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敏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安徽 滁州 239000)
在当下中国,提及散文必须谈及余秋雨。余秋雨先后创作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均为其散文代表作,并深受广大读者欢迎、青睐。就其代表作《文化苦旅》而言,由于过于受到读者欢迎,在台湾一年内就先后重印11次。由此可见余秋雨散文的巨大魅力。余秋雨散文具有很多独到之处,最大的特点便是有效打破散文的传统束缚,将意与思充分结合,形成一种全新散文风格。在余秋雨散文中,经常会借助山水风物,探索人生真谛亦或是中国文化意蕴。可以说,作为当下著名散文作家,余秋雨散文的语言特点更具风味,阅读其散文往往会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余秋雨散文语言极为简练,可达到字约意丰的效果。除此之外,余秋雨散文语言还具有如下几美:句法美、意象美、阅读美。在当代,余秋雨无疑是一位极具思考能力的作家。他的散文往往蕴含深厚哲理蕴。阅读其散文不仅能体验到典雅,更能体验到大气。余秋雨开创了中国散文新风,其散文具有独特艺术特征。
生活是复杂多样的,总是充满无限可能。余秋雨在自身专业领域无疑太过一帆风顺,也正因这种一帆风顺亦让余秋雨感到几分倦意。面对记者追问自身是在何种状态下创作《文化苦旅》时,余秋雨是这样说的:“当我大体上完成了心中的学术远景时,才四十岁,突然,我感到很惶恐,不知再干些什么好,甚至想过去研究天文学。我失去了明确的目标,而这时的我还有很强的感受能力和足够的使命感……”。在这段话中,余秋雨提及到了使命感,也许正是在这种使命感的催促下,才引导余秋雨完成了《文化苦旅》创作。正当余秋雨思想极为苦闷之时,恰逢国内很多单位极力邀请他去讲课。就这样,他带上地图轻装上阵。在旅行伊始,余秋雨并未拥有创作的打算,不过随着旅行中见闻的不断增多,很多想法和感触便在余秋雨脑中不断酝酿。直至行至甘肃的一家小旅舍中,余秋雨顿感文思泉涌,他说道:“我已觉得非写一点文章不可了”。就这样,一篇篇优秀散文便组成了《文化苦旅》。《文化苦旅》创作似乎仅是对旅行的一个总结,但却是余秋雨散文创作之路的一个重要开始。
《文化苦旅》于1992年被上海知识出版社出版,先后获得上海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从《文化苦旅》的销量审视,无疑是成功的。无论在台湾亦或是大陆,《文化苦旅》的上百万册销量均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文化苦旅》疯狂销售是他之前不敢想象的,余秋雨在与人开玩笑时说道:“刚开始我仅以为大家追捧的是一位和我同名同姓的作家。”
《文化苦旅》的创作成功让其豁然开朗,此时他才恍然大悟,意识到:原本一味研究书中的文化并不是明智之举,应深入尘世,深刻感受文化,唯有如此方能写出更能触动人心的文章,才能充分实现自身的使命感。就这样,余秋雨毅然辞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一职,专门从事文化考察。之后,余秋雨的散文创作之路更加顺畅,先后出版《山居笔记》(1995)、《台湾演讲》(1998)、《霜冷长河》(1999)、《千年一叹》(2000)、《行者无疆》(2001)等著名散文集。每一本散文集的出版均受到了读者的普遍欢迎,并在社会各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正因如此,余秋雨也被评为华语最有影响力作家之一。《文化苦旅》的创作成功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运气,但其之后出版的每一本散文集均能获得成功却并不是偶然。我们有必要对余秋雨散文艺术特征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余秋雨散文文字通俗易懂,易轻松阅读;题材宽泛深广,易引起共鸣;交融知性感性,易发人深省。除上述艺术特征外,余秋雨散文还具有很多独特艺术特征,具体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细品余秋雨散文,我们可从中充分体验到一种大气的感觉。这种大气主要体现在如下诸多方面:
第一,宏篇巨制。纵观余秋雨散文可发现极少存在短文。在《文化苦旅》收录的三十七篇散文中,最短的文章亦有三千五百字。其它文章均相对较长。诸如,《江南小镇》字数为九千多字,《风雨天一阁》字数为一万六千多字。在其散文集《山居笔记》中,最短的《脆弱的都城》也达到一万多字,而《十万进士》则高达三万多字,如此之多的字数俨然与一篇中篇小说相当。如此之长的散文却能让读者一读便爱不释手,简直堪称奇迹。
第二,时空跨度大。余秋雨散文内容的时空跨度很大。在散文中,余秋雨总会引领读者一步步迈向历史深处,最远可追溯至远古时代。例如,在《乡关何处》一文中,余秋雨引领读者游离于河姆渡文化和上林湖的碎瓷片之间,游离于敦煌、上海、黑龙江及新加坡之间。其散文内容无论在时间或空间上,均跨度极大。
第三,以大见大。余秋雨习惯于用长文来描写一些重大题材。在余秋雨散文中,仅少数散文体现的是个人情怀。其余大部分散文均不同程度上体验和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及将来。其中,总喜欢采用以小见大的描写方式。
