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特殊体育支持保障体系研究评述

2017-03-08 08:20王晓林
湖北体育科技 2017年7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群体大学生

王晓林

高校特殊体育支持保障体系研究评述

王晓林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十几年来高校特殊体育支持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相关概念及研究进展进行剖析,为构建科学实用的支持保障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普通高校;特殊体育;保障体系;研究评述

最近几年,随着国家招生政策的改革以及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下滑,我国普通高校中的特殊群体数量逐年增多,这给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如何对这一群体进行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增强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已成为困扰高校体育工作者的瓶颈。为此,要顺利开展高校特殊体育工作,并使其常态化,形成一套即科学又实用的特殊体育保障体系,必须对以往各种文献、书籍、期刊及相关报道等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与梳理,找到可以借鉴参考的数据信息,为构建高校特殊体育支持保障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1]。

1 关于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

1.1 高校特殊群体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从2005-2016年,国内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校特殊群体的概念进行过系统研究,为正确认识高校特殊体育群体奠定了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1.1 以学生身体机能为视角进行界定

主要代表有:吴燕丹[2]认为高校特殊群体是高校中具有特殊身体状况的学生,基本特征是残疾障碍、经医学鉴定具有诊断说明无体育运动能力、手术后或病愈恢复期、年龄偏高、肥胖或瘦弱、情绪障碍。彭博和王晓梅[3]认为高校特殊群体是指身体状况较差,基本特征是残疾、患有常年疾病、身体素质较弱、高年龄、心理缺陷。刘元媛[4]认为大学生特殊群体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思想波动和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基本特征是在心理、身体、适应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和较差境地。这类概念的界定突出了高校学生的身体状况,侧重点是说明由于身体残疾、疾病、心理等存在问题而导致行为能力较弱的一类群体,这类群体在目前高校中较为普遍,而且随着社会发展会逐年增多,已经引起高校体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

1.1.2 以学生家庭状况为视角进行界定

主要代表有:张泽宝[5]认为由于父母离异、单亲家庭、家庭经济困难原因构成了高校特殊学生群体。而刘美霞[6]认为在高校内出现了家庭经济上较贫困的高校特殊群体。吴文兵[7]指出由于不同的家庭背景以及自身的原因,在高校中形成了特困生群体。周斌[8]认为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是指在我国高校范围内,由于家庭状况的个体差异和主观因素不同等原因使学生在生活、学习和精神面貌上产生相对处于弱势的一类群体。王满玉[9]认为特殊群体大学生是与正常大学生有所不同的人群,形成原因之一就是家庭因素。这类概念的界定说明其家庭因素是造成该群体特殊性的重要原因,由此形成的特殊群体给高校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带来消极影响。

1.1.3 以社会现象为视角进行界定

主要代表有:牛娜[10]认为大学生特殊群体主要是由于高校中沉迷网络、学业严重受挫而呈现的某种不良共同心理特征的非正式群体。曾慧和王立岩[11]认为大学生特殊群体是指因学生所处的特殊环境或者非同一般的人生经历,以及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形成了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障碍、网络痴迷、就业困难等类型的特殊群体学生。丁灵妍[12]认为大学生特殊群体指的是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其个人的心理素质、主观因素、行为能力以及周围群众对其的评价与尊重程度等诸多方面中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呈现出特殊性的大学生群体。这类概念的界定从社会现象出发提出科学解释,由于各种社会现实问题的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高校大学生的生存状况,而形成人格差异,由此构成高校特殊群体。

可见,目前国内学者对“高校特殊群体”的称谓主要有“残疾大学生”、“大学生特殊群体”、“特殊群体学生”、“高校特殊学生群体”,虽不相同但对概念的诠释大同小异,其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所阐述的实质含义基本一致,涉及到了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13],这为今后高校体育工作者继续深入开展高校特殊体育的相关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基于以上研究,认为高校特殊群体是指高校中由于社会问题、家庭环境、经济状况、学习成绩、运动水平、身心机能、生活习惯、身体疾病等先天和后天原因而造成的各种缺陷,导致不能够完全从事某一项活动,或者行为能力表现极差于正常大学生的一类特殊弱势群体。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高校大学生中呈现出高能力、高智商、高人格特征构成的一类人群,他们的行为方式、思维能力、价值观、人生观都要高于正常大学生,也可称为高校特殊群体。但在本文以及今后的研究中由于课题立意研究初衷的原因,并没有把他们列为研究对象,而是指存在各种缺陷的那一类特殊大学生。

