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丽
睢县中医院,河南睢县 476900
下肢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骨折类型,患者一旦发生骨折极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其中以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常见,因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需长时间卧床并施以肢体制动,极易导致局部淋巴管及静脉出现回流障碍,血流速度减缓则导致血栓的形成,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诸多疾病,对患者的术后骨折愈合及身体机能恢复均有严重影响,更甚者将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目前仍无特异性治疗手段,因此针对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施以合理且有效的护理干预极为必要。该研究就综合护理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作,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接受手术治疗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14例,女11 例;年龄 22~80 岁,平均(51.45±12.17)岁;致伤原因:15例车祸,10例跌伤。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 23~80 岁,平均(51.51±12.21)岁;致伤原因:16 例车祸,9例跌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接受骨科手术后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术后用药干预、常规口头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观察组则在骨科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综合护理,主要方法包括:①健康教育:将有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患者作为重点监护对象,实施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疾病了解度,促进其自我防护意识增强,保证高危因素得到最大限度消除,同时叮嘱其戒烟酒,避免引起血管痉挛;②饮食护理:叮嘱患者低脂低盐饮食,多饮水,促进血液黏稠度降低,指导患者对腹部进行按摩促进排便,避免便秘对下肢静脉回流产生影响;③功能锻炼:术后鼓励患者积极开展被动或主动的背伸、跖屈运动,促进血液回流,定时更换体位;④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使用抗凝药物,观察患者有无异常并及时处理;⑤末梢循环观察:对患者末梢循环、皮肤颜色、温度等观察,若出现水肿等情况及时处理;⑥下肢水肿处理:患者若出现下肢水肿,应及时将患肢抬高,避免血栓脱落,出现肺栓塞;⑦血栓处理:一旦患者自述有患肢疼痛等情况,应及时查看疼痛部位,并将患肢抬高施以抗凝治疗。
观察记录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为患者实施下肢血管超声检查,若患者深静脉血管内血流回声消失、有低回声团块则确诊为深静脉血栓);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患者完全根据护理及治疗的方案进行;部分依从:患者对医护人员制定的医护方案部分配合;不依从:患者对医护人员制定的医护计划不配合。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用[n(%)]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1/25),低于对照组的 32%(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P<0.05)。
观察组治疗完全依从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n(%)]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多与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血流速度减缓等有关,若患者早期血栓形成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及预防干预,则将对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针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施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极为关键[2]。
以往针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的常规护理并不注重为患者实施相应的并发症预防护理,术后仅仅为患者施以常规的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导致诸多存在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患者高危因素得不到有效解除,从而促进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显著增加[3]。而综合护理干预则是近年来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完善的护理手段,该护理模式较常规骨科护理更具有综合性、预见性及针对性,在对患者整体病情掌握的前提下,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干预,患者在护理期间可感受到医护人员的温暖及关心,从而促进其护理及治疗依从性提升,帮助患者减少因疾病带来的痛苦,促进医院护理服务质量提升[4]。
该研究对观察组25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单纯施以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及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可帮助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风险。这是因为综合护理注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评估,为其讲解疾病防护知识及手段,帮助患者遵医嘱行为自觉性提高,从而促进依从性提升;为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可促进患者焦虑、恐惧紧张等负性情绪缓解,树立治疗信心;而实施规范的饮食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腹部按摩可减少便秘发生,促进腹内压的平衡;此外合理的饮食还可降低患者血液黏稠度,禁烟酒则可帮助血管壁收缩刺激减少;此外综合护理干预还注重为患者施以合理的功能训练,不仅利于降低患者静脉内膜损伤病变的风险,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因长时间卧床引起的血液不畅,减少血流瘀积、阻滞的发生;此外术后为患者实施密切的并发症护理,对患者早期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并实施相应处理,可帮助术后高危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促进术后康复,提升住院治疗的安全性[5-6]。
综上所述,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提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1]周丽圆,钟璐斯,佘芬.下肢骨折术后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7):746,748.
[2]李燕.优质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发生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5):2093-2096.
[3]丁宏霞.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安徽医学,2017,38(7):935-937.
[4]吴苗苗,施谧,胡飞虹,等.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0):1762-1765.
[5]黄月霞.综合性护理对下肢骨折卧床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6):72-74.
[6]郑明香.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6):115-11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