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解读机制研究
——基于青少年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二维度分析

2017-03-07 15:47:55高中建别楠楠
湖北社会科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社会化定义青少年

高中建,别楠楠

(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河南新乡 453007)

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解读机制研究
——基于青少年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二维度分析

高中建,别楠楠

(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河南新乡 453007)

在青少年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我们假设必然会出现两种定义结果:相悖或相符,即青少年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二者之间的差异性与一致性——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自我认同危机以及社会转型过程中凸显的定义偏颇;一致性主要表现在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相一致,会出现二者都较高、较低以及都恰当的三种情况,而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公约失范导致二者不恰当地一致性也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化问题。基于此,应协助青少年构建积极的自我认同,科学引导社会定义,同时加大规制力度,减少社会误判,消减歧视与污名现象,增加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其在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都正确的情况下促成二者的一致性,最终促进青少年发展与社会进步。

社会化问题;解读机制;自我认同;社会定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矛盾叠加,价值观念多元,所有制结构调整,利益格局变动等等,打乱了以往社会化的固有内容和既定程序,加之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复杂的社会环境与不成熟的自我认知与思维,青少年容易产生自我认同危机,引发在转型社会中较为突出的社会化问题。青少年社会化发展问题亟待解决,意义重大。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上指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为将来承担社会角色、遵从社会规范,在社会及社会群体中不断学习、积极参与的人生重要转折期。他们出现各种社会化问题,虽然源于社会、学校、家庭、同辈群体、自身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其背后的解读机制却在起着释疑解惑作用。

一、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理论表达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一生是不断社会化的一生。在人与社会的双向互动过程中,青少年的人格得以形成和完善,社会的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青少年社会化的内容大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是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二是学习与内化社会规范;三是获得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四是培养良好的社会角色。而影响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四方面主要是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同时也受制于青少年自身的条件。

青少年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化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一是轻微社会化问题,指违反特定场合的特定管理规范,但对社会并无重要损害的行为,如旷课、逃学、考试作弊等;二是心理异化型社会化问题,指因精神疾病或心理变态导致的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三是自毁型社会化问题,指违反社会规范的自我毁坏或自我毁灭行为,如吸毒、酗酒、自杀等;四是道德型社会化问题,指违反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准则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会受到舆论谴责。还有一些严重社会化问题,包括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如何对这些社会化问题进行正确的解读是本文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机制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及其内部的结构、规律等。”①来源自《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六版。简单地说,机制就是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通过这样的相互作用形成相应的功能和效率。青少年如何产生社会化问题,从青少年自身行为来看,是对社会化问题生发机制的阐释,是从内向外的分析;而解读机制是学者对青少年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这类社会化问题进行的社会解读,是从外向内的认知。本研究将对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解读划分为三个层次。对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物理事件本身(包括行为、思想认知等)进行浅层次的事实判断,这是人们认知青少年的基础,也是解读的第一个层次;青少年行为的各利益方(包括青少年个体、他人、社会)基于对整体事件的观察与判断,对事件背后的心理状况进行一定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这是第二层的解读;在各方价值判断中存在的差异性与一致性最终导致青少年的行为被视为是一种社会化问题,这是对青少年社会化问题最终层次的解读。对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三个层次的解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由此形成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解读机制。

本文对社会化问题的解读聚焦于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两个维度并予以交叉分析。在青少年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我们假设必然会出现两种定义结果:相悖或相符,即青少年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二者之间的差异性与一致性。差异性主要表现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认同危机以及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定义偏颇,而一致性主要表现为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二者相一致,但这样也会出现二者均高、均低两种异常情况,都会导致一定的社会化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各类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

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认同危机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青少年时期个体性器官趋于成熟,开始出现青春期性征,由此而带来很多生理上的困扰。心理层面,青少年在认知、情绪情感以及道德认识的发展方面都还不完善,同时他们承受来自外界环境的压力有增无减,这对其自我探索、发展潜能、树立人生价值观等产生阻力,挫折感强烈。在成长过程中,青少年不可避免地要通过社会比较来反思自我与他人的不同、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自我认同感危机是指青少年在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获得自我认同感而产生自我意识的混乱。青少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假定社会提供相对统一和稳定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一旦青少年遭遇自我认同危机,其自我认知与统一的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产生偏差不能及时化解而产生一定的偏离行为,被视为社会化问题。