1.2 高校特殊体育

通过文献资料发现,学者专门对“高校特殊体育”概念进行界定研究的相对缺乏,而对“特殊体育”,或者“特殊体育教育”概念进行科学解释的居多,比较代表性的学者有吴燕丹[14]认为特殊体育就是残疾人体育,对象是指带有伤残和患有疾病的人,并对其进行体育教学、身体锻炼、运动训练和娱乐康复。而周丛改[15]则认为特殊体育就是残障人体育、适应体育,对象是指身体、心理和智力出现障碍的人,所从事的是高度个性化的体育活动,融入到适应体育教育、适应休闲娱乐、适应运动竞赛和适应运动康复领域。

这两种提法与欧美学者的观点相似,国际教育理事会主席、德国著名的适应体育专家Doll-Tepper[16]认为特殊体育教育是以权益、能力、身体条件受限的残疾、健康受损人士、老年人特殊人群为教育对象,并对其进行专门的体育活动,达到改善自身体育锻炼能力的目的。美国学者张加贝[17]的观点认为特殊体育是专门针对体育运动能力显著地低于同年龄正常学生平均水平的在校残疾学生。美国学者Paul Jansma[18]则认为适应性体育教育(adapted physical educaton)是为保证残疾人能够有机会成功自信地参与体育,对传统体育活动进行适当修改。可见,对“特殊体育”概念的界定,由于不同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同,或者自身所处时代背景不同,对特殊体育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审视。但对开展关于高校特殊体育的相关课题研究提供了帮助。需要强调的是,由于高校中不仅仅是残障学生,一些因身体机能、生活习惯、家庭状况等因素造成各种缺陷的大学生群体也要归类于高校特殊弱势群体。我国学者王华军等人[19]认为是高校中由于健康状况、身体机能、心理等原因而形成的一类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机会较少的特殊群体。因此,基于国内外学者的观点,认为高校特殊体育群体专门指高校体育活动中的特殊弱势群体,是高校特殊群体的一部分和高校特殊体育工作的重点人群,在高校体育活动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高校特殊体育则是指高校特殊群体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健康、改善身心机能、进行康复医疗和丰富体育文化生活为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划分为高校特殊体育教学、高校特殊体育训练、高校特殊体育师资、高校特殊体育竞赛、高校特殊体育管理、高校特殊体育组织、高校特殊体育权利、高校特殊课余体育锻炼、高校特殊体育资源、高校特殊体育文化10大类。目的是增强高校特殊群体的体质健康,改善身体机能和体育生活方式,提升体育运动能力,获得体育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高校特殊体育文化生活。任务是增强高校弱势群体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高校特殊体育运动水平;进行意志品质道德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通过以上这些界定说明:第一,可从高校体育的本质、高校特殊群体特征、运动能力等角度全面掌握高校特殊体育的本质内涵;第二,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特殊群体会逐渐增多且个体特征呈显著性变化;第三,把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无法从事体育活动的大学生人群归类为高校特殊体育群体[20],无论从经济、家庭,还是从社会背景等角度出发,都必须与体育运动能力密切相关联,如果无运动能力的介入说明,也就无法界定高校特殊体育和高校特殊体育群体。第四,高校特殊群体从事体育活动而形成特殊体育群体,也是高校特殊体育人口,是开展高校特殊体育工作必要的主要力量和人力要素[21],当然也需要一系列配套设施和资源加以辅助,才能够地更好地开展高校特殊体育工作。

1.3 支持保障体系

关于此概念的界定,到目前为止专家学者还没有明确的解释,但通过《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支持具有支撑、支援之意,保障具有保护、保证之意,而体系则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因此,支持保障体系可以理解为通过借助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推动系统事物内外部之间相互联系,使各个相关事件成为系统发展的必备条件,以确保整个有机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地科学有序发展。此外,对其解释多见于国家颁布的个别政策法令中,例如2003年,为使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接受义务教育,教育部专门召开“全国随班就读工作经验交流会”,首次提出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该体系由组织机构、社会宣传、教育管理、业务指导、社会部门、学校主导、资金投入7大要素构成。而201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 年)》(国办发〔2014〕1 号)文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支持保障体系”,但却是国家关于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明确了国家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力度,指出国家支持要从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实施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两大特殊教育项目进行,这些为体育工作者开展高校特殊体育支持保障体系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引和保障,理论研究更加深入广泛,实践应用更加科学实效。为此,借鉴“支持保障体系”的解释,结合国内专家的学术观点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高校特殊体育支持保障体系是指在高校中根据特殊群体的身心特点和特殊体育工作的基本特征,借助校内外一系列的辅助手段和措施,在教学、训练、竞赛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形成科学有效的网络式支持系统,提升高校特殊体育工作的层次和水平,确保高校特殊体育各项工作稳步开展[17]。

