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凡
摘 要:从有效教学到高效课堂构建,体现了一线教师对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懈追求。各种策略性、工具性的探索和实践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的景象,但是课堂教学过多的技巧性展示,往往会阻碍课堂效益的整体提升。以素养立意,有助于一线教师始终把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内涵。
关键词:学科素养;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標)的协调发展,基于三维目标的发展。简单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知识上应表现为学会,在能力上表现为会学,在情感上表现为学得有趣。即教师要践行生本教学的理念,以生为本,以学生作为主体,以师生互动、沟通交流作为载体,牢牢吸引学生,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一、研读课标,把握素养立意的内涵
化学作为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的自然学科,它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必然肩负着解释、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创造新物质的学科使命。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化学学科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对必要的化学知识的掌握、化学科学的思维方式、对化学科学的理解、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的树立以及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在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五大化学核心素养。研读课标就是要以培养学科素养为契合点,着重进行学科价值分析,即教学内容的普遍性学科意义,该教学内容能让学生掌握哪些基本原理和规律,掌握哪些方法,形成怎样的态度与价值观?这些知识、观念、方法以及价值观与今后学习的联系;分析学习的现实意义,即分析学生在生活中是否接触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哪些是学生熟悉的?哪些是学生要发展的?注重意义建构,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二、精心设计,把握素养立意主线
要在研读课标和分析教情、学情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是首要的。教师要从三个维度去思考、明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目标。一是教学目标要正确。要求我们老师在设计前一定要熟悉文本,挖掘内在的思想、意义,正确把握文本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二是目标的设置要恰当。不仅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把握,还要对学生的现状也有准确的把握,设置的目标不仅要难易适中,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三是教学目标可测量,对目标的达成度可评价、可反馈。有了这样的教学目标,才能在设计教案时有个总体的思考方向,要求教师心中以目标为导引,构建教学的整体框架,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在教学目标的统领下,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形散神聚”,可以尝试以素养立意为主线。其一,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应用的联系,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其二,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等唯物辩证观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特征和规律,形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其三,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并且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其四,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交流共享,敢于探索和改进,具备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其五,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具有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有效的教学设计就是实现教学内容与此五种核心素养的深度融合。
譬如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在认识苯酚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时,立足使学生体验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应用,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以处理含酚废水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设计以下教学流程:
采用对比、迁移的学习方法,设计四个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一:提供正反两方面的情境素材:一方面是李斯特对苯酚的应用,另一方面是含酚废水的环境污染。通过材料对比,使学生辨证认识化学物质,引出如何处理含酚废水的问题。
教学情境二:富集含酚废水中的苯酚,融合苯酚的物理性质,设计探究苯酚的溶解性教学活动,落实认识苯酚的物理性质,运用实验对比的学习方法这一教学目标。
教学情境三:分离苯和苯酚,融合苯酚的结构和弱酸性,设计思考与交流教学活动——工业上向苯和苯酚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原理?如何实现分离苯和苯酚?落实“了解苯酚的结构,掌握苯酚的弱酸性,提升实验探究能力,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等教学目标。
教学情境四:检验水样中苯酚含量是否达标,融合苯酚的取代反应和显色反应,设计教学活动——经过处理的水样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如何检验?落实“了解苯酚的取代反应和显色反应,感悟对比学习方法,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等教学目标。
三、动态生成,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能力,即研读课标的能力、运用教材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挖掘教育资源的能力、评价与反思的能力、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等等。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要求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对具体的情境做出决策。
总之,从有效教学到高效课堂构建,体现了一线教师对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懈追求。高效课堂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紧紧把握素养立意,才能实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张福钦.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4(34).
[2]杨金蓉.浅析化学课堂教学的引入艺术[J].考试周刊,2015(65).
编辑 高 琼
新课程·教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