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7-03-07 05:42王后胜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问卷

王后胜

1 引言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指的是经高校内部有关职能部门批准成立的,具有目标的同一性与单纯性、自发性、主动性、互益性、服务性等特征的体育活动组织[1-3]。它是承载和促进学生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同时对校园体育工作开展和体育文化内涵建设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4]。在当前阶段,起步相对较晚,仍处于发展阶段的我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不可避免地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规模不大、活动开展水平低、保障条件不足、管理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等,其相应的体育教育功能和提升体育文化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5]。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调查领域

在选取调查领域时,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法,以安徽省普通高校为抽样对象,考虑到不同地市、不同类型的高校存在差异,分别从省会合肥市和皖南、皖北地方城市、不同类型的4类院校中随机抽取10所高校为调查对象(如表1所示)。

表1 抽样详细情况表

2.2 调查工具

本研究主要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在问卷设计中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安徽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修改完之后,邀请6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其中5位专家认为所列问题表述准确,问卷在内容、结构及整体设计方面的效度较高,符合展开研究的需要。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内在信度”检验,最终利用SPSS21.0软件所测得的内在信度a系数为 0.865>0.8,这说明本问卷有较高的信度。

问卷发放与回收。2017年3月-6月期间,采用志愿者现场发放纸质问卷和邮箱发送电子问卷相结合的方式,总共发放问卷1000份,具体的回收情况详见表2。

表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表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影响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具体因素存在各种原因,各个因素之间又必然存在相互影响和作用。为了保证调研工作的科学、顺利开展,本研究根据文献研究[6-7]和专家意见,最终筛选出四个方面共计25个具体指标,包含学生自身情况、社会情况、学校情况、社团管理情况等。其中,学生自身情况是指在性别、个性、年龄与年级等方面的差异。社会情况是指外部环境因素,如企业、家庭、朋友等的支持和影响程度。学校情况包括学校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力度,以及在相关管理体制、监督机制方面的表现。社团自身情况主要包括体育社团的活动经费、场地器材、体育社团的组织建设情况(结构、岗位、人员配置等)、干部领导能力、指导老师能力、体育社团的宣传策略等。

3.2 影响因素主因子确定及命名

首先,采用Kaiser-Meyer-Olkin(KMO)检验和Barlett Test of Sphericity(BTS)的方法对设计的25种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的适合性检验。结果显示,KMO的数值为0.824,BTS的值则是0.000<0.001,表明这些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是非常适合的。通过对25种影响因素原始变量进行主成分的分析,提取因子特征值超过1的6个公共因子,累积贡献率达到了70.335%,表明基本上可以解释总体的信息量(表3)。确定了主因子后,以因子载荷量的大小作为参照标准,将25种影响因素分类归纳到6个主因子之上,同时根据它们的特征情况将6个主因子分别命名为:宏观外部环境、物质保障、组织结构体系、个人因素、宣传因素、管理机制(见表4)。

表3 因子提取及方差解释

表4 主因子群及命名

3.3 各种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分析

在因子分析的上述过程中,本研究通过回归法来估算因子得分,通过调用“Display factor score coefficient matrix”选项,得到了因子详细的得分矩阵表。通过因子得分的计算公式求得6个主因子的因子平均得分(表5),并由此得到,影响安徽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按照重要程度排序分别如下:个人因素、宣传因素、物质保障、宏观外部环境、组织结构体系和管理机制。

表5 主因子平均得分情况表

4 探讨与分析

4.1 个人因素探讨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个人因素对安徽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由于广大学生主体意识、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自主参与学生体育社团的积极性也逐渐提升,大大增加了学生体育社团的规模;同时学生对新鲜、刺激、独特的不断追求也促使了学生体育社团的种类快速膨胀,使得一些个性化的社团如“野炊协会”、“碟友协会”等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各种社团在数量、规模增加的同时,也暴露出其内部建设的不完善等现象。通常,大学生们加入体育社团应是兴趣使然,在选择加入社团时首要考虑的就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等原因。实际中,却不排除部分学生受利己主义的影响与支配——部分学生加入体育社团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多出一个头衔、个人简历上多些内容等。因此这部分学生组织意识涣散、参与意识与服务意识较低,不利于体育社团各项活动的开展,反而还会伤害其他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学生体育社团的长期发展。

4.2 宣传因素探讨与分析

宣传策略在安徽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通过广泛有力的宣传,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体育社团的名气,扩充入会人员数量,还可以获得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进一步地促进体育社团的有序发展。然而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却发现,学生对体育社团的宣传力度并不十分满意。首先,68%以上的学生将宣传工作的重点放在开学期间,即只有在每年九月份新生入学时,才会开展学生体育社团的宣传、纳新活动。而在其他时间段,学生体育社团的宣传活动次数是极其有限的,这极不利于学生体育社团工作的全面开展;其次,调查发现全部学生体育社团在平时的沟通交流中都会首选手机网络媒体。这是因为,在信息化时代,电视、报纸、杂志、网络、手机等各种媒体资源早已时刻充斥着人们的眼球,而学生对各种媒体资源,尤其是对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接受度、使用度、熟知度和关注度又高于其他人群,合理运用多种媒体资源搞好学生体育社团的宣传工作,无疑会增加学生体育社团的曝光率和知名度,进而对学生体育社团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4.3 物质保障探讨与分析

