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琴
摘 要: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是一次水平考试,对于参加考试的学生来说怎样提高成绩是他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针对地理学科来说,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量并且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写出正确的答案。这就需要思维定势的运用,不过,作为一把双刃剑,思维定势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关键词:思维定势;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备考
随着教育水平的发展,响应国家号召,教师们也纷纷调整上课模式,把授课重点由“重教育”转向“重引导”的方面,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其创新意识,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以及扩散性思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备考阶段思维定势的存在会对考生产生哪些影响呢?
一、适合思维定势
针对考试来说,分数当然至关重要。因为考试有时间限制,考生要尽量在最短时间内写出正确答案。并且考试内容和范围都是以考试大纲为基础的,就高中地理学科而言,考点不算多,题型也都大同小异,所以适合思维定势可以帮助考生从之前所学知识中总结经验教训、找到思维规律,快速做出反应。这样一来大大节省了摸索、试探的步骤,为之后的答题节省了一大部分的时间,对考生来说也侧面增强了信心,缓解了考试压力带来的紧张感。
适合思维定势是学生在拥有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练习和积累,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思维模式,能够看出两种事物间的联系性,从而懂得举一反三地解决问题。比如鲁教版《地理》中,从污染类型角度考虑,工厂如何选址。对于此类问题,答案无外乎分成三种。
1.污染大气的工业部门,应建在盛行风下风向的郊区地带,远离居民区。并在生活区域与工厂区之间种植绿化带来减少污染。
2.对于排放大量污水的工矿企业来说,污水排放口必须远离河流上游区域以及水源地,避免污水的排放对农业灌溉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造成污染。
3.针对固体废弃物污染型的工厂选址,应远离农田和居民生活区,避免对粮食和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适合思维定势可以帮助我们又快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提高答题效率。
对于思考者来说,这是积极的一方面。单从追求高效的方面分析,从不同事物中,利用其普遍的联系性,找到共同点,以不变应万变,简单快捷地解决问题,也不乏是好的方法。
二、错觉思维定势
改革教育深入发展,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越来越重视。高中地理作为一门必修学科,其综合性、时代性、广泛性非常强,涉猎范围也相当广,包括自然、人文、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想象力和创造灵感。因此传统的思维定势将成为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索知识的阻碍。
举例来说,在做地理练习题的时候,出错率最高的往往是一些与之前的习题形似而质差的题目。这就是错觉思维定势对我们的误导。尤其几年来,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题目越来越倾向于对创新能力的考查。所以学会活学活用地思考问题是关键。首先,就要打破错觉思维定势,在思考问题时,要有意识地避开老的思维程序和模式,而且要尽量警惕并排除它对解决新问题时所可能产生的束缚。
作为地理老师,也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习惯。“让学引思”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教学不单单是课程内容的传递和执行,更是对学生潜能探索与开发的过程。老师要尽力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敢于表达。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争辩、讨论。
走出課本的局限性,利用易于理解并且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物,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解释所学过的某一个知识点。例如,在探讨环境保护问题这一章节内容时,让学生列举一些他们所知道的关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问题,并对这些情况加以分析,分析其成因后果以及对人类自身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思考如何解决,然后针对此类问题应该如何进行管理和预防,从而引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对这一章节所讲的知识点形成一个连贯的思维模式。另外针对某些学生很少接触的知识,虽然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但因为生活环境的差异,对其内容并不完全清楚,老师可以在教学环节中利用某些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参观博物馆等)形象生动地把知识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并运用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便于学生记忆,更能在以后的考试或者生活中活学活用。
通过以上的方法学生的开阔性思维得到激发,学会多角度、全方位地考虑问题。在面对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中的创新型问题也更加容易上手,自然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思维定势就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而言,有利有弊,作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其加以运用,并且培养他们对地理的兴趣,激发创新性思维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如何完成此项任务对于教师来说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朱言言.新时期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初探[J].文理导航:上旬,2014(1):80.
[2]李斌斌.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2):86.
编辑 高 琼
新课程·教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