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校介企”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017-03-08 02:17梁丽华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信息 2017年2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训高职

梁丽华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66)



高职会计专业“校介企”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梁丽华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66)

当前高职会计毕业生找工作比较困难,尤其是找和会计专业对口的工作就更加困难了,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关键问题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强,企业不愿意花费时间培训学生,而愿意招聘有工作经验、能马上胜任工作的人才,所以当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会计教育的关键问题。针对会计专业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提出对会计专业实行“校介企”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由学校、会计中介和企业共同培养,解决会计学生实训困难的问题,使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实处,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和高职会计教育与用人单位的有效对接。

高职会计;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职院校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应该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但目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会计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模拟实验材料内容单一、实验设备落后、没有配备专职的实验员、只注重会计核算而忽视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实践教学安排上缺乏整体性、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机会很少、校外实践环节薄弱等方面。多数院校对于会计专业学生到会计中介机构进行综合实训和到企业顶岗锻炼的重视不够。同时,目前在我国,企业、会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职业界和学校之间没有形成固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很少有企业愿意接受实习学生,因而使会计专业学生在社会实习环节中不能形成一个良好而稳定的运行机制。所以,我们提出对会计专业实行“校介企”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由学校、会计中介和企业共同培养,解决会计学生实训困难的问题,使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实处,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和高职会计教育与用人单位的有效对接。

我院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了在“校介企”人才培养模式下加强对专业的实践教育。在会计教学活动中会计中介和企业全面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会计中介对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践能力的培养,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日常教学活动中。“校介企”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极大的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科研水平有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了加强,对教师进行“双师”型培养,对学生进行“双证”培养,“校介企”人才培养模式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趟出了一条新路,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教研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系统的、全新的思路。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职院校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会计专业高职学生经过系统会计知识的学习,“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成为既懂一定会计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强的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即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会计职业判断和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除了优化会计专业理论课相关教学内容外,还必须加强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

当前高职会计毕业生找工作比较困难,尤其是找和会计专业对口的工作就更加困难了,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关键问题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强,企业不愿意花费时间培训学生,企业更愿意招聘有工作经验、能马上胜任工作的人才,所以当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会计教育的关键问题[1]。

目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会计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模拟实验材料内容单一、实验设备落后、没有配备专职的实验员、只注重会计核算而忽视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实践教学安排上缺乏整体性、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机会很少、校外实践环节薄弱等方面。多数院校对于会计专业学生到会计中介机构进行综合实训和到企业顶岗锻炼的重视不够。同时,目前在我国,企业、会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职业界和学校之间没有形成固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很少有企业愿意接受实习学生,因而使会计专业学生在社会实习环节中不能形成一个良好而稳定的运行机制。所以,我们提出对会计专业实行“校介企”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由学校、会计中介和企业共同培养,解决会计学生实训困难的问题,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实处,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和高职会计教育与用人单位的有效对接。

我院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了在“校介企”人才培养模式下加强对专业的实践教育。为了使会计专业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会计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经管系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了高职会计专业“校介企”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高职会计专业“校介企”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由学院、会计中介机构、企业(用人单位)三方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承担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任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既能破解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实习难、就业难和招生难的问题,又给会计中介机构及其他企业培养了“理论够用,技能管用,人才适用”的真正急需的会计人才。这一模式突破了会计专业原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引入了会计中介机构,为培养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和师资保障。这一模式将会计人才的供给(教育)与需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会计教育在职业界和教育界的配合下,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机制,为培养会计实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研究程序

2.1 研究内容

2.1.1 高职会计人才能力框架

会计专业高职学生经过系统会计知识的学习,“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成为既懂一定会计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强的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会计人员能力要素应该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其中职业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部分,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艺术知识、外语等。我们培养高职学生应该是“理论够用、注重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中小企业需求的初级会计人才。

2.1.2 黑龙江省会计市场职业需求实证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企业所在行业、企业性质、各层次会计岗位需求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对各个会计岗位的具体要求,包括学历、专业、准入资格和其他要求进行了统计分析,了解社会对高职会计人才的需求实际情况,从而确定培养高职学生应具备哪方面的实践能力。

2.1.3 高职会计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个学校都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学校的模拟实验室进行会计手工和电算化的模拟实验,缺少会计工作的真实环境和亲身的体验,实训就是走过场,等学生遇到实际问题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而且指导实训的老师大多也是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所以目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仍然是会计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1.4 校介企共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校介企”人才培养模式下,会计中介和企业全面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三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所开的课程,把中介和企业的专家请进来,让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走出去,学校老师侧重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会计中介和企业侧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2.2 研究目标

