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发虎 孔瑞俊
摘 要:农村出现越来越多寄宿制小学,这除了是逐渐降低的人口出生率所致,还因为大量人口外出打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由于家庭、家长在关爱和教育小学生角色方面的缺位,加之一些农村寄宿小学相对单一贫乏的教育模式,部分农村小学生因此产生了种种心理问题。通过分析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阐释了造成问题的原因,并就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寄宿制是针对走读制的一种学校教学模式,指学生在非假期的学习和生活都在学校里,由学校统一安排住宿、饮食和日常教学活动。这种教育形式固然具有提高学生集体生活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的优势,然而也有一些难以完全规避的缺陷和问题,尤其是对年龄偏小的小学生和相对偏远的乡村地区留守儿童来说。寄宿制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需要教育者、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帮助。
一、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胆怯、孤僻是农村寄宿学生比较典型的心理问题。农村小学生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后,缺乏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于是逐渐变得个性内向。加之对寄宿规章制度不适应,部分小学生表现出行为散漫的问题,进而会引发课堂纪律不良、成绩差等问题。久而久之,一些学生开始厌学,行为愈发不规范,逐渐与学校环境产生更大矛盾,也就反过来进一步增强其心理上的胆怯、孤僻问题。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成因
从家庭教育方面看,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缺乏针对性与实践性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家长期望过高,或是由于自身工作繁忙难以充分顾及子女教育而指望学校教育单方面起作用。部分家长则只在口头提出要求但并未切实付诸行动,与子女沟通不足,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而学校教育方面则由于学生数量与教学任务等方面的問题,教师很难面面俱到,加之传统教育形式不够丰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心理。
三、解决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对父母的教育,让父母的关爱不缺位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和家长的关爱是培养小学生健全心理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无论小学采取寄宿制还是走读制,家长的呵护与情感给予一旦缺失,都会造成学生产生无法预知的心理问题。现实中将子女送到寄宿制小学的家长,其实有不少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和对子女的关爱之心,一些家长甚至以打工为理由逃避教育子女的责任。尤其是一些农村家长本身受教育程度低,难以意识到家庭和家长在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只是一味将学生的教育推给学校。
要培养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更加健全的心理,学校需要加强对其父母的教育,让父母的关爱不缺位。比如应当主动和家长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定期联络体制。比如利用校内的多媒体辅助器材在每天的班级活动或课余时间让学生和家长视频通话,教师也可同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或生活情况等。再如学校和家长建立起电子联络簿制度,教师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并向家长提出适当的优化举措,再由家长具体实施等。
(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让小学生得到更多精神食粮的补充
一些农村寄宿制小学生之所以出现心理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在学校寄宿期间相对枯燥乏味的业余生活让其难以适应,当学生不断想家的心理出现时,机械的寄宿生活就会愈发使其难以忍受。因此,这些农村寄宿制小学需要进一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让小学生得到更多精神食粮的补充,让学生从“想家—不适应学校—更想家—更不适应学校”的恶性循环中挣脱出来。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小组,包括绘画、歌唱、舞蹈、体育运动等。再定期组织开展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的比赛等。
(三)定期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活动,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学校应当邀请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学者进入校园,通过游戏或娱乐等形式定期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活动,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校方可以为每个寄宿学生建立起电子心理档案,形成可以量化的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库。有了这些具有时间轨迹的数据资料,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都能更加准确地掌握学生心理成长的实时情况,从而采取更具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大量出现除了源于对过于分散的村小进行相对集中的统一管理和开展教育的现实需求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当下众多留守儿童不得不通过寄宿制使其避免失学等问题。不过也正是由于这些既有的问题,时下不少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往往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亟待解决。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不会仅仅基于单一方面的成因,而是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因此解决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的心理问题,既需要学校采取更多优化和创新措施给予学生更好的照顾,也需要家长切实履行好教育和爱护子女的职责,同时也离不开社会的共同协助。
参考文献:
[1]陈凤英,李杰.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孤独感的现状调查[J].基础教育研究,2014.
[2]陈帅.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生活指导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
编辑 郭小琴
新课程·教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