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渊源与现实选择

2017-03-07 20:43蔡亚志
关键词:和平道路发展

蔡亚志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1)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渊源与现实选择

蔡亚志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本质要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选择,是中国立足本国国情探索出的一条新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走好和平发展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传统文化;合作共赢

党的十八大指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然而,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歌猛进,“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生态威胁论”、“中国意识形态威胁论”、“中国模式威胁论”和“中国文明威胁论”等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鼓噪不已,“国强必霸”之说甚嚣尘上,中国成为某些国家的“假想敌”。面对这些凭空捏造无端臆测、有损中国国家形象、阻碍我国和平发展的负面论调,我们必须回答:中国为什么会选择和平发展道路?怎样继续走好这条和平发展道路?

一、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本质要求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视野中,私有制的存在特别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必然导致战争。科学社会主义在理论逻辑上与侵略战争是不相容的。

(一)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一贯坚持世界和平发展的原则立场

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敢于和善于揭露剥削阶级挑起的战争,反对工人阶级充当反动战争的牺牲品,并强调胜利了的无产阶级要正确处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民族关系。

1.实现世界和平是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秉持的价值取向和理论传统。每逢战争爆发,马克思恩格斯都会揭露资产阶级政府不可告人的战争阴谋和争霸本质,提出工人阶级维护世界和平的庄严使命,倡导“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以工人阶级的国际努力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因为和平是工人运动最重要的要求,是共产主义的国际原则。马克思曾经说过,工人阶级“能在他们的所谓的主人们叫嚷战争的地方卫护和平”,[1](P403)因而他们所创建的“新社会的国际原则将是和平”。[2](P117)

2.马克思恩格斯把道德、正义和平等看作处理民族关系至高无上的准则。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指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工人阶级的解放既然要求工人们兄弟般的合作”,因此,当工人阶级不能防止“那种为追求罪恶目的而利用民族偏见并在掠夺战争中洒流人民鲜血和浪费人民财富的对外政策”时,共产国际的对外政策应该是使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同时揭露它,努力做到使私人关系间应该遵循的那种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成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中的至高无上的准则”,[3](P14)正确处理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关系。恩格斯指出,在无产阶级夺得国家政权后,要尊重各民族的差异性,各民族要独立自主地寻求本民族获得解放、寻求幸福的道路。他告诫“胜利了的无产阶级不能强迫他国人民接受任何替他们造福的办法,否则就会断送自己的胜利”。[4](P481)

3.马克思表达了渴望和平、劳动和自由的主张。他赞成国际工人协会巴黎会员所指出的:“在保持欧洲均势和维护民族尊严的借口下,政治野心又在威胁世界和平了。法国、德国、西班牙的工人们!把我们的呼声联合成为共同反对战争的怒吼吧!”“我们渴望和平、劳动和自由,我们坚决反对那些自己不付血税却利用社会灾难来进行新的投机的人的黩武叫嚣!”[5](P114)马克思及共产国际都认为,争夺霸权的战争,或维护某一王朝利益的战争,是荒谬绝伦的犯罪行为。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也随之消亡,实现了自由人的联合体,作为政治的继续的战争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消灭,人类的和平发展才会得以真正实现。

(二)列宁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践行了和平发展理论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苏俄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为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巩固苏维埃政权和发展生产力,列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颁布和平法令,签订和平条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天,苏维埃政府就颁布没有兼并和赔款的和平纲领,提出要“走向和平与社会主义的道路”。[6](P13)此举表明,社会主义国家是与侵略、掠夺、兼并格格不入的,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爱好和平的。但是,苏俄同帝国主义的停战谈判并不顺利。作为同盟国之一的德国向苏俄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掠夺性条件,布尔什维克党中央被迫接受了德方的条件,签订了布列斯特合约,退出了战争,赢得了喘息时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维持“一球两制”的和平发展局面。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有相互敌视和“斗争”的一面,但是也有相互利用和“同一”的一面。首先,资本主义国家离不开苏俄。其原因一是,战后欧洲乃至世界经济的恢复以及帝国主义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动机,促使资本主义列强要求发展、调整和扩大同俄国的贸易。二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促使他们与苏俄建立经济关系。比如,美国和日本为争夺在东亚及太平洋的利益存在尖锐矛盾,列宁判断,美日战争不可避免。美国同苏俄签订堪察加租让合同的动机,就是“万一发生对日战争,美国想在亚洲有一个基地”。其次,苏俄也离不开外国资本主义。其原因一是,这是学习和利用外国资本主义以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7](P167)通过吸引外资以及利用租让制、兴办合营公司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发展生产力。二是,为了巩固工农联盟,国家必须给农民提供商品,形成工农之间正常的商品流转关系。但是,国家从哪里弄来商品呢?列宁指出,必须动用黄金储备、通过对外贸易去购买消费品。