(一)自我认同过低导致社会化参与程度不高。

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是个人依据自身经历而形成的反思性自我,这里反思性是超越了自我的,并且是超时空的、连续性的。[2]自我认同较低的青少年,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都比较低,对现实中的自己不满意却又无法改进,缺少获得认同体验的途径,在这样的意识引导下他们产生自我排斥,压抑自我的积极性,常伴随较多的自卑感、情绪消沉等心境,他们对自己的身份与角色认知可能产生质疑,觉得自身价值得不到完全实现。

1.自我放弃:同辈挤压后的归属感缺失。

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后,国家开放二孩政策,代表着二孩时代全面到来。但是随之而来也给家庭社会化带来一系列问题。以弗洛伊德和阿德勒为代表的早期精神分析流派心理学家认为,对于先出生的孩子来说,新生命的降生是一种压力,是儿童期一种重大的创伤经历,他们会体验到强烈的嫉妒,甚至是“手足之争”。人类是需要社会化的高级群居生物,同胞竞争有利于孩子以后更好地应对社会竞争,有同胞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着同胞间的分享、承让、理解和竞争。但是在原本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大孩对二孩的到来,会有一种有可能被父母“抛弃”的感受,伴随着父母的“忽略”,他们开始产生自我怀疑,感觉“被遗弃”,引发自我评价也不高,无法再像从前那样从父母那里获得认同体验,于是他们开始焦虑,出现情绪不稳,容易被激怒,产生冲动或退缩行为,严重者可能被诊断为一种儿童期的心理疾病。当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后,青少年便会产生一种误区,就是自己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没有归属感,不被团体所接纳,社会功能受损。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对儿童乃至青年社会化的影响是很全面的,如果不对大孩进行情感疏导,帮助其重新建立自我认同找回存在感,那这种焦虑变成一种普遍性的存在,那么二孩政策放开后会由此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行为,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发展。

2.功能失调:抗压力差导致自我意识的混乱与偏差。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武汉大学开展了一项专门针对“90后”大学生的实证调研。该报告是中国高校对“90后”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较为权威的解读。报告表明,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后会产生自我怀疑,自我认同降低,认知僵化,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72.3%的人表示自己心理会留有阴影,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放弃自我。这项调查从侧面反映出了青少年自我认同与问题行为的关联性。青少年阶段尤其是大学四年期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定型,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不成熟,正在经历着人生最激烈的情绪变化。大学生从小到大受到社会保护过多,很少面对挫折,具有自我控制能力弱、惧怕否定、内向、人际关系薄弱等特点,这一时期最易受外界的影响,一旦遇到挫折,自信心就会受到极大打击,一时间难以恢复,在自己反思的同时自我身份的主观性认知不高,他们的自我意识受创后存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脑海中原本构想的“理想我”与受挫后的“现实我”二者之间产生强烈的矛盾与冲突,而此时社会还是按照原有的标准来期待与认知他们,在这样的冲突之下,他们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出现误判,自我判断出现偏差,认为自己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放弃自我调整和改进的努力,导致产生偏激行为。有的大学生只是产生焦虑情绪,有的甚至产生自杀倾向。有的更是用吸毒、跳楼①参见中国青年网http://news.163.com/16/0218/14/BG46SHT700014AED.html等极端行为来逃避现实,最终造成自毁型的社会化问题。

(二)自我认同过高导致权利过分释放。

自我认同较高的青少年,他们往往过于自信,对自我做出较高的评价与认知,认为自己做的事情都是正确的,喜欢通过各种途径张扬个性、表达自我。青少年在这样的自我认知引导下所做出的行为,很容易产生社会化问题。

1.角色曲解:个性的过度张扬。

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经常会出现青少年对自己的角色评估过高,再加上认知差异,对于自己做出的一些不当行为,并不认为是问题化行为,比如高中生抽烟、染发、逃课等。由于青少年群体处于青春期,也是强烈的叛逆期,是从童年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经受了心理发展的种种困惑、矛盾和挑战,负有反抗心理,自身有特殊的认知与行为特征。从他们自身的认知方面来说,他们不认为自己做的这些事情是错误的,逃课是因为对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内容不喜欢,抽烟是因为对成人世界的一种向往,染发是要追求他们眼中的时尚与潮流,他们认为这些行为并没有危及任何人的利益,是对自我的一种表达与释放,是在自己的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正当行使自己权利的,是张扬个性的一种手段。正是由于他们的自我认同过高而导致了他们的行为违反了高中生的常态,这些非常态的行为被视为是轻微型的社会化问题。

