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雅琪
论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董雅琪
国防教育工作是高等学校必须担负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是高校教育教学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授国防思想观念、国防知识技能等多项任务。在新形势下,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建立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对搞好高校国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国防教育;师资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而高校是培养军事理论和科技人才的重要阵地,国防教育与师资建设是高校军事理论建设的关键方式,因此,拥有一支结构完善、素质较高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是提升高校国防教育效果的必由之路。
国防教育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防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后备力量和精神力量,《国防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国防教育的目的是“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而激发爱国热情,实现国防现代化,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进一步强化高校国防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师资建设对国防教育意义深远,就其意义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国防教育建设,提升高校国防教育实效。高校国防教育涵盖的内容广泛,开展的方式也呈现多样性。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和学生学情多变的现实条件下,教师专业化程度与否直接影响国防教育效果。因此,转变师资队伍培养模式,健全师资队伍建设体系,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价值诉求。而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发展成为常态,这就意味着教师将从传统的“教书匠”模式,向“研究型”、“专家型”转变。[1]因此,加强国防教育师资建设,培育国防教育专家型教师有利于完善现有的国防教育方法,提升国防教育实效。
第二,有利于突出核心内容,培养高校教师理论素养。国防教育从内容上来看,既包括国防理论知识,又包括国防法规、国防技能和国防形势,这些内容的传递与普及需要专门的队伍运行,尤其是对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都要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来强化舆论宣传,使学生认识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从而激发学生发奋图强的内在动力,同时通过教育过程的跟进,培养教师的理论素养。
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是我国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实施基地。[2]目前,我国高校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综合素质、培训方式、学科建设方面较之前比已有很大提升,许多高校都在“以课程建设为纽带,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对高校的国防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促进学科建设向专业化迈进,带动师资队伍专业发展。”[3]但由于现实中的各种因素,造成了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一)国防教育师资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当前高校由于没有专门设置国防教育专业,因此目前高校的国防教育的教师主要来源于其他专业的教师或是辅导员等群体。从高校的国防教育负责部门来看,高校的国防教育工作主要由地方各高校的武装部、保卫处、学生处等部门负责,甚至有些院校聘请军转干部承担国防教育工作,这使得师资队伍在专业结构上不对等,部分军转干部拥有良好的军事素质和国防知识,学历层次普遍不高,而其他专业的教师专业背景不同,军事知识储备普遍不足,加之没有完备的培训体系与准入渠道,高校的国防教育教师有些仅能满足简单的军事技能训练和基本军事常识的普及,整体素质难以满足教学需要,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教育效果,影响教书育人质量。
(二)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发展方向不明确。从当前来看,由于高校国防教育的普及化与长效化,国防教育教师的课程负担重,甚至每位国防教育教师要担负三、四门乃至更多的课程,因此,应付式的、低效率的教育充斥着国防教育课堂。仅是军事理论课程,就涵盖军事思想、国防建设、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等众多内容,要将理论知识讲深讲透对于教师队伍来说,难度巨大。再者,高校缺乏对国防教育队伍的专业考评体系,这就使得他们缺乏理论研究动力,科研活动甚少。而科研能力是队伍发展的重要考量指标,当前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在科研能力提高方面受限,在职称评定方面没有明确的学科倚靠,使得绝大多数人缺乏进步的动力,因此,师资队伍被边缘化,发展方向尚不明确。
(三)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可持续性不强。国防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与政治理论教育同列为公共必修课,并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依法施教。[4]然而,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学校国防教育的认识差异较大,国防教育队伍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大多条件下都是依靠闭门造车,没有与其他学科同等看待,加之上文提及的,教师的职务、职称没有完善的评聘体系,因此国防教育师资队伍没有形成合力。再者,“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成长过程,其最终目标是达到专业的成熟,即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5]但当前的众多高校不具备成熟条件,因此,师资队伍的流动性大,社会认可度低,可持续性不强。
针对当前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面临的思维观念相对滞后、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素质能力不够全面、发展方向尚不明确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更新培养模式,构建完备的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管理体系。高校应重点思考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在准入机制上,要根据教育的特点和工作量,选拔政治思想素质硬、军事文化素质强的优秀人才加入。要兼顾学科建设需要,招聘从事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军事心理学等方面的教育专员。另一方面,要构筑合理有效的培训制度,通过岗前培训、在岗进修、专业研讨等多种方式为教师进一步深造提供平台,同时增强国防教育队伍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高校国防教育队伍健康发展。
(二)完善课程设置,构建全面的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能力体系。在高校国防教育师资的培养方面,要针对高校学生的特点,将理论研究与实践锻炼结合,“开设专业性较强、理论层次深、有助于基础研究的课程,如国防教育学、军事高技术与信息化战争、军事思想研究、现代国防等。”[6]此外,要通过对师资队伍的全面教育,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观念,尤其是要通过合理规范的师资预测方案及符合实际的有效调控方法,构建全面的高校国防教育教师队伍发展的理论框架和能力体系。
(三)注重机制建设,构建高效的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保障体系。要依托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国防教育服务交流平台,为教师队伍提供远程学习平台,保障师资队伍可持续发展。依托校地合作,发挥政府、军队、高校三位一体的合力作用,增大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力度,保障国防教育实践效果。此外,注重师资激励机制建设,增强师资队伍整体活力。通过良性竞争和履职考核,形成“优胜劣汰,逼劣促优”的用人机制,保障国防教育队伍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稳固发展。
[1]刘兴富,刘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
[2]余殿情.加强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
[3]陈美荣,谢建山.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回顾[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
[4]范海英,董邦纯,董泉迪.试论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党史文苑,2006(1).
[5]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6]叶欣.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师资培养的创新理念[J].成都大学学报,2007(2).
淮阴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