2.2.1 高职的会计教育一定要面向中小企业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大招生数,会计专业从研究生、本科和专科各个层次的毕业生都较上世纪增加了几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绝大部分的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中小企业(除上市公司)就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为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中小企业经济业务相对简单,因此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规格的要求相对较低。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不足等原因,出于人力资源成本的考虑,引进高学历的会计专业人才还有一定困难。因此中小企业看好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认为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待遇要求不高。供需两方都要求高职会计教育要切实以就业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2]。

2.2.2 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的是会计专才不是通才

目前我国的高职是专科层次,那么这些学生本身起点比较低,接受知识能力有限,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就掌握以后从事工作的漫长岁月里所要求的所有能力。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们只能要求他们掌握最核心的能力,也就是会计专业的能力。

2.2.3 高职会计教育在层次上应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

高职教育、中职教育和本科教育分属于不同的层次,那么不同层次的教育就应该有不同的培养目标,而且应符合各自层次的特点。高职会计教育应有自己特色的培养目标。

2.2.4 高职会计教育应注重实践能力

高职会计教育应注重技能的培养,理论只要够用。那么怎么样来判断够用,如果把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在取得会计证,那么高职的理论目标就是达到初级会计师的要求。

2.3 研究方法

2.3.1 调查研究法

深入黑龙江省中小企业,了解我省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岗位需求和会计人才能力要求,确定会计实践课程内容,修改人才培养方案。

2.3.2 实验研究法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选定实验班级进行实验,探索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

2.3.3 访谈法

在研究中,充分利用自己作为一名会计课教师的优势,身居教学第一线,倾听学生和同行的意见,反思教学的不足,在与学生的面对面沟通和与同行的相互交流基础上,占有大量详实和感性的实证材料,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提供较为充分的资料。

2.3.4 协作法

校介企三方共同制订和实施适应该人才培养模式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管理制度等方面体现该模式的创新点,并在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所有教学环节中加以渗透,将该模式完全融入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中。校介企三方为达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校内教学与实践活动、会计中介机构实习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师资配备、学生管理及考核评价、技术人员培训、互派专家指导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密切合作。

3 研究成果

3.1 完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校内实践教学

完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专业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会计教学活动中。

3.2 进行课程与岗位能力分析

根据本专业的职业面向、社会对本专业人才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结合现行的国家有关职业标准,将岗位所需的能力进行分解,确定本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3.3 分岗位实训,创设仿真环境

会计课程主要是针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账务处理。学生从学校到学校,没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而且学生的会计实习主要在校内完成。为了能向社会培养出“直接顶岗”的高素质劳动者,我们学校建立了仿真模拟实验室,学生实训资料采用以企业真实业务为原始依据的仿真业务资料,实行分岗位实习。

3.4 构建适应“校介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以实践教学目标为依据,把知识、技能与素质融为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时,既有基础实训,又有专业实训;既强调对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整体训练,又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将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设计,建立与理论教学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互动推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3]。

3.5 大力推行“双师”、“双证”制度

3.5.1 加强师资队伍“双师型”建设

会计实践教学要想取得实效,配备高水平的实训指导教师是非常必要的。这里的高水平不是指高学历、高职称,而是既有很高的会计实践经验,又有很深会计理论的人才。但从目前情况看,高职实践教学常常是由授课老师在课程结束后自己带领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习,由于授课教师本身也没有在企业的工作经历,这样指导学生的实验课也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3.5.2 加强学生的“双证书”教育

将职业资格证书引入会计日常教学,推行“双证书”教育,让学生在深入理解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参加会计执业资格考试,巩固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4]。

3.6 选择和编写适用的教学、实验教材

组织教师或企业财会人员编写适合创设以企业具体业务流程和任务情境为中心的实验教材,或选用企业真实的材料,让同学们在仿真的环境中体会会计核算的流程。

3.7 加大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

加大对校内实验室经费投入,建立了会计手工实验室、电算化实验室、ERP实验室和会计立体模拟实验室;我们在建设校内实训室的同时,还特别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巩固与拓展,努力与我市及周边的企业和中介单位,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较好地完成各种性质的校外实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5]。

3.8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运用角色体验法、运用对比式教学方法、运用图表式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3.9 让政府相关部门参与到会计教育中来

我们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要担负起教育指导和管理责任,会计主管机关要创造更多的会计人才培训、考试测评机会,协调和引导会计职业界积极参与会计教育,为会计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3.10 加强专业扶持力度

自2009年以来,学校每年都有计划地对会计专业进行规划建设,保证资金到位。在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投入相应资金。比如:2009年投入3万元用于购买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设备;2012年花费20余万元用于建设ERP实验室并配备相关软件;2012年申请教育厅专业经费用于建设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每年投入一定经费用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学生专业实习;不定期组织师资进行专业培训等。

3.11 建立第三方评价制度

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的多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3.12 提升专业服务社会能力

