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旺
(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 山东济南 250002)
先正的智慧 高维的引领
——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管窥
沈 旺
(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 山东济南 250002)
《先正读书诀》是清代名士周永年本着援古证今,嘉惠后学的原则而辑录的一部古人读书方法集,是其儒藏说的“前言”,从中对周永年的思想宗旨亦可窥见一二。该书辑录摘选读书治学心得192条,方家学者达30人,涉及典籍46部。其所辑录的读书治学理论不仅于周永年生活的年代影响巨大,时至今日亦有极大地指导意义。
周永年 ;《先正读书诀》; 读书法 ;儒藏说
中华典籍浩如烟海。自古而今,每一位学人,皆如海上的舟子,如不能窥得门径,得门而入,必将徒劳无功。有感于此,清代名士周永年集历代先贤的治学心得于一体,爬罗剔抉,汇编成册,并名之为《先正读书诀》(简称《书诀》,下同)。《书诀》虽于周永年先生在世时排纂未竟,但“山左流传,已屡镌板”[1],颇为学士大夫所注目,纷纷奉为治学圭臬,由此《书诀》于芸芸学人的引领意义可见一斑。虽然学术影响非凡,但却并没有引起今日学界的广泛重视,实乃遗珠之憾。
周永年,山东历城人,字书昌,自号林汲山人,出身寒微,百无他好,唯独喜书,自幼勤奋有加,苦志力学,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学问文章根基深厚,颇受同城进士申士秀和时任泺源书院山长沈起元的赏识,沈起元曾预言周永年“岂惟齐鲁之杰”[2]。挚友李文藻更是盛赞周永年为“岿然鲁殿灵光”[3]。章学诚则誉之为粹然醇儒。曾入四库馆辑录《永乐大典》,“目尽九千巨册,……丹铅标识,摘抉编摩,尽表遗籍”[4];奉旨编修《四库全书》,负责“子部”,深获好评;曾受泰安知府颜希深之邀,撰修《泰安府志》;办“借书园”,首破封建藏书楼秘不示人之陋习;创新和丰富儒藏学说体系,以泰山为儒藏之地[5],率先提出使藏书“天下万世共读之”[6]的主张。尽管其钩稽精义,思想深邃,见解独到,褒讥得当,但却谦虚地认为自己文拙,后人几无见其文章存稿,因此其编纂的《书诀》愈显弥足珍贵。
清军入关,政权更迭,满清皇帝为进一步巩固专制统治,禁锢自由思想之流布,排除异己,罗织罪名,大兴文字狱,达200余起,乾隆年间尤甚,多达130余起。文字狱的频发,使知识分子“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龚自珍),给文人的思想自由和学术创作带来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清统治者的高压政策促使文人进行反思,晚明时期的游谈心性,束书不观的思想风潮导致后学旷荡空虚的学术流弊,因应科举八股取试的需要,致使寻章摘句,帖括之学日兴,黄宗羲、李汝珍、康有为等均对此靡靡之风深恶痛绝。人们怀念崇尚求实切理、经世致用、朴实无华的汉儒学风,因之“朴学”兴起,主张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审定文献,注重资料收集,提倡“无征不信”,讲究文献的“原汁原味”,几无理论的阐述和发挥,倡导回归学术本真。梁启超总结朴学的特点为“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7]。朴学的兴起促使周永年看到了学术复兴的希望,他有感于政治的失意和明末清初学风的浮泛,于先贤著作和言论中寻求解脱与慰藉,进而注解和阐发其高屋建瓴之学术主张。
《书诀》也是周永年儒藏说同条共贯思想之延续和发展。建成儒藏,是周永年的夙愿,也是其孜孜以求的事业。周永年的儒藏梦是经世致用的,既有时间的纵向维度,又有空间的横向维度,兼具永恒性和立体性。其重点在“藏”,中心在“读”,以藏供读,意在使儒藏能够“天下万世共读之”。然而若读之无法,无据,不如不读,尤其是当帖括之学盛行,致使学术失范之时,寻求救世治学之法,荟萃先正秘诀,读书得法当为治学第一要义,“宜取自汉以来先儒所传读书之法,编为一集,列于群书之前,……凡欲读藏者,即以此编为师”[6]。因此《书诀》亦可说是其儒藏说的“前言”,周永年编纂《书诀》的深美宏旨由此可见一斑。
《书诀》正文二万七千五百八十四字,辑录摘选读书治学心得192条,方家学者达30人,涉及典籍46部。是书颇具清代朴学的学术特点,周永年只是从洋洋中华典籍中撷取了有代表性的读书名言,而不加以条分缕析,只在文后注明了引文出处;不以历史沿革为序,且没有进行严格的篇章类目编排,选文不计书目重复与否,以致“征引时代前后不无参错,且有复出者”[8];选取篇幅不拘长短,有益于读书治学即选;选文作者不受门户之限,既有上古孔孟之圣、荀卿大儒,又有抗清英雄之平民散文家魏禧、康熙名臣之李光地;其中选文尤以李光地为最,《李榕村集》、《榕村别集》,合计48条,其次陆世仪《思辨录》28条,其次陆陇其17条,朱子14条。