2.后现代的过度追求:青年男女的“婚姻推迟”。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变化,青年婚姻推迟现象已经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剩男剩女”的共性特征是初婚年龄的推迟。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显示,我国人口平均初婚年龄从1990年的22.79岁上升到2010年的24.85岁,同期男性和女性初婚年龄分别从23.57岁和22.02岁提高到25.86岁和23.89岁。婚姻梯度理论指出现代适婚青年婚姻推迟现象除了出生性别比偏高等其他归因以外,青年自我认知因素很大,强调个人主观偏好——太挑。[3](p4-12)学者张翼指出,在同一阶层内部女性的“上迁婚”的影响下,女性认为自己更可能嫁给比自己学历和社会阶层地位稍高的男性,同时她们认为自己有能力与之配对。[4](p50-53)即使社会评论家尖锐地批判了“高富帅”与“白富美”现象,但绝大多数人的婚姻实践却遵循了这一基本的社会准则。这些日渐固化的选择性障碍严重影响了青年一代的婚配倾向。

个体的自我认同具有阶段性特征,每个时期个体自我认同会产生变化,形成不同的社会化问题。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归属和爱的需要是高层次的需求,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人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心理需要的重要支撑。群体归属感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所属群体以及在群体交往过程中的情感与心理,它也是一个人社会意义的体现。从青少年自身入手,规避社会化问题,以及对于已经产生的行为进行矫治,需要协助其构建积极的自我认同。

三、转型变革过程中的社会定义偏颇

青少年不仅仅是年龄与生理的象征,也是一种精神状态的体现,是生物、社会、历史、价值的综合体,更是一个时代与社会的象征。青少年的社会定义,是基于其阶段性特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展开的,并不只是突出社会性,还包括社会对青少年的认知、评价与期待,与自我认同相对应而存在。[5]我国目前正处于加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经历着社会形态方面的更替,在这样一种变革中,当社会对青少年群体的认知与期待有失偏颇,青少年的行为也很容易被社会大众视为社会化问题。

(一)社会定义过低导致社会失范。

1.缺乏社会支持:社会分层引发行为越轨。

社会对于青少年群体的定义是朝气蓬勃、乐观积极向上,但是有一些个体并非是社会所期望看到的景象,比如中国每年18~34岁人群死亡案例中,自杀是其中最大的死因,超过了车祸、疾病等,最典型的是新生代农民工自杀。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早早辍学打工,步入社会,但是依旧处于社会最底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报告,当人们遇到困难时,他们最愿意求助的对象正是那些最有可能向他们提供支持的社会关系,构成一种工具性支持。然而这样一个青少年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他们背井离乡,人际关系缺乏,家境贫寒,社会很容易用有色眼镜随意给它们贴上标签,而他们最需要的是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是社会给与他们的认可。可是他们的努力不被尊重,整日劳动却依旧获取不到高质量的生活,社会对他们的评价不高,也缺乏相应的工具性支持。这种情况使他们产生矛盾心理,最终导致自杀等极端事件,形成特殊群体的行为越轨。

2.舆论导向偏颇:重压下的无力抗争。

社会舆论具有强烈实践意向的表层集合意识,是“多数人”整体知觉和共同意志的外化。不恰当的社会舆论会导致青少年产生对社会的不信任感,对其形成一种强烈的社会压迫。

在网上引发热论的“孙墨扬跳楼事件”引起了社会大众对同性恋群体的热议。随着时代变化,人们对同性恋现象的认识依然带有明显的不客观性,往往用少数污点事件概括整个同性恋社会。同时,社会对于青年婚姻的状态是异性婚姻,源自从古至今的伦理纲常,大众普遍给予的是对异性恋的接受与对同性恋的排斥。社会对青年婚恋观的普遍认知是男女正常交往后确定恋爱关系,如果超出大众对他们的期待的行为,就会被认为是变态、越轨行为,就会被施压。这种矛盾产生的压力无时无刻地不在向大众宣传同性恋行为的不可取。绝大多数和同性恋者接触的“直人”对他们的存在还是不能真正接受并理解,与他们的交流也仅限于一般性的接触上,所以只有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真正理解。许多同性恋者背负的压力不仅来自家人,更来自周遭人群乃至整个社会。某种程度上,无论是同性恋者本身还是反对他们的家人,都是社会歧视下的受害者,在这样的社会压力下,很容易产生社会化问题。