正是从以上两个角度来看问题,列宁才说:“俄国需要同资产阶级国家做生意。另一方面,各国资产阶级政府也很清楚,没有俄国,欧洲的经济生活就不可能调整好。”[8](P156)可见,苏俄及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都需要和平共处的国际环境。

3.各民族互相平等,不能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9](P163)就是说,各民族不分大小、强弱、贫富,在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都是彼此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没有整齐划一的固定发展模式。要互相尊重,取长补短,和平相处,独立自主,不能搞大党、大国主义。他明确指示,“共产主义是不能用暴力来灌输的……必须预计到其他国家发展的一切阶段,决不要从莫斯科发号施令”,[10](P147)要尊重各国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尊重各国人民自己的历史选择,不能把自己的具体发展模式强加于人。

(三)私有制和阶级的存在必然导致战争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在其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必然导致国内战争,而随着阶级斗争、民族矛盾等诸多因素的此消彼长,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特别是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帝国主义为了瓜分和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地区霸权,其所支配的资产阶级政府就必然挑起战争,或以武力相威胁。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帝国主义战争是绝对不可避免的”。[11](P326)资本主义(特别是帝国主义)是战争的孪生兄弟,帝国主义是导致战争的最危险因素和主要原因,“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论断并没有过时。列宁指出,“不消灭阶级,不建立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消灭战争”。[12](P322)邓小平对此问题的看法与列宁一脉相承,他说:“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个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对外奉行和平外交政策。”[13](P627)

由此可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客观要求和平发展。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列宁在俄国践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再到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无可辩驳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战争,和平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国家走向共产主义唯一可行的发展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

二、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仅因为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更为重要的在于我们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孕育和滋养,在于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水乳交融,珠联璧合。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一)中国自古以来就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

儒家经典《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洪秀全想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大同世界。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康有为写的《大同书》,认为大同之制是人类公理,实现大同必须破除国界、级界、种界、形界、家界、产界等“九界”。孙中山多次用大同理想阐释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他认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从以上这些思想可以看出,中国自古以来追求的就是天下的太平和世界的和谐、和平、大同,岂为一己之私而侵略他国?

(二)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厚德载物、慈悲为怀

《论语·学而》云:“和为贵。”《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些思想表明中国人民追求的是和合、和气、和平、和谐、和睦。不但如此,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承载《易经》“厚德载物”的思想,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以及佛家文化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的思想,对曾经和正在给中国人民带来伤害的民族或国家,不咎既往,面向未来;即便不得已而自卫,也是心怀敬畏,战战兢兢。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中国人民历来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不穷兵黩武,不挥舞大棒,不张牙舞爪,不国强必霸(与老子讲的“不敢为天下先”相契合)。这些思想表明中华民族追求的是崇道修德、忍辱负重、慈悲为怀,互利共赢的价值理念。