戏剧、散文属于文学范畴下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1]。余秋雨在散文创作时,虽总喜欢采用宏篇巨制的写作方式,引用很多史料,但读起来却一点也不会令人感到乏味,反而能让人沉浸其中,反复品读。之所以产生此种情况,主要因为余秋雨在行文之间其情节总会富有一定戏剧性,为散文增添戏份,为散文赋予形态,为散文设置情境[2]。在多年学术生涯中,余秋雨对戏剧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正因如此才能让其在散文创作中科学进行戏剧情节安排。例如,《文化苦旅》中收录的首篇文章《道士塔》,即具有极高的戏剧效果。阅读整篇文章我们不难发现,《道士塔》无疑是一部极精彩的剧本。在《道士塔》的开头部分如此写道:“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篆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这段语言描述无疑具有极强的“镜头效果”。阅读《天涯故事》可发现,整篇文章如波浪起伏,情节跌宕:从一个鹿的故事,缓缓引出海南岛。再从冼夫人治理海南,引出古代流放海南的几位名士。这些故事无疑具有极强戏剧性,读起来极能吸引读者目光,不自觉为其拍手叫好。余秋雨的散文创作进行了很多戏剧性元素的借鉴,具体主要体现为:戏剧语言的借鉴;戏剧情境、冲突和悬念的借鉴;戏剧结构的借鉴等[3]。
余秋雨的作品中散文是最有历史厚重感的。余秋雨散文有一个中心,就是对于历史的考量和思索。余秋雨的散文不仅仅具有生命力,而且还在叙述历史[4]。审读余秋雨散文不难发现,历史似乎是余秋雨散文创作的一个永恒题材。通过对历史的描述,余秋雨总能将遥远的历史呼唤到读者面前,并对历史反复进行诗人式的追问与反思。余秋雨散文中的历史描述,其意并不是借古讽今,而是基于历史基础上的一种脆薄的情感抒发,是对历史的一种理性反思。余秋雨在《当代散文鉴赏》有这样一段话:“中国的文化人格史,主要散落在大量的典籍间,但更深刻地沉淀在古人的活动环境中,沉淀在今人身上。因此,一旦今人与古人的活动环境遇合,反思意识就被自然地撞击出来了。”
在《山居笔记》收录的第一篇文章《一个王朝的背影》中,余秋雨开篇便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主义灾难进行审视,进而极尽推崇康熙皇帝,评析其为民族事业发展做出的诸多贡献。这篇文章一经面世,立即在社会上产生极为浓烈的讨论热潮。在《抱愧山西》中,余秋雨对山西商业历史进行了一定的笔墨描述,充分表达了自身对山西商业历史的看法,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山西商业历史的反思。
余秋雨在散文中充满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强烈的理性色彩[5],习惯于以感性的生命体验表达忧患意识[6]。他的散文是对传统散文的继承和超越,是对传统文化的沉重思考。余秋雨散文中存在着很强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似乎无处不在。在《十万进士》中,余秋雨深刻分析封建科举制度给知识分子带来的人格遗传及心理瘤疾,认为封建科举制度给文化的发展造成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在《道士塔》中,余秋雨字里行间均充分流露出中华文化被国人糟蹋的愤慨之情。在《苏东坡突围》中,亦体现出浓浓的文化忧患。余秋雨散文充满独立自主的文化根脉,具有刚健有为的生存素质,具有面向未来的文化视野[7],具有深深的文化忧患。可以说,从余秋雨的很多篇散文中,我们均可审视出浓浓的文化忧患,这种文化忧患是余秋雨散文的重要艺术特征之一。
余秋雨在散文创作中习惯于在文化层面上思索人的存在价值[8]。阅读余秋雨散文,可帮助读者领略文化意蕴之魅力,体悟历史哲思之魅力,感受现实批判之魅力[9]。余秋雨无疑是一位极具思考能力的作家。阅读其散文不仅能体验到典雅,更能体验到大气。余秋雨开创了中国散文新风,其散文具有独特艺术特征:气魄宏大;戏剧情节;历史反思;文化忧患等。通过对余秋雨散文艺术特征的解读,我们可对余秋雨本人及其散文拥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帮助我们更好解读余秋雨本人及其散文。
[1]黄茜.以《文化苦旅》为例谈余秋雨散文的戏剧性[J].文学教育(下),2017(01):36-38.
[2]袁小茜.余秋雨散文戏剧性论述[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1):77.
[3]梁振华,赵军.戏剧化的散文——论余秋雨散文的戏剧化元素[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78-84.
[4]李馨.从余秋雨的散文看其对历史的叙述[J].语文建设,2014(06):53-54.
[5]李阳春.历史·文化·理性——余秋雨散文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05):69-71.
[6]夏云娟.论余秋雨散文的思想内涵[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3):61-64.
[7]耿丽华.对文化人格的多元探讨——对余秋雨散文主题的文化解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168-171.
[8]高翔.试论余秋雨散文表现的人文精神[J].文学教育(上),2016(05):46-47.
[9]王春梅.从眼中山水悟心中人文——品读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和艺术魅力[J].理论界,2015(08):11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