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八中 吴 君
在十二年的基础教育中,每进入一个新的学段,学生们都会面临适应新学段的难题,而在进入高中阶段,这个问题尤其严重, 因为高中的学习是非常紧张的,每个学校入学都有各类考试,一些尚未做好准备的学生,在密集的考试之中,被弄得晕头转向,他们困惑于考试内容基本不考课本里的,感觉听不听课都没关系;考试的好坏都只是靠运气,于是,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显得无所适从、茫无头绪,出现不同程度的适应不良, 个别学生甚至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怀疑,逐渐失去信心,甚至放弃语文学科的学习。所以,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让学生很快地转换角色,更迅速、更有效的适应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是高中语文老师面临的第一道难题。
适应是一个心理学概念,适应问题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领域进行研究,在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大词典》中,对适应的解释是: 适应是一种个人与环境的平衡状态,不适应就是个人与环境的不平衡。
如果我们以适应的概念来分析高中语文适应不良的情况,我们会发现,在进入高中学习阶段之后,语文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但是学生没有意识到这种环境的变化,个人的语文学习方式并没有随着学习环境发生改变。所以,学生语文适应不良的原因,应该是高中语文学习环境与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不平衡,不匹配。
因此,教师要想引导学生适应高中语文学习,就应该抓住以下两个问题:1,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学习的有什么差异?2,怎样让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高中学习?
如果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就能实现个人学习与学习环境的平衡,实现语文学习的适应,解决语文学习适应不良的问题。
笔者对初中语文教师和高中语文教师进行访谈,比较了高初中语文的教学任务的不同,简言之,初中语文知识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而高中语文知识则程序性知识为主;与高中教学内容相比,初中的教学篇目较短,难度较浅,上课老师会详细讲解课文内容;相比初中,而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多,容量大,教师只会抓重点篇目细讲,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当然,并不是初中全是陈述性知识,高中全是程序性知识,在很多教学活动中,两类知识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最初都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来习得,只是在大量练习之后,才能熟练的运用方法,获得程序性知识,所以 陈述性知识是程序性知识的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提升,由于不同学习阶段,学生能力水平的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就不同。在初中已经能够掌握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高中提升难度,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阅读较难的文章,写出能够表达自己思想的作文,为以后自主性更高的高等教育做准备。
因为高初中侧重的知识不同,所以在考试时,也会出现很多不同的考题。初中语文的A卷是100分,这位100分基本上是对课内内容的考察,都是对陈述性知识的考察,可以说是教什么,考什么。学生们通过认真听讲,记笔记,课后复习记背,可以掌握绝大多数的内容,得到较好的分数。相反,高中语文的考试与初中语文不同,高中考试基本不会出现课内学过的内容,考的都是与课内相关,相似,但是不同的课外内容,所以,学生只能运用自己在课上学到的方法技巧,自己分析诗歌文章,得出答案,所以,这是对程序性知识的考察,难度与初中相比,加大了许多,因此,如果高一新生在语文学习适应不良的情况下,很可能会考出有史以来最低的语文成绩。
所以,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高初中语文的不同,依然用初中的学习陈述性知识的方法来学习高中的语文知识程序性知识, 就会出现上课时和初中一样认真听讲笔记,但是老师讲的方法技巧的教授不是很重视,没有自己主动的思考,练习。将学习的重心和重点错放在了课堂笔记这种陈述性知识上,而忽略了自己阅读分析 古文,诗歌,现代文方法技巧的程序性知识的练习, 自然难以得到好成绩。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上课听不听都一样,考的好不好都是靠运气这种消极错误的认知,难以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甚至放弃高中语文的学习。
高中语文教材不仅难度较大,而且有一些知识是初高中都没有,但是学习高中语文又一定会涉及到,在初中的时候,学生也有学 ,但只是了解, 而高中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并分清种类。这就涉及到语法知识, 但由于近年来中考语文不涉及语法知识,致使初中语文删除了语法内容。 所以,教师在高一第一学期就要给学生适当补充相关语法知识。 通过这些补充介绍,学生会减轻对高中教材的陌生感,更好地适应高中教材。
因为初中侧重陈述性知识,而高中教学重视程序性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语文素养以及语文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自主阅读与写作。这是高中教学的重点,也是高中教学与初中教学的不同,所以,教师在开学时,就应该将这个不同进行介绍,并在上课时在教学的内容中与环节引导中进行强调, 并且耐心示范,指导学生归纳、总结、自己的课上的 所学的方法知识,养成科学的语文学习习惯,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因为高初中考试内容不同,初中以课内知识为主,高中以课外知识为主,所以,在高一第一学期,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介绍,或是在作业讲评,尤其是月考或是半期考试的讲评之中,进行高初中考试内容不同的简单介绍,对诗歌赏析,古文阅读,课外现代文阅读这些有难度的题目尤其要进行重点解释介绍。让学生心中有数,以免在考试中,学生出现茫然无措,被难度倍增的试题和陡降的分数打击信心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