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仁,赵 辉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新疆 昌吉 831100)
在骨科治疗中,四肢骨折属于一类多见的病症,对于病人的日常活动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而四肢近关节端骨折位置比较特殊,对关节的正常活动功能造成影响,以往针对该类骨折采取的传统钢板固定手术疗法会对病人造成较大的创伤,不利于病人术后康复,同时也会增加病人的疼痛感,降低其生活质量。而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已经逐渐引入锁定钢板微创手术疗法应用于四肢近关节端骨折的治疗中,并且取得较好的疗效。本研究针对锁定钢板微创手术疗法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现作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进行四肢近关节端骨折治疗的病人88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进行平均分两组即参照组和研究组,分组按随机的原则,参照组中女性病人有20例,男性病人有24例,年龄范围为19岁到62岁,中值为(36.5±5.2)岁,骨折原因及其例数分别为交通事故20例、高空坠落9例、暴力击打8例、其他7例;研究组中女性病人有18例,男性病人有26例,年龄范围为20岁到60岁,中值为(35.5±5.1)岁,骨折原因及其例数分别为交通事故18例、高空坠落9例、暴力击打9例、其他8例。两组在以上资料对比上差别不大P>0.05。
参照组选择常规钢板螺钉内固定方法。研究组则选择锁定钢板微创手术方法,其具体步骤包括:取适合病人健肢长度的钢板,选择病人肩缝处并且切开三角肌上部,运用克氏针进行病人肱骨头的固定,远折端复位成功后在骨皮质中植入LCP,确保复位良好后将接骨板作为模板拧入螺钉。如出现胫骨远端骨折,则在进行手法复位后应用骨膜剥离器推进皮下隧道,进行LCP的放置;如出现胫骨近端骨折,则选择在进行常规止血后切开皮肤,逐层分离,复位完成后插入LISS钢板,进行螺丝钉固定;如股骨远端骨折,充分暴露骨踝,再复位;如股骨近端骨折,则进行牵引复位支护,入路处为髋关节,充分暴露其大转子,采用克氏针固定,将LCP进行放置。
观察指标为两组病人手术出血状况以及术后住院时长。
在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医学统计软件SPSS 17.0的统计,用%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并用x2检测;计量数据以(±s)表示,t检测,若取得数值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参照组病人手术时出血量为(320.5±21.5)mL,研究组手术时出血量为(165.2±11.5)mL,统计学分析t=42.249,p=0.000,研究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参照组。参照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长为(20.0±4.5)天,研究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长为(13.5±3.5)天,统计学分析t=7.563,p=0.000,研究组病人住院时长明显少于参照组。参照组中有15例病人治疗疗效为显效,有19例为有效,有10例为无效,总疗效比值为77.3%;研究组中有24例病人治疗疗效为显效,有18例为有效,有2例为无效,总疗效比值为95.5%;统计学分析x2=14.094,p=0.000,研究组总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
出现四肢近关节端骨折的病人正常关节功能受到阻碍,日常生活受到限制,其生活质量降低,因此针对该病症通常会及时进行治疗,以往在选择治疗方法方面会偏向于常规的传统式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疗法,该手术疗法应用广泛,但具有较多的劣势,使用传统式的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对病人造成的创伤较大,术中出血较多,并且在手术之后固定物容易脱落、松动等,导致病人出现骨质缺损、关节正常功能出现障碍等情况,阻碍病人术后康复。
而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锁定钢板微创手术疗法的应用,该手术疗法相对于传统式的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疗法来说更占优势,其主要可以将螺钉和钢板紧密结合,形成极其稳定的内支架,并且固定长度会增加,其固定能力较强,并且手术过程中不会对病人的创伤面进行过多的接触,对病人造成的创伤较小,有利于术后的愈合。
本研究通过将锁定钢板微创手术疗法应用于四肢近关节端骨折的病人中,结果显示其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式的钢板内固定法,其术后住院时长以及手术出血量都比较少,整体疗效更好,有助于病人的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更大范围地进行推广使用。
[1] 马仲武.锁定钢板微创治疗四肢近关节端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34(08)∶254-255.
[2] 王 涛.锁定钢板微创治疗四肢近关节端骨折的临床有效性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45(18)∶78-79.
[3] 王玉路,杨增华,郭新玲.锁定钢板微创治疗对四肢近关节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67(28)∶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