调查发现,虽然近些年中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相应的物质保障却仍是影响和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8]。

当前安徽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活动经费的主要获取途径有:会员费收入、高校划拨、社会赞助、其他收入(如社会创收等等)。学生体育社团的活动经费主要以会费收入和高校划拨为主,但由于会员人数的固定及会员自身收入的有限性,使得会员费收入十分微薄,很难有效发挥其动力源泉的作用。同时,高校对学生体育社团支持观念与意识的薄弱也使得高校划拨经费方面一直处于居低不涨的状态,这就从另一个方面严重影响到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有效进行;其次,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活动场所和相应器械配置所面临的问题较为突出,很多体育社团缺乏固定的活动场所、缺少必要的活动器材。如棋盘社没有象棋、网球社没有网球场地等等。由此可见,在学生体育社团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如何做好开源节流,另一方面如何充分好利用已有各种体育场地设施是需要各高校给予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4.4 宏观外部环境探讨与分析

宏观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于学校体育社团的发展也是极其明显的,社会的支持度、高校的支持度都是高校学生体育社团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一方面,由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国家政府的支持与宣传以及亲人、朋友对体育运动的追逐与影响,加之大学生群体有着较为充足的业余时间来参与各种文体活动,这些都给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前提。篮球社团、武术社团、足球社团、骑行协会、博弈棋协、乒羽协会等学生体育社团开展如火如荼;但是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之所以支持和正视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主要还是因为国家政府的行政命令导向和间接地接受了体育社团自身日益茁壮的现状。而仅有10%左右的高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积极支持和推进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更是基于其自身的重要性。可见,总体而言,安徽省乃至全国的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中不完善的宏观外部环境对学生体育社团产生的影响是必然存在的,也是应受到高度重视的。因此,在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今后的发展中,国家、社会尤其是高校自身应积极、主动地关注这一问题。

4.5 组织结构体系探讨与分析

组织结构体系就好比是一座建筑的框架,框架不结实、框架不科学都必将带来毁灭性的后果。调查发现,组织结构体系的得分相对较低,为2.9104分,在六个因素中位居第五位。由此可见,学生体育社团的组织结构体系建设已被忽略。即学生在选择是否参与学生体育社团时,对社团本身组织结构体系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社团组织结构体系的要求相对较低。同时,这一调查结果也同时印证了安徽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组织结构体系建设工作必然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在安徽省乃至全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主要管理单位一般是校团委会,但是校团委承担着团委会和指导学生会两部分的工作,其本身内部事务的纷繁复杂使得校团委对学生体育社团的组织结构体系建构方面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与此同时,由于学生们的漠视,更进一步加剧了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在结构安排和内部职责划分上的不科学。总体而言,目前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在组织建构方面,没有充分考到虑社团的自有特点和社团的目标导向以及内部成员的分工协作等,随意模仿其他部门的机构设置方式或者胡乱借用传统的组织机构设置模式,这就造成学生体育社团责任和分工的不明确,相互推诿的情况时常发生。

4.6 管理机制探讨与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管理机制对安徽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影响程度是比较低的,得分仅为2.6231分,位于末位。但是,本研究认为这一结果的得出也仅是从学生角度出发,即是指学生在决定参与高校的某一学生体育社团时或许并没有过分的关注社团本身的管理水平因素,但这并不能否认管理机制同样是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并且,从管理角度来看,管理活动自古即有,管理对于任何组织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即安徽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与其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其中,影响最为突出的是日益网络化的管理模式。调查发现,几乎全部的高校学生体育社团都会通过网络、网站和社交软件平台开展各种活动及宣传,这一管理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社团组织内部成员交流方式,使成员之间的交流日益虚拟化,还使得部门之间、社团之间、学校之间的交流沟通渠道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总体而言,管理水平受限、社团运行效率较低仍是制约和影响高校学生体育社团长期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9]。学生体育社团组建程序复杂多变、成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部门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都是造成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管理水平不高、社团内部松散的重要原因。

5 结语

影响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因素涉及多种原因,其中个人因素、宣传因素、物质保障、宏观外部环境、组织结构体系和管理机制是影响安徽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六个主要因素。由此,要促进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良性发展必须同时兼顾这六个要素。一是以学生的需求为关键点,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社团的兴趣;二是应充分借助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各种媒体力量,不断扩展体育社团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三是应该制定出一系列合理的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掘利用校内外的场馆、设施及器材,为学生体育社团的活动开展创造基本的物质保障;四是社会、高校要从观念上认识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的意义,加大扶持力度;五是科学构建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内部组织与结构体系,使其分工明确、权责分明;六是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并完善一整套符合本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管理方案和计划。

[1]张美玲.发挥高校体育社团功能,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148-150.

[2]姜科,冯艳.借鉴国外经验探索中国高校体育社团发展[J].运动,2011(31):131-133.

[3]向静.对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研究的几点浅见[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12(39):91-94.

[4]裴军.高校体育社团对校园文化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6):54-56.

[5]丁斌.高校体育社团组织建设若干问题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22(3):21-22.

[6]翁国柱.福建省高校体育社团现状及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20-28.

[7]梁红霞,王哲.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3,32(11):1014-1017.

[8]余锦.广州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3):47-48.

[9]贾灿.微观视域下高校体育社团管理的理性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15,12(9):118-119.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社团问卷
缤纷社团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问卷网
K-BOT拼插社团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