2 关于高校特殊体育支撑保障体系的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源可知,国内外关于此类课题的研究且可借鉴参考和采纳的信息资源较少,呈现出宏观研究居多,微观研究较少,但也有零散研究涉及到此类课题。总体表现为三大方面:

2.1 不同视角的相关研究

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对支持保障体系进行科学分析,确保高校特殊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典型代表是:吴燕丹[22]提出大学特殊体育志愿服务是高校特殊体育工作支持的重要任容之一,并以其为视角提出人力和非人力支持两大系统,准确而具体地提出各种构成要素,使高校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对特殊体育进行有效支持,并使这一“特殊服务支持”制度化,便于在实践应用中操作。而朱海莲[23]则从“生态体育”的视角,构建了高校特殊学生生态化健身保障体系,该体系由行政支持(先导)、教育支持(主导)、技术服务(主体)、家庭社区协助(中介)和自我支持(目标)五个要素构成,最大限度地保证高校特殊群体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科学健身,对今后开展此类学生体育健身方面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李波[24]提出普通高校特殊群体体育社会支持网的构成、特征以及对特殊群体的影响,这里所提到的“体育社会支持网”是指以体育为媒介和手段,特殊群体在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过程中与社会资源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网络关系”,当特殊群体在面对各种困难时易获得来自高校内外各方力量的支持,使他们的人格特征、情感交流和社会认同得到全面提升[6],保证体育活动的持久性和延续性。但是可惜的是,这些研究并没有提出支持保障体系的具体模型结构框架,还得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为高校开展特殊体育工作提供更为直观可行的支持系统模型和策略[25]。

2.2 关于支持保障体系的框架研究

为保证该体系的实用性和便捷性,更具体更有效地应用于体育实践领域,学者专门设计了支持保障体系的模型架构。其中最为典型和具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有:张水顺等[26]的“中国大陆融合体育教学安置模式图”和“融合体育教学支援模式图”、吴元庆[27]的“特殊体育教育支持系统各层面关系图”和“学校特殊体育教育支持系统分阶段图”,段婧[28]的“特殊体育教育支持系统总体结构图”和“系统3层结构之间的关联图”,并且都对系统内部结构要素和实践运行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以上这些研究是基于学校层面设计出的框架结构,一方面对学校资源进行整合后再分类,形成框架结构的各个主体要件,要件之间相互联系且密切合作,共同作用于特殊群体,保证了特殊体育活动的质量;另一方面学者们在构建体系框架图时均体现出了教育公平、权利均等与和谐健康的设计理念,有实践可操作性强,应用效益具体实效的特点,从理论剖析到实践应用注重人的潜能开发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这些研究成果虽然角度不同但学术观点却有力地推动和拓展了该体系的后续研究,使对该体系的框架构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特殊群体的显著变化而不断改进和完善[29],为重新构建不同领域特殊群体的模型结构提供了有价值的学术线索和参考。

2.3 针对性较强的个别案例研究

此类研究专门指某一特殊群体支持,例如聋哑支持体系和随班就读支持体系。比较典型有王占坤[30]运用“系统论”的相关知识,构建了残疾人体育的支持系统(5个子系统),即制度支持、经济支持、社会文化支持、人力资源支持和特殊教育支持,并对其进行了科学的详细阐述。而田归林等[31]专门针对聋哑学生体育教学构建支持保障体系,并设计“特殊体育教育支持系统3个层面的关系图”,该支持体系与吴燕丹(2009)提出的观点具有相似之处,也分为人力和非人力上的支持,主要有组织管理体系、政策法规体系、聋哑体育教师、指导员、志愿者培训体系、体质监测体系、健身活动方法体系、聋哑体育竞赛活动体系和聋哑体育科研体系等,使聋哑学生体育教学有序开展。而刘建娥等[32]人则专门设计了“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指出学校是实践层面支持的核心环节,其负责政策法规、设施、师资培训、教育管理、科学研究等众多支援手段的制定、建设、组织和完善工作,是我国随班就读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决定力量之一。可见,这些针对性较强的案例研究虽呈现出研究范围较广,涉及面较大,研究对象较复杂,年龄构成不清的特点,但其学术观点却与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交融之处,为深入研究拓展了更为广阔的探索空间。

