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建英 段红飚
试探如何走出境外发票管理误区
◆乐建英 段红飚
今天大数据平台信息实现共享,经济也随之高速发展,中国的个人、企业以及其他经济实体与外国的企业、经济实体合作越来越多,境外发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境外发票在财务核算中的规范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同时境外发票给企业、其他经济实体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在管理方面出现不可避免的误区。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境外发票的定义,特点,管理以及其常见的误区着手,进一步探讨并分析如何走出这个误区。
境外发票;发票管理;误区
1993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发票成为了一种人们从事一些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的收付款凭证,它在我国的经济生活和国家税款征收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具有法津效力的重要佐证和凭据。发票分为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专业发票,发票的种类又制约着它的使用范围。今天大数据平台信息实现了共享,经济也随之高速发展,中国的个人、企业以及其他经济实体与外国的企业、经济实体合作越来越多,境外发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境外发票在财务核算中的规范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甚至对于在我国一直处在“高大上”外企的经济利润,也直接给予了或大或小的冲击。然而,在现实的经济业务中不开发票、虚假境外发票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对税款征收的误解,及在境外发票管理上一些不合理、不妥当的措施,都是形成境外发票管理误区的重要原因,而这些误区给个人、企业和相关经济实体的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与不便。根据《发票管理办法》第三条的规定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2条的规定,我们对发票以及境外发票的使用做出了以下一系列的探讨,希望有助于使得境外发票的管理逐渐走出误区。
发票是一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收付款凭证,在经济业务活动中也体现了收付款凭证依据的作用。2007年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的《发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3条的规定指出,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项凭证。从发票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它是用来记录在经济活动中的业务往来,并且对税源有一定的监控作用,这也演化出了发票的两大基本法律功能。在使用其过程中,人们仅仅只注意到它是凭证的一种,全然没更深层次地运用其特点与职能,导致在现实生活中与法律上的意义,应用产生一定的偏差,境外发票更是如此,而人们对它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首先,对于境外发票,它和国内发票有一定的区别,同时也有自己的独特性,按照业务类型追其根源主要分为五大类:商业发票、银行发票、海关发票、领事发票、形式发票等。其中,形式发票也称预开发票或估价发票,是进口商为了向其本国当局申请进口许可证或请求核批外汇,在未成交之前,要求出口商将拟出售成交的商品名称、单价、规格等条件开立的一份参考性发票;商业发票是出口商于货物运出时开给进口商作为进货记账或结算货款和报关缴税的凭证。形式发票不是一种正式发票,不能用于托收和议付,它所列的单价等,也仅仅是进口商根据当时情况所作的估计,对双方都无最终的约束力,只是一种估价单,正式成交发货后还要另外重新缮制商业发票。
境外发票不同于国内发票,它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我们只有详细了解其特点,才能防患境外发票所带来的隐患,充分了解其风险的根源所在,才能更科学有效地找出走出其管理误区的方法。
境外发票具有复杂性。它可以按照地域,业务类型这两种界限来分类。按照地域分类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即发票的提供方和接收方属于相同的地区,只是企业的机构在国外;第二种即发票的提供方和接收方不在同一个地方,是集团或者公司的跨境贸易和劳务等活动。无论是哪种发票,在拟定发票都要注意发票必须符合当地国家或者地区的税法,模板也应一致。另外境外发票也可按照业务类型来分类,发票在内容上也比普通发票复杂,比如销售发票,商业发票,形式发票等,一般小额贸易国外客户是很少签正式出口合同的,形式发票往往就起着约定合同基本内容以实现交易的作用,所以有必要的话要将可能产生分歧的条款一一详列清楚,要买方签字确认条款,作为以后真正执行合同时的法律依据。如果是形式发票被利用来做信用证,信用证上的条款便应与形式发票上的一致,同时还应列明信用证的开证行名称和信用证号码。在有佣金折扣的交易中,还应在发票的总值中列明扣除佣金或折扣的若干百分比,最后,发票须有出口商正式签字方为有效。
