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科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7-03-07 01:41童芳
南北桥 2016年9期
关键词:主体地位问题意识人文精神

童芳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虽然我们的历史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很多方面,历史教学仍然很不尽人意,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念仍然在某些地区和学校影响着历史教学的效果。如何改变这种不利的教学局面呢?本文就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改革 主体地位 问题意识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24

在传统历史课教学中,老师一直是历史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讲授所谓的历史知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几乎没有,许多学生也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认为历史的学习只要在课上认真听讲就可以了,部分的历史课下作业都是应付了事,根本不认真用心的去完成,这严重降低了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因此,传统的历史教学理念影响着新课改历史教学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就要对历史学科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呢?

一、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只有听的份,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少得到老师的关注。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进行设计,使学生在多样化的课堂环节中发挥学习主体作用,积极地思考和分析,使课堂教学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高效进行。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让学生在掌握现有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多种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将学生学习的外在动力逐步转化为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例如,让学生通过对各种历史人物的角色分析,来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分组讨论不同的历史观点,来培养学生的知识搜集和分析能力等。在互动式教学方法当中,优化课堂教学方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优化了的教学方案能够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改变了高中历史课堂低效的现状。在积极的互动教学中,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综合全面地对知识有了理解,使他们的历史综合能力得以提高。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给学生提供一个活跃、自由的学习环境,让他们积极地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在互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兴趣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环节,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高效进行。

二、大胆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要想真正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就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种不错的途径。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遇到问题时能积极进行思考和分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提高探究能力。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教师可以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进行历史教材的阅读时,就能保持思维的活跃。在问题教学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初期阶段,教师对于敢于大胆提问的学生要进行表扬,让其他学生学习他们的做法。通过提问,能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思维障碍,使他们更深入的进行历史知识的探究,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教师先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自主阅读,然后对他们提出问题:为什么说日本发动这场甲午中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再次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找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顺利解决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接着教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把在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通过和教师、同学的讨论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让学生大胆提问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使他们的质疑能力不断提高,在课堂上敢于把自己的疑惑和问题提出来,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使历史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三、尝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高中历史教材体现了很多的人文精神,我们应该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在历史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高中历史人文精神的培养响应了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是对传统教学方式、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推动我国教育体制变革的进一步发展。人文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學生塑造健全的品格,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贯彻人文精神,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人文精神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是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人文精神的内涵顾名思义就是要“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而人最重要的莫过于自己的生命,如果一个人生命都不存在,又何谈其他。所以人文精神培养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热爱珍惜生命,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所以,在人文精神培养中要特别强调生命的意义与可贵,不断发掘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二是优秀的精神和道德情操。高中历史教材中编入大量具有优秀精神和道德情操的例子。例如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都是我国五千年来历史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极具人文精神的典型事例,有利于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高中历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利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形成,也塑造了高中生优秀的品格。

三是团队协作的精神。任何人都不能单独的存在,都与周围的人或物产生联系。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就是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他人。只有这样,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才会与人良好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如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独立的个体很难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优势,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立于不败之地。高中历史人文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感受团队的力量,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等等。

历史在不断前进,历史学科的教学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帮助学生真正学好历史,并从中吸取应有的历史养分,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主体地位问题意识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