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杭
探析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制约因素与保障措施
◆王修杭
职业教育主要是为社会输送专业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对相关方面人才的需求,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企业的参与,企业在课程开发、专业建设、资金投入等多个方面都可以发挥其资源优势,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使校企双方优势互补,不仅有助于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还可以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但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过程中还存在着制约性因素,本文就对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制约性因素及保障措施进行探讨与分析。
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制约因素;保障措施
(一)现代企业教育制度不健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框架建立完成,现代企业的教育制度作为一种新型体制而建立,主要是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而建立的,具有较强的时代特性。具体来看,现代企业的教育制度主要是根据现代企业的发展目标及发展要求,从教学模式、教育理论、教学思想等与企业的运行机制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育体制,主要任务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但目前我国的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建立并不完善,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和起步阶段,企业内部并未形成完善的教育和培训制度,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主要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经营发展规模较小,难以独立承受员工培训费用,此外,企业内部员工流动性较大,缺乏岗位忠诚度,企业对员工的职业培训和终身发展规划缺乏积极性。
(二)企业缺乏参与驱动力。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呈快速增长的形势,但增长方式仍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劳动力素质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水平,企业对员工内在培训和教育工作缺乏动力。我国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劳动附加值较低,企业缺乏对人才的开发需求,从而削弱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一)建立补偿机制,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中建立补偿机制,征收企业培训和教育税,并严格规定当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企业需要承担培训和教育责任,而对于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则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来减少相关税收费用,或将税收返还给企业并用于职业教育培训中,让企业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去,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与此同时,国家加快出台关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相关税收减免政策,促使企业自觉履行自身义务和责任。
(二)完善企业的组织架构,增强企业约束机制。在对行业组织管理中,要增强对企业的约束加害者,政府鼓励建设行业组织团体,并赋予一定的法律地位,在政府积极引导下让组织团体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建立起职业院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为职业院校和企业推广校企合作成功经验及相关案例,并为政府积极提供相关政策咨询及建议,在行业内形成良好的氛围。此外,行业组织机构应对中小型企业的职业教育费用计息宁统筹规划,强化中小型企业的教育责任,通过企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社会化,维护企业利益,并加大对企业履行参与职业教育的义务监督力度。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并与职业院校建立校企合作的模式,不仅是职业院校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内部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的需要,并承担着一定的社会义务及责任。为了提高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度,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通过建立补偿机制的方式来促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力度,并对企业的组织架构进行不断完善,增强对企业的约束机制,促使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稳定发展。
[1]薛金水,劳汉生. 浅析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师傅深度参与的制约因素和保障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16,(01):117-118. [2017-08-18].
[2]殷志扬,程培堽,林德明.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分析——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J].中国农业教育,2012,(02):7-10+24. [2017-08-18].
项目名称:翠融珠宝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a陕西省宝石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b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珠宝学院 陕西西安712046)
王修杭 男,汉族,生于1980年1月,中共党员,山东济宁人,现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珠宝学院专职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配位化学、金属材料学及材料表面工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