虽则周永年辑录《书诀》之时,没有分门别类,然其荟萃先贤读书治学成方的良苦用心亦颇能显现,惟愿后学能揣摩领会先正读书义理之精妙即可。今试撮其枢要:
3.1 不为科举文
隋代科举制的横空出世,给下层文人取仕提供了门径,但随着宋元理学的萌芽和发展,儒家经义已被钦定为科举答案标准,至明代,科举八股取试制度的实行,使文人只能围着“四书”及其集注展开问学,文人的思想自由进一步深陷囹圄樊篱,更为可悲的是,部分文人明知“身陷”而不能“自拔”,甘为其奴役。周永年曾贷款编印一本《时艺类编》以供应考举子,但却血本无归,皆因其沉酣古籍,选文标准不合时宜,故为应试者所弃。另据王培荀《乡园忆旧录》记载,周永年之子周震甲的一篇科举中魁的文章曾被其怒斥为不合规矩。由此可见,为文要衔华佩实,治学要“识圣贤要旨,味经史精腴,通古今常变,正国家经权”[9]当为周永年所坚守和提倡的治学之根本。
3.2 为学次第
《三字经》说:“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由此可见,为学欲有所成,必须讲究一个次第之规,进而达致触类旁通,势如破竹之势。中国的学问,讲究初学入德之门,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后难的逻辑理路。《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理学至宗朱熹认为,《大学》开篇即言为学次序之道,并主张初学者应以大学开篇,次读《论语》、《孟子》,方入法门。周永年是极为赞成为学次第之规的,从其辑录的文章即可明晓。如:《陆清献公集》:“今岁学业……,但如筑室,须坚其基址,然后可起楼阁。《五经》、《四书》皆基址也,时文则楼阁也。”《有学集》:“古人之学,自弱冠至于有室,《六经》、《三史》熟烂于胸中,作为文章,如大匠之架屋,楹桷榱题,指挥如意。”《焦弱侯澹园集》:“读书以治经明理为先;次之诸史,可以见古人经纶之迹;又次则载诸世务,可以应用资者。”
3.3 恒、静、精、勤
《周易》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振恒,凶”;“艮其身,无咎”。《朱子语类》:“穷理以虚心静虑为本。”中国学问,在于内圣之功,通过内圣而外王,如何通达内圣?先贤主张恒静,追求内心的平静,虚极静笃,才可虚己受物,静中觉悟,心无旁骛。为学修身关键即在一“静”字,唯有静才可实现“恒久”,唯有“静”才能勤,才能精。只要“恒静”的功夫到了,自然容易达致“勤”、“精”。因此学者之事,贵在主静。因此,周永年编纂书诀开篇即以恒为首,次之为静。据统计,从《周易》、《象传》到《大学》、《荀子》至《朱子》、《邵子·皇极经世·外篇》,周永年摘录了20余篇文献以倡恒、静、勤、精之功。由此亦可窥见周永年贻厥嘉猷于后学的心地。
3.4 提要钩玄
如果说恒、静、精、勤之功是治学的指导思想,提要钩玄之法则为治学的方法论。韩愈《劝学解》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读书看似被动的接受知识和信息,实则更应手摘笔录,随时记录下心得、感悟。读书更是系统性的工程,讲究手、眼、身、心的综合协调,既要孜孜不倦以标记,更要身心合一以会神,才能心领神会,把厚书读薄,吮其精华。“提其要”谓手动而心随,阅读详尽;“钩其玄”谓思考而精至,领会大要。还应注意的是,古人为文好记事中说理,说理中好以记事铺陈,常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方式。因此韩文公所言“记事者必提其要”,一者提其要在于文章作者记事的几要素,二者提其要在于作者记事中的论说,点睛之笔;所言“纂言者必钩其玄”在于探索作者文章的精微意旨时还要记录其中所涵的典型事例。因此,李光地叹言:“‘必提其要’,则阅事不容不详;‘必钩其玄’,则思理不容不精。”(《李榕村集》)
3.5 熟读深思
治学首重经典,经典寓意深奥而思理透彻,言简意赅而和谐铿锵,闳中肆外,英华洋溢。故而古人读书讲究诵读,在诵读中玩味、体会,求得融会贯通,以读为治学开端,为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引路,北宋哲学家张载说:“书须成诵,则学进矣。”人们乐于静听书声琅琅,惯于一唱一咏,一吟一哦,于抑扬顿挫中缓视微吟,口不绝吟,使学习由口入脑,由浅入深,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识也藉此而口传心受。然而单纯的读书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深思。