(二)社会定义偏高导致个体发展受限。

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同样会因为社会对青少年的认知与期待较高而导致青少年的一些行为形成社会化问题。网上流传的“女大学生不堪就业压力,留下十万字日记”事件引起轰动。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使得“大学生”这一称号的含金量大打折扣,现在大学生比比皆是,就业率低。社会结构与社会体制的转变致使社会文化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社会以二十年前的大学生来对比如今的大学生,认为以他们的高学历毕业后理所应当地能找到“金饭碗”。但事实并非如此,经济形势的严峻和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导致就业困难,这些矛盾和冲突使处于即将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无所适从,他们极易处于价值真空、规范缺乏的尴尬境地。价值迷失和个性混乱,使得这些大学生中的一部分人失去了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轻则导致感觉苦闷、精神紧张的心理异化型社会化问题,重则导致自我毁灭的悲剧行为。

四、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的一致性思考

青少年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二者之间的冲突,体现着人与社会互动中的矛盾存在,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必然经历,更是社会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只有解决了矛盾,二者才能达到所追求的同一性,青少年的自身价值和社会功能才能有效发挥,青少年和社会才能和谐健康发展。而二者所要达到的一致性同样分为三种情况,即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和社会定义都偏低、自我认同和社会定义都偏高、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二者都恰当且一致。前两种一致的情况同样会引发社会问题,我们最终追求的是在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都恰当的情况下,达到二者的一致性。

(一)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公约失范。

青年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都较高的情况下导致的社会化问题,以“文革”时期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引起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垦荒的热潮,中央大力支持,社会高度认可,同时青年认为自己可以在广阔的天地大有所为,发展自我,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各种社会化问题,这一时期被称为“自1949年建国至今最动荡不安的灾难性阶段”。[6]而当青年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都比较低的情况下,他们的某些行为也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国内青年政治参与意识不强一部分原因也是由此导致。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经济、社会重视工资收入,由于大环境大背景影响,加之青年本身的就业困境等,这样双重影响下最终导致青年的政治素质提升受阻。鉴于此,应在青少年持有恰当准确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的前提下,致力于追求二者的统一性,才能规避问题行为,最终促进社会发展。

(二)青少年恰当一致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的构建路径。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多数情况下是在社会交往中进行的,是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的观察、模仿进行的。有效地规避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离不开学校与家庭教育,学校教师的引导、家庭父母行为的示范,以及教育内容的均衡性与方式的灵活性。

首先,针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自我认同危机,需要引导青少年构建积极的自我认同。在青春期排除迷惘,需要充分的自我表达、自我反省以及社会交往,在此基础上,学校老师和家长应该协助其在表达、反省与交往中建立起自我认同。其次,针对转型社会中的定义偏颇,需要引导科学的社会定义,营造良性的社会氛围。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扬与教育的同时,对整个社会认知进行有效的引导,防止社会对青少年的一些行为贴上标签,给他们带来污名化和歧视的社会后果。同时,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亚群体共识”,同辈群体在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对同辈群体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有助于青少年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督促,促进其社会化的发展。对青少年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进行有效的科学引导,最终形成青少年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的恰当性与一致性,有利于青少年摆正心态,正视自我,提升自我,更好的应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加快解决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化问题,最终促进其健康成长。

[1]习近平.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更好发展[DB/EL].http://news.xinhuanet. com/politics/2015-08/25/c_1116368834.htm.

[2][英]吉登斯.现代性的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3]宋健,王记文.中国青年的婚姻状态与主观幸福感[J].中国青年研究,2016,(09).

[4]张翼.单身未婚:“剩女”和“剩男”问题分析报告——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3,(04).

[5]冯欠欠.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3.

[6]刘青峰.文化大革命:史实与研究[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 张豫

C913.5

A

1003-8477(2017)07-0189-05

高中建(1962—),男,博士,河南师范大学教授,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重点学科社会学带头人;别楠楠(1991—),女,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0后新生代社会认同建构与社会建设参与研究”(09BSH019);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生代农民工收入状况与消费行为研究”(ZN02);2014年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费支持课题“建构与导向:青年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研究——基于青年的偏差行为的分析”;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任务研究项目(2015-SZK-042)。

猜你喜欢
社会化定义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少先队活动(2021年5期)2021-07-22 08:59:48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14
成功的定义
山东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25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学习月刊(2015年7期)2015-07-09 03:55:00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当代修辞学(2014年3期)2014-01-21 02:30:44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中国火炬(2013年1期)2013-07-24 14:20:18
山的定义
公务员文萃(2013年5期)2013-03-11 16: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