(1)与中介机构、企业就师资培养、员工培训开展全面合作。

(2)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组织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工作。先后与君悦、金伟、合生利等财经培训学校合作,共同组织校内外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培训工作。

(3)开展会计专业咨询服务,指导中小企业财务工作。

(4)参加教育部高校原工商教指委、黑龙江省高校原财经教指委相关会议、培训,祖国峰主任以黑龙江省高职院校财经教指委委员身份参与相关工作。

(5)参与中国会计学会、黑龙江省会计学会、黑龙江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相关工作。祖国峰主任以中国会计学会高级会员、黑龙江省会计学会会员身份开展相关工作,参与组织黑龙江省第三届会计知识大赛,参与组织黑龙江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审计准则与企业内控和风险管理”专题培训。

4 创新与建议

4.1 创新

4.1.1 修订了适应高职会计教育发展要求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新方案以优化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根本点,突出了“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增强适应”的新型人才培养的原则,该方案夯实了学生的理论基础,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4.1.2 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是注重课堂实践教学环节,二是抓好实验室的建设,三是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

4.1.3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整体素质

(1)教师的思想认识、教学水平、实践技能得到了全面提升

教师的思想认识有了较大转变,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更加准确,促进了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技能,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2)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的学习意识发生了转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4.1.4 加强了学校与会计职业界的沟通与交流

通过该课题的实验研究,加强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与会计中介机构、中小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既取得了丰硕的会计实践教学成果,又提升了学校的社会赞誉度,同时也为企业参与学校教育和提升他们的社会声誉创造了条件,实现了“双赢”。

4.1.5 构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会计实践教学新体系

该课题构建了校研企“1+1+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新体系。这里的“1+1+1”即学校、会计中介机构、企业三方合作,共同承担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任务;实践教学的安排包括学校专业课程模拟教学、会计中介机构模拟实习及实战演练、企业顶岗实习三个方面。这一体系将会计人才的供给(教育)与需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会计教育在职业界和教育界的配合下,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机制,为培养会计实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4.2 建议

4.2.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私营企业还在不断的增加,而且每个小企业都需要1到2名会计人员,所以从我省私营企业的发展来看,选择高职毕业生面向中小企业是双方共同的选择,中小企业相对大企业和上市公司业务相对简单,不能长期吸引本科及以上的人才,而高职学生对薪酬要求比本科学生要求低,所以我们把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中小企业,强调人才的通用性,培养学生不仅要有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了解相关的专业和学科的知识,形成融合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能力。修订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为各类中小企业的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会计监督岗位、会计管理岗位群培养具有相应专业能力,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技能型一线会计专门人才[6]。

4.2.2 针对实践要求来增强理论知识

我们在研究教学模式改革中,实践占有很大的比例,这就要求相应的理论知识得跟上,那么对老师来说,本身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要有针对性,既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忽略重点知识点。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夯实基础的理论知识,可以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践任务[7]。

4.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人数和水平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师的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要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校企互通、专兼一体,具有“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聘请企业中的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组织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相关岗位进行实践锻炼,克服专职教师理论强、实践弱的缺陷,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安排专业教师每年定期到合作企业参加顶岗实践活动;从企业引进优秀的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定期来学校讲座,充实教学一线;聘请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会计人员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

4.2.4 改善实训实习条件

按照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尽量完善实验室数量和质量,按新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改善模拟实训室的实训资料和实训组织管理,建立适用的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和程序,使实训室的作用得以更好的发挥。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按照校企相互提供服务、互惠互利的原则,在联合培养人才、共建实训实习基地以及组织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4.2.5 加大教学经费投入

建议学校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对教学多投入,完善教学设施。也可以同其它生产单位及教学单位联合,进行资源整合,使资源共享,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果。

[1]李国军.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探究[J].高教论坛,2015,(12).

[2]莫春兰.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研究,2014,(1).

[3]王淑玲.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会计师,2014,(7).

[4]梁泉生.“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会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20).

[5]林小力,杨春旺.整合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提升会计执业能力[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2).

[6]张勤,聂颖.基于专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内容设计[J.商业会计,2014,(2).

[7]王腊梅.构建高职会计专业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和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3,(14).

[责任编辑 崔一华]

小知识·学术论文题目要简短精炼

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盾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

常见繁琐题名,如《关于钢水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在这类题目中,像“关于、研究”等词汇如若舍之,并不影响表达。既是论文,总包含有研究及关于什么方面的研究,所以,上述题目便可精炼为:《钢水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法》。这样一改,字数便从原21个安减少为12个字,读起来觉得干净利落、简短明了。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

2016-12-20

黑龙江省教育厅教改项目(JGZ201202390)

梁丽华,1970-,女,辽宁丹东人,副教授,会计和统计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实训高职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