(三)从世界观的高度看民族文化基因对国家发展道路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民族文化基因就是指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民族心理等诸多方面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并长期发挥作用的文化元素。这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西方有的国家在世界观上认为,宇宙有个主体、实体或主宰。他们自认为是上帝的子民,代表着公平正义对世界进行管理。他们挥舞着自由平等、“普世民主”和“普世价值”的大棒,充当世界警察,插手各国事务,妄图独霸全球。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没有争夺世界霸权的文化基因。总体说来,中华文化在世界观上认为,没有一个产生宇宙的主体、实体,没有一个造物主,世界更没有一个主宰。不但众生平等,而且各国在国家主权和人权上更是平等的。几千年来,这种主张和合、和平、平等、慈悲的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基因里根深蒂固,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一脉相承,怎么可能妄自尊大,独霸天下,威胁他国?怎么可能不走和平发展道路?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14](P36)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绝不会侵略他国、独霸全球、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

可见,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不是迫于外部环境所作出的无奈选择,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决定的。也就是说,中华民族自古及今从骨子里就是一个低调的民族,一个厚道的民族,一个不爱找别人麻烦、挑衅别人的民族。

三、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抉择

在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两种内生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从实际出发走和平发展道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抉择。

(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从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现实出发,选择了和平发展之路。其现实原因有:首先,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自上世纪爆发的民族民主革命以来,特别是苏东剧变之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大调整。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绝对地主宰国际事务,各国之间彼此制衡的因素在进一步增长。其次,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在科技革命的助推下,虽然“一球两制”的政治格局依然存在,但是经济上的“全球一村”已是不争之事实。各国经济彼此渗透,直接间接投资势头日益强劲,整个世界愈益成为一个彼此依存的命运共同体,成为抑制战争、维护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客观经济力量。再次,人类战争已经由冷兵器时代过渡到核武器时代,人类现在拥有的核武器足以毁灭地球若干次,一旦爆发核战争,各国必然是一损俱损,没有赢家。最后,各国面临许多人类共同的难题和挑战,需要通力合作才能予以解决。在面对全球发展不平衡、全球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霸权主义、恐怖主义、跨国有组织犯罪、重大传染性疾病、走私贩私、制售毒品、网络安全、金融危机等方面,各国单打独斗往往难以奏效。

(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寇的铁蹄践踏我神州大地,烧杀淫掠,无恶不作,中国人民受尽了屈辱和苦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亡种的危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蒙受了外国侵略和内部战乱的百年苦难,十分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最需要在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的发展不会通过对外侵略掠夺的方式来实现,不会把幸福建立在其他国家痛苦的基础之上,中国永远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而不是穷兵黩武的社会主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人民从心底发出的最强音和最睿智的现实选择。

当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不意味着我国在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等方面进行无原则的让步。同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侵略行径做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以斗争求和平、求发展,也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采取有力措施使和平发展道路落到实处

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不是一句空话,也不仅仅是一个良好的愿望,而是有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来保证我们走好这条道路。

1.从思想上牢固树立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上,武装的是和平发展的理念。另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中的崇尚和追求和平的传统美德,也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选择和平发展道路。中国致力于正确处理同包括美国等资本主义大国在内的一切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关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谋求共同发展。当然,对待不同类型(如第一、第二、第三世界)的国家,我们的外交策略也应该有所区别。

2.合作共赢是实现和平发展的现实途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3月24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表达的思想。合作共赢,就是要在以和平发展为共识的基础上,通过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达到各国的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没有和平的环境就不能发展,而没有合作共赢的发展是不可能长久的。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榜样。例如,我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以合作共赢为目的,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又如,众多国家积极加入中国倡议推动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显示出各方对于中国合作共赢理念的认同。

3.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的发展不是依靠对外扩张和掠夺的方法来补给现代化过程中资源能源的不足,而是依靠坚持和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特别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一,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公有经济主体地位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经济。通过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激发和释放社会活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第二,在经济发展方式上,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发展道路,调结构、拉内需、升品质,实现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发展的转变。第三,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第四,在国家治理方面,我国通过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确保党和国家事业的长治久安,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和平、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总之,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结果;是从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客观实际出发,深谙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作出的睿智选择;是在5000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下探索出来的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唯一可行的现实发展道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益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是对人类文明进步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9]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0]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1]列宁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2]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一九九五——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蔡亚志(1967-),男,河北沧州人,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和平道路发展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博弈·和平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期盼和平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