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献明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河南新乡453003)
社会变迁中乡村文化的价值式微与重塑
郭献明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河南新乡453003)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乡村文化的生存土壤、文化秩序、价值体系等逐步瓦解,乡村文化的价值认同度不断下降,农村生活原子化、人际关系功利化、价值观念世俗化等问题日渐凸显。为此,应从社会变迁视角出发审视乡村文化价值式微的表现形式,分析乡村文化价值式微的生成原因,探究乡村文化价值回归的方法路径,以更好地推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社会变迁;乡村文化;价值式微;重塑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传统社会伦理为秩序的乡村社会,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乡规民约、生活信仰、传统习俗、社会禁忌等非正式制度为基本内容的内生秩序,以和睦共处的社会关系、平淡自然的生活态度、屈服避祸的生活信仰的乡村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传统乡村文化的生存土壤、文化秩序、价值体系等逐步瓦解,乡村文化的价值认同度不断下降,农村生活原子化、人际关系功利化、价值观念世俗化等日渐凸显。为此,应从社会变迁视域出发审视乡村文化的基本内涵、重要意义,分析乡村文化价值式微的表现形式,探究乡村文化价值回归的方法路径。
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现象和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动态过程、发展结果等,也是社会进步、社会退化、社会整合、社会解体等发展变化及其结果。社会变迁深刻影响在乡村文化发展,并带来乡村文化价值式微问题,为此,应从社会变迁视角审视乡村文化的内涵、意义及其价值式微。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分析及意义解读
乡村文化是指在长期乡村生活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的思想观念、心理意识、价值体系、行为方式等,如村落结构、生活器物、民俗民风、地方戏曲、民间禁忌、宗教信仰等。从文化内涵上看,乡村文化以天人合一的朴素情结、和睦共处的社会关系、平淡自然的生活态度、屈服避祸的生活信仰等基本内容,这些不仅是乡村共同体的精神内核与价值皈依,也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意义所在。
乡村文化是乡民在特定生活场域与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精神创造与价值积淀,它拥有很强的思想凝聚力与价值向心力,能够陶冶乡民的道德情操,净化乡民的思想灵魂,维护乡村社会秩序,促进乡村社会发展。此外,乡村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文化多样性、健全文化生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乡村文化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在开发旅游项目、文化产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乡村文化价值式微的表现形式
社会变迁必然带来社会价值观的解构与重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等社会转型,这些对乡村文化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1]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城市文化和现代文明迅速蔓延,乡村文化、传统文明逐渐式微,甚至被主流文化所贬斥、蔑视和抵触,这使乡村文化渐渐淡出主流话语体系,这种乡村文化式微主要表现为:
首先,传统乡村文化秩序式微。随着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乡村社会的阶层分化日渐凸显,人与人的异质化逐步增强,以亲情伦理为核心的乡村社会结构开始“断裂”,维系乡村秩序的集体意识逐步被个体意识所取代,乡民的交往变得更加世俗化和实用化。当前许多农民缺乏乡村文化认同感,甚至将乡村秩序、乡村文明等视为羁绊,急于摆脱农民身份,渴望获得城市文明和现代文化的认同。同时,乡村道德体系逐步解体,宗族观念逐步碎片化,乡村道德秩序渐渐消失。
其次,道义导向的乡村价值观解体。传统文化以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为价值准则,这些深刻影响乡村文化价值观,形成了淳朴、厚道、和谐的价值观念。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原则、市场机制等成了社会运行逻辑,自由竞争、功利主义、金钱至上等思想深入人心,这些直接带来了乡村文化价值式微。伦理本位的乡村价值取向逐步为功利化、利益化的市场价值取向所取代,乡村文化的人文内核逐步消失,“乡味”逐渐消失;邻里关系渐渐生疏与冷漠,情感维系的乡村公共生活逐渐淡化,价值取向低俗化、迷信化;
最后,天人合一的乡村生态伦理瓦解。传统乡村文化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为生态伦理导向,乡民们过着和谐、自然、悠闲的田园生活,享受着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乐趣,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的发展,乡村生态伦理文化解体,掠夺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等问题屡见不鲜,乡村生态恶化问题日渐凸显。
社会变迁涉及社会生产、社会消费、社会生活等领域,可分为人口变迁、制度变迁、结构变迁、科技变迁等多种形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全面现代化转型的历史时期,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社会法治化等成了发展趋势,这些深刻影响了乡村社会、乡村文化,并带来了乡村文化价值式微。为此,应从社会变迁视角审视乡村文化价值式微的生成原因。
(一)城市文明的强势渗透
乡村文化是依附于农业文明、农耕社会的传统社会文化,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乡村文化的生存土壤逐步消失,城市文化、工业文明开始大行其道,并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体系。在城市化、工业化的时代境遇下,城市文化始终处于主流地位,并通过各种形式贩卖城市价值观,而乡村文化始终处于边缘、非主流地位,这些冲击了乡村文化的精神内核,影响了乡村文化的价值信仰。在城市文化和工业文明的强势冲击下,农村社会阶层逐步分化,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大量乡村精英涌入城市,乡村文化价值观开始解体。此外,网络、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多以城市文化、城市生活为基本内容,无法反映农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在市场化、娱乐化的文化境遇下,文化产品远离了淳朴的乡村生活,这使农村产生了文化焦虑与精神迷惘。
