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冬梅
古老的《诗经》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荼,这个“茶”字的先祖,是如何穿越时光,走入我们的杯中?且放慢心绪,让我为您倒一杯茶,咱们慢慢聊。
先秦时期:是药 是菜 还是茶
对茶史稍有了解的人,都能拽出一句“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话,听者往往在感叹其“有文化”的同时,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医药之祖神农氏为研究植物药性,一天之内数次中毒,晕倒在一棵树下,恍惚间,风吹来几片树叶,神农氏接住并放入口中,顿觉神清气爽,他便为此树命名为“荼”,后来演变为“茶”。
传说总是遥远的,科学才更靠谱。今天,我国西南地区山茶科植物集中分布的事实,以及在贵州出土的距今100万年的茶籽化石,都表明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说明史前中华民族对茶的发现和利用就已开始。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茗”、“荼”、“荈”等与茶相关的字眼偶尔会跳跃在文献中。《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栗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贵为一国宰相的晏子生活俭朴,吃饭只有些许肉食和茶叶做成的菜。《尔雅》则有“苦荼,叶可炙作羹饮”的记录,将茶叶煮作羹汤饮用。
由此可知,先秦时期,茶在人们的生活中,既是药,又是食物,也可是饮品。
秦汉魏晋时期:俭约是茶的内涵
“秦人取蜀,始知茗饮”,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蜀地的饮茶习俗亦随之传到了关陇等北方地区。西汉时,有一位叫王褒的名士想买个仆人,不曾想那仆人相当有个性,对王褒说:“你要买我可以,得先拟份合同,写清楚我每天的工作,合同外的活儿,我是不干的。”于是王褒从日出写到日落,拟就厚厚一沓《僮约》,仆人看得腿软求饶。这份《僮约》中就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一句,可见当时茶叶已成为商品市场的货物之一,而喝茶也已经有了专门的器具。
行至魏晋时期,饮茶之风已经遍及北方上层社会,南方茶区的人们更是形成“客来敬茶”的习俗。以陆纳及南朝齐武帝萧赜为代表的社会上层人士,则将茶的俭约之性与人的素朴之品对应而谈,茶开始被赋予文化属性。
唐宋时期:盛世中的茶 就这么自信
“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大唐,文人们常常在寺院举行茶宴雅集。被后人誉为“茶圣”的陆羽,撰写了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更加激发了时人的饮茶兴趣。消费的扩大,使得茶叶的制作技艺有了多样性,呈现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并存的局面。唐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还与西北少数民族开始了茶马贸易。
宋代,茶终于迎来了属于它的盛世。太宗、徽宗等帝王对贡茶极为重视,制茶师研制出专供皇室享用的龙凤团茶(其实就是茶饼上印个龙凤什么的,不过茶叶的原料一定是极鲜嫩的)。
就是在那个年代,茶成为中国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必需品之一,同时也是“琴棋书画诗酒茶”诸般风雅生活的表现之一。当时民间盛行斗茶,街头巷尾常有人自带茶末与水,将茶末放入茶碗中,注入沸水,调糊状,敲击茶面及碗沿,茶沫就会上浮,最终以茶沫洁白如乳、表面无水痕为胜,而先出水痕者为负。这种方式被称为“点茶”,后由荣西等日本僧人带回国,并发展为日本主流的茶道流派——抹茶道。当然,荣西回去的时候,也没忘记在兜里揣点茶籽。
明清时期:“茶属于中国”的宣言划上了句号
到了明代,据传有一位宝昙和尚,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舅舅,久在民间,深知茶农疾苦,因此嘱咐外甥:“小朱啊,团茶进贡靡费劳力,应该大力发展散茶。”新皇帝上任三把火,朱元璋便下诏取消宋代以来的龙凤团茶,颁布了著名的“废团兴散令”。从此,散条形叶茶成为茶叶的主流形态,江南地区的茶人纷纷脑洞大开,创制出种种名茶,并开创了“泡茶法”,一直沿用至今。
各位看官,也许直到此时您都还不知道那个“茶界秘密”:明代以前,人们所饮之茶皆为绿茶,而到了明末清初,茶叶种类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出现了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茶类。制茶工艺与茶类的多样性为国际贸易的开展与扩大提供了可能,从此,中国的茶叶成为世界的茶叶,参与甚至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什么?您不相信小小茶叶竟有如此威力?且听我慢慢道来。
随着人类航海技术的发展,茶叶走海路下榻欧洲,成为葡萄牙、荷兰、英国等国家上流社会的高档饮品。其中,英国还形成了“下午四点,一切为茶而停”的文化习俗。不过,在英国的殖民地北美,人们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想喝茶?先交税!眼见税费越来越高,英政府还不允许当地人私自买卖茶叶。北美人民愤怒了,他们挑了个日子,将停靠在波士頓港湾的商船中的茶叶全部倒入大海,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那时的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之中。
然而在时间面前,繁华只是一瞬间。中国人自给自足,卖茶叶时只要白银,对洋人的特产不以为意,(就这么任性)。这可“整惨”了不少国家,尤其是喝下午茶成瘾的英国人。长期的白银—茶叶贸易给大英帝国造成了巨大的逆差,他们便动起了歪脑筋——在殖民地印度种植鸦片,卖给中国人。接下来的历史,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痛:大量白银外流,鸦片导致很多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清政府的禁烟行动遭到英商的强烈对抗,最终导致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紧接着,清廷退位,而茶在世界舞台上演的故事远没有结束。西方各国的制茶机器不断被发明,茶叶科研逐渐展开,国际茶业很快就进入到工业化时代。那句“茶属于中国”的宣言,在此划上了句号。
新时期:显微镜下的新生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中国的茶文化呈现复兴之势。台湾地区带动大陆,形成了茶+馆+艺、茶+文化的新消费形式。
而在世界范围内,由文化与科技引领,人类对茶的认识又有新的变化。医学等科研投入不断增加,不仅对茶叶成分进行了充分的发现与研究,更是证实了茶叶作为“万病之药”,可预防未病的论断。在此基础上,茶的再加工产品(如:茶饮料),深加工产品(如:茶多酚、茶黄素、茶氨酸等),成为茶业发展的新基点。
走上高科技的茶仍在江湖,江湖上也仍有它的传说。从古至今,天南海北,茶的故事从未停止,如果可以,请您停下脚步,慢慢地,品一品茶里的岁月。
小贴士
你知道吗?广义的“茶”分为三类:基础茶类、再加工茶和非茶之茶。其中,基础茶类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又分为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学名“青茶”)、红茶、黑茶六种。而受众颇广的茉莉花茶属于再加工茶,玫瑰花、菊花、胖大海等则是非茶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