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探究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17-03-07 05:47邱绍谦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策略

邱绍谦

摘 要:2016年下半年,松岗中学高中部按照教育部内学办和广东省教育厅部署,全面推行内地新疆生和本地生混班教学。在新形势下,为进一步体现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让内地新疆生和本地生共同进步,在教学中引入探究性课堂教学方式,力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对混班教学形式下高中化学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以《乙醛 醛类》为例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混班教学;探究性;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2016年上半年,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广东省内地民族班办学指南》(粤教职[2016]7号),要求每个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学校必须在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实行本地高一新生与内地新疆新生实行全员混合编班教学。良好的混班教学策略有助于内地新疆生更好地适应内高班学习和生活,笔者已经于2016年9月申请并立项了深圳市市级课题《内地新疆班混班教学策略探究》,成立课题组,正在开展这方面的相关研究。

从前几年起,松岗中学就已开始探索部分内地新疆学生与本地学生混合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从我校实行的情况来看,混合编班教学学生在汉语水平、适应状况、学习兴趣、学业自我概念指标上的情况都好于单独编班学生,这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内高班新疆生进行混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问题是仍有部分新疆学生因为与同班级本地学生在学习基础上存在一定差异,而普遍感到缺少自信,进而影响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课题组制定了一套工作方案,决定抓住课堂主阵地做文章,提出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主要开展“探究性”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使探究性教学方式真正起到实效,还要讲究一定的教学策略,笔者根据这些年执教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切身体验,谈谈在混班教学形式下,高中化学课堂开展探究性教学的教学策略。

二、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提出有驱动性的探究问题

1.探究性问题提出的学生的主体性与驱动性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主体性增强] [学生提出的有价值问题] [教师创设问题背景,引发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有价值问题] [驱动性增强]

2.探究性问题的情境要有驱动性,才能促使学生进一步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研究。创设课堂问题情境的手段可以是现在社会上关注度高的问题、中外化学史话、中学化学趣味实验、生活中的化学、各种实物展示等。通过课堂问题情境的制造,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课堂教师讲课的魅力,使学生被这些问题深深地吸引,从而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探究和学习活动中。

例如,笔者在讲述《铁与生命健康》第一课时,是这样创设探究问题情境的:“铁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金属元素,如果人体血液中的铁元素含量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而生病。然后顺势引出标题,特别指出二价铁参与的血红蛋白具有携氧功能,高价铁则没有携氧功能。目前我国缺铁性贫血和铁营养不良者约有2亿人。有的小孩就贫血,医生给开的药有一种叫“速力菲”的,它的通用名叫“琥珀酸亚铁”。今天,同学们就作为深圳市市场质量监督员来检测一下这种叫“速力菲”的药里有没有二价铁。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心里产生出新奇的感觉。

3.探究问题的提出要建立在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之上。任何课堂探究都要从学生的所学知识水平出发,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找出知识的结合点,从而去发现新问题、探究解决新问题。

例如,笔者在讲述《铁与生命健康》第一课时,提出问题:“能否运用已学知识来检验刚才老师给你们的药中是否含有Fe2+?”这个问题学生仍会感到力不从心,进一步化简问题“我们学过哪些Fe2+和Fe3+的鉴别方法?”“那么能不能设计实验来证明速力菲中是Fe2+而不是Fe3+?”学生设计出两种方案:(1)把药品溶于水,观察水溶液的颜色;(2)取少量药品溶于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如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且白色沉淀逐漸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的现象,则可说明该药品中含有Fe2+。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很高,这时老师不急于否定学生方案,让学生自己来评价、体会。然后引导学生观看药品的性状,再看说明书,再交流。这样做,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也很自然地带领学生进入到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Fe3+的检验及Fe2+和Fe3+的相互转化)。

4.探究性问题具有相当的思维容量时,其思维驱动性较大。探究性问题本身具有很强的发散性或很大的思维强度时,学生才有可能主动地开展内容更为丰富的探究活动。

例如,笔者在讲述《铁与生命健康》第一课时,设计实验,探究Fe2+和Fe3+的相互转化。由此引发的学生探究过程有两个特点:(1)由于探究问题接近学生的知识水平,实验手段与用品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很快进入状态;(2)探究问题并不高深,并不陌生,但因其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使每组学生都发挥其创造力,每组学生实验都有让人称奇之处。由此可见,有一定思维容量的探究问题思维驱动性较大。