(二)大众文化的负面解构
城市文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众文化的泛滥,这种模式化、商业化、大众化的大众文化与城市文化、商品经济有着天然联系,它满足了现代人的文化娱乐和文化消费的需求,也带来了乡村文化的文化裂变和价值式微。大众文化以娱乐化、消遣性为基本特征,这种娱乐化的大众文化会地带来平庸化的文化倾向,产生非理性化、媚俗化的文化后果,使人变得狭隘自私、精神空虚、缺乏良知、道德冷漠。在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的价值冲突中,道德相对主义泛滥,人文素质不断滑坡,生活理想变得庸俗,乡村生活也呈现出无意义的精神状态。在乡村社会中,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想肆意泛滥,低俗文化、庸俗文化、媚俗文化严重挤压着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赌博、色情表演、封建迷信等屡见不鲜,这些污染了淳朴自然的乡风民风,也使口头技艺、秧歌杂耍等良俗文化逐步消失。[2]
(三)文化资源配置不平衡
建国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工业化为目标的经济与社会体制,在这种“工业优先,城乡分割”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城乡公共文化供给不平衡,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问题日渐严重,这些导致了乡村文化发展滞后,并产生了文化认同危机、乡村道德失范、乡村人情淡漠、乡村价值观紊乱等问题。
乡村文化是农民生活的价值皈依和意义所在,如果乡村生活丧失了乡村文化价值支撑,乡村社会就会被解构,甚至会淡出现代文明的视野。所以,应从社会变迁视角审视乡村文化式微问题,探索重塑乡村文化、推进乡村繁荣发展的方法路径。[3]
(一)通过主流价值观整合乡村文化
主流意识形态是民族精神信仰的基本内核,也是乡村文化价值重塑的精神内核。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应当用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各种社会意识形态,解决社会价值观混乱的局面,以保证主流意识形态对乡村文化的价值统领。比如,可以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式传播主流意识形态,重塑主流意识形态的文本权威;开展形式多样的先进文化传播活动,将核心价值观融入乡规民约、纪念日、民俗活动、传统节日等,将先进的意识形态、信仰体系等融入乡村文化价值观,不断增加农民对先进文化的情感归属感与价值认同感。此外,应以理性的眼光审视传统乡村文化,以辩证思维分析乡村文化价值观,以核心价值观整合传统乡村文化价值观;以时代精神引领乡村文化建设,建构以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培育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塑。
(二)培育乡村文化认同的价值载体
认同感是乡村文化的价值基础,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取决于人们对乡村文化的价值认同。当前乡村文化的现代化变迁所产生的认同危机是乡村文化价值式微的根本原因,可见,只有增加农村对乡村文化的价值认同,才能增加乡村文化的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其中,乡村教育是实现乡村文化价值认同的基本途径,对乡村文化的现代化变迁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应大力培育乡村文化教育载体,通过学校教育、文化下乡、道德实践活动、文明创建活动等方式推进乡村文化教育活动,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农民对乡村文化的价值认同。此外,可以通过乡村文化大院、乡村文化团体、农村图书室等文化载体建设,培育乡村文明的价值载体,为乡村文化价值认同营造良好氛围。此外,应建立意识形态对话机制,为各种价值观提供阐释观念、表达诉求的渠道,化解意识形态领域的种种冲突,减少社会发展的思想冲突和价值内耗,为各个社会群体找到思想和利益的契合点,为农村文化价值营造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4]
(三)通过社会改革培育现代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是与传统社会、农业生产、农耕文明等密切联系,与乡民的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等相互融合,显然,只有以农村公共文化为根基,以生活化的文化建设为手段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才能实现农村文化价值的回归与重塑。所以,应当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夯实乡村文化的物质基础,通过修复乡村文化空间培养农民的公共精神,通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找回生活的文化意义。比如,应建立“城市反哺农村”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业发展基础薄弱问题;应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应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应推进新农村和新城镇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解决农村凋敝、农民贫穷的现实困境。再如,应发展乡村文化中心、休闲广场、寺庙、祠堂、集市等农村公共空间,为农民的文化交流、情感沟通等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应积极培育乡村民间组织,推进乡村民主文化建设,拓展农民参与基层民主的空间与范围,培育农民的民主精神与法治信仰。[5]
在社会转型的时代境遇下,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生了深刻变革,这使乡村文化渐渐失去了其生存土壤与存在基础,也使乡村文化价值逐渐式微。为此,应当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出发审视乡村文化式微问题,探究推进乡村文化价值回归的发展路径。
[1]欧阳爱权.试论乡村道德失范与重建考量[J].党政干部学刊,2009,(6).
[2]鞠斐扬,鲁烨.批判与企盼:基于农民乡土依恋取向的乡村道德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12,(3).
[3]张世爱.批判与企盼:基于生命价值取向的高校道德教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4]杨春娟.农民道德观念变迁与道德提升路径选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5]杨洪林.姚伟钧.乡村文化精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11,(9).
郭献明(1978-),女,马原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