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馥
(长春市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
电子胃镜检查临床诊断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其属于侵入性操作,会导致受检人员出现腹痛、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从而引发患者焦虑、紧张等向消极情绪,不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加大对患者检查过程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合理创新其护理模式。本文重点探究临床护理舒适护理在电子胃镜检查全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其数据整理如下。
本文研究对象共60例,均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接受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中,依循随机分组规则,分为对照组、试验组,试验组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52.45±3.25)岁;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53.52±4.16)岁。对比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数据之间差异较小,可比较(P>0.05)。
对照组患者受检过程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均实行临床护理舒适护理具体分为以下几方面。
1.2.1 受检前心理干预
正式检查前,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情况,了解患者对检查的担忧,以最大程度上缓解患者检查前焦虑等不良情绪[1]。同时,护理人员应仔细向患者讲解电子胃镜检查的有关注意事项、检查优势等,使得电子胃镜检查能够顺利进行。
1.2.2 体位舒适护理
患者到检查室之后,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按照要求口服适量局部麻醉药物,嘱咐患者松开裤带、衣领[2],取左侧屈膝卧位,适当的调整患者枕头高度,让患者有安全感。
1.2.3 受检后舒适护理
患者完成检查后会出现喉咙肿胀、疼痛等不适感,护理人员应加入针对性舒适护理,嘱咐患者不可用力咳嗽,检查1小时后麻醉会逐步消退,可让患者饮用适量水,缓解患者不适感。如果患者须取活检,应逐步推迟患者饮食时间,做好针对性饮食干预,以帮助患者康复。
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受检之后的焦虑、抑郁情况,评分越低说明患者心理状况越良好。
使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总分共计100分,分为三个等级,即不满意、满意与非常满意,其中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收集两组全部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处理,计数数据用百分数表示,数据之间存在的组间差距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予以t值检验。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反之则无。
受检前,试验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分别为(51.45±9.52)分、(53.52±7.25)分,对照组分别为(52.35±9.37)分、(54.27±7.39)分,数据间无显著差异(P>0.05);受检后,试验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分别为(34.56±3.78)分、(35.67±3.05)分,对照组分别为(46.38±4.73)分、(45.28±4.57)分,数据间有明显差异(P<0.05)。
受检之后,试验组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分别为23例(76.67%)、6例(20.00%)、1例(3.33%),总护理满意度达96.67%;对照组分别为14例(46.67%)、5例(16.67%)、11例(36.66%),总护理满意度达63.34%,比试验组低33.33,数据间有明显差异(P<0.05)。
电子胃镜是诊断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其有较大侵入性,患者易出现呕吐等多种不良反应,会让患者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需要护理人员采取合理的方式,帮助患者顺利完成电子胃镜检查。本文研究结果证明,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临床护理舒适护理模式属于现代化新型护理模式,具备人性关怀等特征[3],可让患者深入了解电子胃镜的检查优势,主动配合好各项检查工作,从而缓解患者消极情绪,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将临床护理舒适护理应用在电子胃镜检查全过程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可推广。
[1] 张秀春,冯李娜,黄 月,等.个体化护理在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心理状态及舒适度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8):1016-1018.
[2] 李建平.连续健康教育对老年电子胃镜检查病人血压、情绪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3):104-106.
[3] 杨文博,王丽珍,蔡丽华,等.小儿电子胃镜检查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1):127-12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