孔子是第一位把学与思结合,进行辩证论证的第一人。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他曾切身体察只思不学的害处,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其学思并举的思想也给了后人以无尽的启示。韩婴说:“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韩诗外传六》)荀子说:“诵读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荀子·劝学》)朱子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朱子语类》)陆桴亭说:“思处皆缘于学,不学则无可思。学者所以求悟也,悟者思而得通也。”(《思辨录》)因此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则是学习的深入和固化。诚如苏东坡先生劝慰不第秀才安敦的诗句所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中国古有谚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然而这百余遍中如果不辅以深思,一味囫囵吞枣,只会事倍功半,久之,就会兴味索然。对此,美国总统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的名言更加生动形象,他说:“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3.6 由博返约
古之学者在求学初始阶段广泛的涉猎典籍,广收博采,兼收并蓄,消化吸收,继而依个人之意趣,确定研究方向,从而开疆扩土,创开学术发展新天地,是谓由博返约。之所以治学多由博始,一是因为华夏典籍丰富,汗牛充栋,思想流派众多,百家争鸣,必须博采众长;二是因为受儒家三纲八目精神之熏陶,文人多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不做俗儒,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此,治学的过程即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的过程,大抵学有所成者定然是以正确处理了“博”和“约”的关系为前提基础的。孔孟诸儒是极为赞成为学博约之道的。孔子高徒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章句下》)被称为孔子的“学行递进五部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中“博学”被放于首位。《颜氏家训》记载,博专兼顾的治学思想是有一精进过程的,汉代的贤俊多以专代博,以精通一部经书而名扬天下,至汉末,则以“博涉为贡,不肯专儒”,以致博士买驴,不知所云。因此,颜之推认为,为学要博专兼顾,以博为前提基础,以专为根本方向。桂馥曾因“不喜欢八股制艺,就不再专注经学”,为此,周永年劝其“专精一艺”,使桂馥终成一代说文方家。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胡适亦劝诫其高徒吴健雄要“由博而反约,故能大有成功”。
一部《书诀》,洋洋洒洒,取精用弘,以孔孟绪论为根本,集众家心得理论于一体,而非一些书目清单的简单罗列,其所选文章篇次或繁或简,力求“致知力行,诸法悉备”[10],多颇具科学性,实践性,主动性。且又省却后学于卷帙浩繁的文献中爬梳检寻的时间,而使之能潜心于学问文章中。今日读来,其“不言之奥,未发之隐”[10]的学术指导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自古以来,体悟治学修身的文章、著作不在少数,这也是周永年编纂《书诀》的基础,但综观各书后,我们不难发现,先贤关于读书治学的理论散乱存于各类典籍中,以致任何学人都不可能窥得古人治学全貌,加之古书还有鱼目混珠的现象,一些或托古自重,或立说争胜的伪书夹杂其中,如被懵懂学子所获,贻害无穷,系统搜集整理先贤治学理论,为后学提供经实践检验可行的现成读书思想,以避免其鲁莽灭裂,少走弯路就显得尤为必要,但遗憾的是,至周永年之前,几无古人问津此项利泽千秋的伟业。尽管《书诀》于周永年生前未能付梓出版,但其引古喻今,导夫先路的思想行为已着实堪敬。因此,《书诀》实开中国历史上系统搜集整理古人读书治学理论的先河。