综上所述,关于高校特殊体育支持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是目前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开展高校特殊体育群体教学、训练、竞赛和课外体育锻炼等具有重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为此,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需求,必须进行长期有效地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以便构建更为科学实用的支持保障体系,使更多的高校特殊体育群体成员融入到高校体育活动中来,提升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参与能力和运动能力。

[1]吕 涛,汤利军.我国特殊体育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34(11):143-146+157.

[2]吴燕丹.我国高校特殊需要学生体育教育三种模式的分析与审视—基于生命关怀的理念[J].中国特殊教育,2015,12(12):16-20.

[3]彭 博,王晓梅.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现状分析[J].才智,2014,14(4):223.

[4]刘元媛.浅谈大学生“特殊群体怕勺思想教育工作[J].理论前沿,2014,30(9):87.

[5]张泽宝.高等学校特殊学生群体行为研究及管理对策[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8(3):97-100.

[6]刘美霞.高校“特殊群体”与赏识教育[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21(5):71-72.

[7]吴文兵.论新形势下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2007,19(4):52-53.

[8]周 斌.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大众文艺,2013,58(5):217-219.

[9]王满玉.特殊群体大学生教育管理及保障体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5(3):194-195.

[10]牛 娜.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探究[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7,23(9):59-60.

[11]曾 慧,王立岩.大学生特殊群体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验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3(5):36-38.

[12]丁灵妍.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以大学生特殊群体为例[J].商,2015,5(47):72-73.

[13]潘跃林,贾玉科.普通学校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的连续性研究—基于“教育公平”与“生命历程”视阈[J].山东体育科技,2016,38(4):70-74.

[14]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我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6,26(2):64-73.

[15]周丛改.特殊学生体育教育与残障体育事业建设协同发展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4,35(3):111-115.

[16]王 羽.中美适应体育研究的比较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6,3(9):1-5.

[17]张加贝.试论特殊体育学的内涵与外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6):56-58.

[18]吴雪萍,金昌龙,周李莉.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3):73-75+80.

[19]王华军,詹筱蕾.浙江省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科学健身指导的研究与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8):101-102.

[20]韩景军,王 悦.对我国普通高校特殊体育教育若干问题的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4 32(7):145-147.

[21]卢 玲.近年来我国特殊体育研究的综述[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2):39-42.

[22]吴燕丹.我国学校特殊体育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建设[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3):16-19.

[23]朱海莲.论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生态化体育健身保障体系的建构[J].浙江体育科学,2014,36(5):88-91.

[24]李 波.“体育社会支持网”对普通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影响分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1,24(3):59-61.

[25]杨小宁.特殊体育专职化教育质量的绩效考核[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26):21-22.

[26]张水顺,李春晓,傅志文.我国大陆与香港融合体育安置及支援模式比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4(4):60-63.

[27]吴元庆.基于学校特殊体育模式支持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36(6):218-219.

[28]段 婧.基于和谐视域的特殊体育教育支持系统设计应用[J].电子设计工程,2016,23(19):15-17+21.

[29]曾玉山.基于现象学的特殊体育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6,31(4):14-17.

[30]王占坤.浙江省残疾人体育支持系统及制约因素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2,34(4):23-27.

[31]田归林,周道平.新课程标准下聋哑体育教学支持的定位与发展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2,33(6):75-78+80.

[32]刘建娥,欧阳彦丹.学校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的角色探析[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6,24(9):7-9.

Literature Review on Support Security System of University Special Physical Education

WANG Xiaolin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sed the elements, relevant concept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specialphyscial education support security system in universities for more than ten years.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support system.

regular university;special physical education;support security system;literature review

G807.4

A

1003-983X(2017)07-0642-04

2017-03-22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 “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GJB1316114)

王晓林(1976-),男,黑龙江绥化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绥化学院体育系,黑龙江 绥化,152061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uihua University, Suihua 152061,China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群体大学生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大学生之歌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