适时适当的指导与帮助。
教师尊重幼儿游戏的倾向。幼儿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教师应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参加游戏。如教师为结构游戏区准备了许多材料,但有的幼儿对这些材料都不感兴趣,向教师提出“我想用纸盒做汽车”,教师就会尊重他的意见,允许他去手工角找纸盒、拿笔、胶水,造汽车、开汽车。
教师应是一位幼儿游戏的参与者和伙伴。当幼儿游戏时,教师要选择时机主动参加幼儿的游戏,以角色的身份主动投入,成为幼儿游戏伙伴中的普通一员。这样不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能使教师更加具体细致地了解幼儿的一言一行,跟上幼儿的新感觉,在其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因此我们以游戏伙伴的身份与幼儿一起协商或提出建议,引起幼儿思考,激发幼儿想象。通过与幼儿的共同游戏,不仅可以使幼儿意识到游戏的价值,还可以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发展幼儿的主动性。
通过在自由活动中认真开展自主游戏活动,孩子们做事的责任心增加了,组织能力及社会交往的技能、技巧不断提高,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互让、互爱、互助,学习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大大增强。因此,在自由活动中只要教师对幼儿加以正确的引导,生成恰当的自主游戏。幼儿的主体性才能在游戏中得到较好的发展,从而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