周永年一生以书为媒,直抒胸臆。因读书而入仕,因藏书而刻书、印书,因有感于莘莘学子求学艰难,而创办“借书园”并免费以待来者,因倡修阐发“儒藏说”而编纂《书诀》。综观其一生,周永年可谓“终生做好一件事”的典范,即认真做好与书,与引领后学读书的一件事,尤以编纂《书诀》为最,因此其公而无私,砥砺后学的公益思想当为我们所继承与弘扬。
曾经一份报道引起了国人的关注:作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犹太人平均一年的读书量是64本,而我国人均读书量则为4.39本,其中还包括教科书在内。当前快餐式阅读盛行,浅尝辄止,囫囵吞枣,与此相应的是,国人很难静下心来,在书中寻求心灵和知识的给养。当然,只要能够阅读就是好现象,快餐式阅读未尝不可,但对于许多优秀的典籍,却是需要我们于书山籍海中进行深层次阅读才能品味书香背后透射出的作者思想真谛。诚如朱自清于《经典常谈》序言中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如要对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做一探研,从《先正读书诀》开始,先了解一下古人学习祖国文化的成方未尝不是良好的开端,如能秉其中之二三种读书治学之法,相信定会读有所成,学有建树的。
[1]周兆庆.先正读书诀及其他一种·重刻先正读书诀跋[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毛承霖.续修历城县志(卷二十二艺文)[M].民国刊本.
[3]李文藻.岭南诗集·寄周书昌[M].清乾隆益都李氏家刻本:卷八.
[4]章学诚.章学诚遗书·周书昌别传[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181.
[5]周郢.周永年和他的泰山“儒藏”梦[EB/OL].[2017-3-2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e6ba40100 pi9q.html.
[6]周永年.松邻丛书·甲编·儒藏说[M].仁和吴氏双照楼1918年刊本.
[7]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记[M].东方出版社,1996:1-2.
[8]阎敬铭.先正读书诀及其他一种·重刻先正读书诀序[M].北京:中华书局,1985.
[9]王大淮.先正读书诀及其他一种·重刻先正读书诀序[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祁寯藻.先正读书诀及其他一种·重刻先正读书诀序[M].北京:中华书局,1985.
A Restricted View on Zhou Yongnian’sReadingKnacksofAncientSages
Shen Wang
As a collection of reading skills of ancient scholars,ReadingKnacksofAncientSagesis compiled by Zhou Yongnian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citing past to prove today and favoring others. It's also the “preface” of Zhou’sConfucianCollectionTheory, and from this book we can have a glimpse of his ideological purpose. The book cites 30 famous sages for 192 reading knacks from 46 ancient classic books of China. Not only have the reading knacks of the book a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the age of Zhou Yongnian, but also have a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 even to this day.
Zhou Yongnian;ReadingKnacksofAncientSages; Reading Knacks;ConfucianCollectionTheory
G256;G792
A
10.13897/j.cnki.hbkjty.2017.0082
沈旺(1978-),男,山东社会科学院馆员,研究方向:儒家文献学。
2017-06-02 责任编辑:张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