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百里秦川寻找汉字的根基

2017-03-08 23:33西北大学附属小学单美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1期
关键词:半坡秦川汉字

西北大学附属小学 单美华

人类的祖先,起源于河流湖畔,水,孕育了生命,也承载着历史。沿河而居,择水而临,尤其对于农耕文明的东方文化,对于河流的崇拜,就是对土地、生命、祖先的敬畏。

以黄河长江做蓝本,汉文化,在它的流经区域,不断上演着变换交错的历史故事。陕西,这个黄河流域重要的流经地,有仰韶文化的半坡,商周文化的西岐,秦汉文化的青春,大唐文化的辉煌,更有汉字的发明者仓颉的传奇故事。因此,华夏文化乃至亚洲不同民族语系的文化,皆可由文字的发明谈起。

一、汉字源流在关中地区的完整呈现

(一)半坡文化 汉字雏形显现

“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说是半坡文化的代言,这种具有特色的纹样,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特殊感情,也说明半坡人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和精神生活。而1952年发掘于半坡村的陶器上,还发现了二十二种符号,据推测,这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也就是说,祖先在生活的体验中,用图形、图案的方式,在记录着自己的足迹,也在用特殊的方式传承者部族的文化。

从半坡彩陶图案设计的记录性、艺术性,早期字迹的雏形等等这些现象,都可见人类对于文字记录是如此渴望,这也为我们揭开文字的发明提供了探索的依据。

(二)仓颉造字

“文祖”仓颉在秦川腹地以鸟兽足迹为灵感首创了28个字。这一发明,让人们结束了物语结绳时代,正所谓“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华夏文明的记载,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仓颉这个传说中创造汉字的史官,为华夏文化的传承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秦川各处留有他的造字足迹也理所当然。就文字而言,仓颉首创“鸟迹书”,结束“结绳记事”的历史,使人类从“洪荒蒙昧”走向文明发展。它既标志着一个“黑暗”时代的终结,又开启了人类“光明”的纪元,更为今人追溯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文字对周秦汉唐的影响

(一)老子入函谷,周秦耀世祖

周衰秦兴,秦公镈以其135字的铭文,讲述了秦襄公等四代世系被赏宅受国之事,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就铭文字体而言,西周早期的金文从书体和书法风格来看,仍受甲骨文的影响,而晚期则以大篆体进行铭文雕刻。

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其实在战国时期已广泛应用。而秦统一六国后,将小篆作为官方文字,将简便字体隶书(即今楷书的前身),作为日用文字在全国推广。

文字的统一,促进了文化交流。尽管各地区“言语异声”,但因文字的统一,将文化的传播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因此,秦推行的“书同文”在华文史上功不可没。总之,正是这些文字的留存,才为今天的历史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支撑。

(二)汉宫未央,文化向外拓展

张骞从汉长安未央宫领取武帝西行文书出使西域,经河西走廊,在西亚和欧洲各国将汉的中原文明进行了广泛传播。同时,也将西至罗马的贸易经济、文化现象带回大汉,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即“开通大道”,而张骞也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也就是说,中原文化的远播,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大融合。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东汉蔡伦正是在这种文书传递间看到了契机,发明出了便于携带而又价格低廉的纸张。这一发明,为文化的推进带来了空前的影响,也为世界文明带来了曙光。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纸张,改写了人类史,诸多文献资料皆因书写于纸张而得以广泛流传。

文字与纸张的契合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陕西洋县蔡侯墓,至今仍有蔡伦造纸的全套设备供人观摩。

(三)芙蓉行走 唐诗意趣

华语孩童,多数皆是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之类的李白、杜甫诗句中,文化启蒙的。而在芙蓉园的“唐诗峡”,总能在耳熟能详的诗歌名句中,找到华夏盛唐的遗韵。

汉字,从它的发明到精彩的语言凝练——唐诗,走过了长长的文明发展之路。通过汉字,世界了解了汉族文化,而汉文化也作为一个民族桥梁,连接着各国的历史与人文足迹。

孕育了汉文化、汉气息的八百里秦川,是汉文化发展的根基和活水源头,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一片沃土。

三、倚重地缘优势 培养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热情

(一)场境学习:参观与体验

带领学生参观西安半坡博物馆,是一次丰富的文化体验。学生在参观中不断询问、体验和用眼触摸,获得了特殊感受。这穿越6000年的文化现象,并没有让他们有太多的陌生感,反倒是促使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求文化印记,主动对接。

(二)游戏学习:活动与竞赛

遨游汉字王国,和产生于4000多年前的文字对话,了解它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蕴含其中的故事人物,对于12岁左右的学生,是一种快乐的学习方式。利用西安的地域资源优势,来一次“行走碑林”活动,让学生在触摸中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

在活动之初,让学生从身边汉字的“趣”字入手。通过猜字谜、猜成语、歇后语等游戏活动,开启走近汉字知识、了解汉字起源的寻“趣”之旅。

之后,追根溯源,知道汉字发展的过程。

(三)思考学习:写作与练习

学生参观大唐芙蓉园之后,也深感于汉字运用的震撼。借着课堂教学,在诗歌单元,我们又接触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相关知识。

居于长安,汉语文化的许多故事都发生在这里。生于斯长于斯的我们可以将别人躺在书页中的文字、历史、文物,不断翻阅、亲自触摸,逐一览赏。用这种“旅行”的方式来学习,对于谁都是一个成长中的幸事。

文字,在八百里秦川以其独特的方式开启了文明的先河,又在一代代华夏儿女的传承中发扬光大。直至今日,汉字依然影响着周边族群国家的文化现象,营造着不同民族的精神家园。从秦川出发,再回到长安,远去的历史都因镌刻的文字而不朽。文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也是后世继承者的根基。

猜你喜欢
半坡秦川汉字
傅雷的称赞
换座
在雨中“躲雨”的绵羊
该得奖的李老师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白鹿原民俗村
滇西半坡杂岩体斜长岩特征及其U-Pb年代学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