境外发票具有特殊性。第一,在发票认定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6号)文件的规定,单位和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与纳税有关的发票或者凭证,税务机关在纳税审查时有疑义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公证机构或者注册会计师的确认证明,经税务机关审核认可后,方可作为记账核算的凭证。第二,在税款抵扣上,国外发票包含的税和中国的增值税没有任何关系,国外的发票不是国内的增值税的抵扣范围,不能抵税。但是借助我国进口增值税的税票可以用来抵扣进项税,如果企业是报关进口的货物,凭海关完税凭证抵税,如果企业是委托别人进口的货物,请对方开具税控增值税发票给企业抵扣,如果是委托别人报关,但是单位名称有企业的公司名称,企业也可以自己抵税。
现如今,国家实行的税收制度基本上是在1994年的税制改革下略微修改,仍沿用以前的管理制度,很难适应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国家经济社会环境的迅猛发展驱使着法制化进程的加快,网络信息的急剧发展,财政框架的逐步建立,税收征收率的提高。可税收制度发展的迟滞现象早已不能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境外发票的管理上更是如此。
出现境外发票管理上迟滞发展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对发票管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境外发票的清理检查工作不够到位;相较于国外的税法制度,税法环境不太乐观,没有很强的法制意识等原因。
境外发票管理中的常见误区有五大类:
第一、没有统一性导致演化出多种境外发票。对其认识也不够,在思想上不重视,管理方面力不从心,税收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得有些人钻空子,对其审核更是没有做到真实性和严谨性,管理层即使检查因有关税法条款不明确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第二、境外发票保管和归档不规范。发票的搜集,整理,归类并存档的这些工作十分重要。很多机构的境外发票不注重发票的归类和归档,这就使得在查阅的过程中对查阅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第三、境外发票业务没有严格按照财务规范的要求处理。有时企业为了提升业绩,没有清楚了解境外发票的正确操作步骤,随意开具和撤销发票,不做好账务处理,这使得在税务检查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
第四、对境外发票的审核程序不够严谨。一些业务人员会在没有经过财务部相关管理人员的同意擅自拟制发票,在发票上签字盖章,长此以往,会给企业和客户双方带来难以避免的经济风险。
第五、境外发票管理责任不明确。企业的一些境外机构未能意识到境外发票的重要性,甚至没有专门的财务部门来处理境外发票的业务往来,对于发票的管理流程没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境外发票的管理没有一定的秩序性。
为了改进境外发票不良管理的现象,企业应该根据一些发票相关的规章和准则,建立一套完整的境外发票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第一、有效改善发票的管理环境。集团企业可以建立一套详细而又完整的流程,其流程包括:申请发票,业务领导审批,审核发票,开具和打印发票,发票签字,发票盖章,财务记账,发票保管。在这些流程的运行中严格遵从《发票管理办法》的内容。
第二、对境外发票的开具,审核,签字和盖章等环节上,在细节上给予一定的改进措施,必须由相关的财务人员执行其过程。和普通发票一样,境外发票同样需要领导审批以保证业务的真实性,财务部也要认真确认发票金额上的数据,尤其在签字和盖章环节上谨防伪造,以确保企业对境外发票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建立完善的境外发票的信息管理系统。境外发票在使用之后都要归类并存档,但在归档之前必须保持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为查阅者方便查阅,同时也为境外发票的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与此同时,要专门设立境外发票的管理系统,且与财务部门有紧密的联系,这样才能发挥境外发票的有用性,引起人们对境外发票的关注。
境外发票虽和普通发票在释义和特点上有区别,但在用途和常见误区上有很多共同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去借鉴普通发票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来解决境外发票的问题。总之 ,我们要加强境外发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来完善境外发票管理措施。
[1]苏强.新税制背景下的企业增值税税务筹划及其风险防范.经济研究刊》,2010年第26期.
[2]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2011年全国注册税务师考试用书税法一.2011年全国注册税务师考试用书税法二.中国税务出版社,2011年.
[3]杨昌眴.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认定疑难问题的研究-虚开后以此骗取国家税款行.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3期.
[4]陆亚如.“营改增”试点企业如何进行增值税纳税筹划.财会研究,2013年第5期.
[5]黄海玲.企业增值税税务筹划研究与分析.财会研究,2013年第5期.
[6]潘新梁.“以票控税”的完善途径浅探.财会审计.2011年5月.
(作者单位:乐建英,武汉市农科院蔬菜科学研究所;段红飚,武汉市农科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