(二)小组之间充分交流,引发思维冲突

在课堂实验探究之前,各组可以对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初步交流。因为课堂时间短暂,但要完成一定量的学习内容,假如没有交流这步,教师不知学生所为,学生不知教师所想,势必造成教与学的盲目性。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学生也会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评价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可行性。

如,在学生设计“速力菲”中是否含有Fe2+时,方案是把药品除去外层薄膜衣,用碾钵碾碎药品,然后加水溶解药品,过滤后取滤液加入KSCN溶液,最后加氯水,观察现象。学生似乎胸有成竹,这时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看能不能发现自己思维的疏漏,尝试提出新的合理方案并讨论。有的学生说:说明书上说药品不溶于水,用水溶解显然不行;又有的学生说:从刚才我们学的知识,我们知道二价铁很容易被氧化,直接溶解,二价铁已被氧化,实验结果不足以证明含有二价铁等。经过学生的讨论,合理的方案已经形成。

(三)找好课堂切入点,精心策划教学

一堂好的化学探究性课,选择一个很好的内容切入点至关重要。一个好的切入点,可以起到知识的“探究”与“传授”并举,在“突出重点”与“突破难点”达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如,本节课以探究抗贫血药中是否含有二价铁离子为切入点,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推测—设计—探讨—动手—合作”等探究环节,层层推进,把实验探究作为主线,与二价铁、三价铁之间转化的化学知识线融为一体,使知识内容的教学水到渠成。另外,新颖教学辅助手段,对于探究活动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本节课用了“速力菲”的说明书,在实验方案评价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在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中对三价铁到二价铁转化过程中,也起到非常好的过渡作用。

(四)教师要积极和及时地评价学生活动

探究活动由于个人能力或客观条件的限制,其结果或结论往往带有一定的不确性和主观片面。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和个性发展,重视过程性评价不应以探究结论作为唯一评价。在评价时,不仅要评价学生回答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的能力、所用的探究方法等。在课堂评价活动中,要跟学生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度,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营造一个师生互动互评的学习氛围,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质疑已有知识结论,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五)探究成果的应用

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经历了探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检验了多种“可能”的准确性,使记忆更加深刻而严谨。如果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日常生活中,学生会感到学有所用、学能致用,学习热情会进一步加强。例如,本节课最后提出“如何较长时间保存已削皮的苹果?”“亚硝酸盐中毒如何急救?”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学生会感到心满意足,意犹未尽……

三、探究性课堂教学案例

笔者选取高二化学(选修5)中《乙醛 醛类》为例,探究如何在混班教学形式下,开展高中化学课堂探究性教学的教学策略。

1.提出問题,创设情境

教师设问:根据乙醛的分子结构特点,其醛基的还原性较强,可被哪些氧化剂氧化?

2.实验引路,探讨新知

【实验】取一支试管,向试管中加入适量乙醛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的溴水,可以观察到试管中的溶液褪色。

【探究】乙醛与Br2水反应的反应类型的探究:

【猜想】对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有如下三种解释:

1.溴水将乙醛发生了氧化反应,溴水氧化乙醛成乙酸,溶液出现褪色;

2.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取代反应,溴取代乙醛中的氢原子,溶液出现褪色;

3.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加成反应,乙醛中的碳氧双键断裂,溶液出现褪色。

【提出方案】为探究上面三种解释哪一种正确,学生提出了:方案一:测定反应前溴水中溴分子的物质的量以及反应后溴离子的物质的量;方案二:用pH试纸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

【评价方案】方案一、二是否可行?理由分别是什么?

【验证方案】学生小组成员相互合作,进行以上实验探究,然后由学生代表进行实验演示,总结得出相关结论,填写实验学案,最后教师点评该方案。

整个探究过程体现小组合作分工,学生动手,自己解决相关问题。在以上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中,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新疆学生,因为他们初中化学做实验的时间少,动手机会少,他们更愿意参与这样的实验探究中,课堂中,他们积极参与探究,课堂讨论热烈,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总之,在混班教学形势下的化学教学中应用探究法进行教学的优点是:教师变教学为导学,学生变成“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与我能学习”。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以致其学习兴趣浓厚,如做了以上乙醛的几个探究实验之后,学生不仅能从直观教学中领悟乙醛的结构特点,而且学习兴趣大增,其思维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我校开展新形势下的混班教学工作,工作复杂且辛苦。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做好内地新疆班教育教学的探索者、先行者,努力把内地新疆高中班办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丰建林.混合编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民族教育,2010(11):18-20.

[2]晏志军.化学探究实验研究[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5).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探究性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引导探究揭示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