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奉”味儿
——之“酿饭坨”

2017-03-08 06:35■梁
审计与理财 2017年2期
关键词:家家户户流传舌尖

■梁 爽

舌尖上的“奉”味儿
——之“酿饭坨”

■梁 爽

新春佳节,酿饭飘香。

在我生长的这座小城,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吃酿饭坨,就像中秋吃月饼,元宵吃汤圆一样,已经形成一种习俗。这是一道承载着奉新人传统技艺和思乡情结的特色美食。一提到它,仿佛连气息都会变得温暖,就好似在众人面前迫不及待的想要展示我们各自的童年。假如有远方的朋友问我,来到我的家乡我会拿什么款待他们,倘若恰逢这个时节,那我一定不假思索的回答“酿饭坨”。

这道美食的名字虽有些可爱,但它背后却有着千年传承的传统制作技艺和一段凄美的传说,这赋予了它浓厚的文化底蕴及神秘的历史色彩,也使其在2010年被列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酿饭坨”起初流传于奉新山区客家居住地,由于客家人早期多聚居于高山水冷地区,所食多以温热为宜,食材的烹饪则以煎炸最为常见。加之地处山区的人们出门便需跋山涉水,路途往往艰辛且强度大,大量脂肪和盐分的补充也是体能所需。而“酿饭坨”方便携带且可提前制备,正好满足了人们的各项需求。后渐渐通过传衍扩展,成为全县各地均流传的地方特色传统食品。说到这,便不得不提起一段关于它的历史了,据说“酿饭坨”的由来与一段爱情故事有关。早在一千多年前,唐朝的皇帝唐宣宗(李忱)曾因躲避政治迫害而云游到奉新百丈寺出家。在此期间,与山中的一位姑娘互生好感,日久生情。此后,姑娘便时常用糯米制作饭坨,并用油煎炸后偷偷送给他吃。后来,唐宣宗欲把姑娘接进宫封妃,不料她却因误信了传言而自杀离世。从此,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与皇宫无缘的“妃子”,每年都会制作“酿饭坨。

在感受了那遥不可及的千年传说之后,不妨来了解一下我们触手可及的制作工艺吧。虽说酿饭坨的制作颇为讲究,但这对于家家户户来说都不是难题,因为这是历史赋予的技能,更是老一辈人情感的传承。我的外婆,就是一位酿饭坨制作达人,我从小吃着外婆做的酿饭坨长大,因为它的味道就是年的味道,期待它就是期待过年。酿饭坨不仅好吃,其样貌更是讨人喜欢,看着直叫人心生食欲,爱不释手。记得外婆每次都会精心挑选那种形状尖细的糯米为主料,将其洗净后在木桶中浸泡过夜,直至完全膨胀颜色碧透;再进行冲洗倒入簸箕,加盐后上锅蒸,蒸好后的糯米晶莹剔透香气扑鼻。这时,用小勺将其勺出放入菜碟底部,用手按压成型,再将碟底翻转把呈圆形的米饼扣在米筛内,放在太阳下暴晒三、四天,使米饼内的水分完全蒸发;最后用农家自制的菜籽油或茶籽油进行炸制,出锅后的成品外观呈金黄色,色泽亮丽,口感香脆,嚼起来既有浓烈的糯米香,又有爆米花般的松脆感。在制作时,一定还会在中心点上一个红点,寓意见喜。由于在煎制时,中间部分会凸起,所以人们寓其意“发”,颇为喜庆。故而,酿饭坨以其美好的寓意,成为春节期间奉新人合家团圆及款待亲友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盛情。

舌尖上的幸福来自于家乡美食的滋养,酿饭坨的制作技艺已在奉新流传千年。在它的面前,仿佛我们永远都只是个孩子,就像我与我的母亲,都是吃着外婆做的酿饭坨长大,不管身在何处,我们从未停止过对它美味的眷恋。

时间给了它沉淀,却无法冲淡它的焦香;成长给了我们沧桑,却无法撼动我们对它的依赖。我想,这就是我们对乡情的承载,对故土的热爱,和对我们那强烈归属感的渴求吧。

(作者单位:人民银行奉新县支行)

猜你喜欢
家家户户流传舌尖
经典“咏”流传
庄丽芬 让南音流传得更远
古村难久远,文化永流传
央视《经典咏流传》回文诗辩正
风往哪吹
蝴蝶(7)
大红灯笼高高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