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1.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2.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郑州 450044)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现代社会治理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培育探究
刘颖1,2
(1.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2.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郑州 45004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培育是应对新的伟大斗争的现实要求,是凝聚人民意志和力量,应对社会思潮斗争和破解文化空心难题的必要举措。现代社会治理从突出人民主体地位、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培育提供了路径可能。依托社会治理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府的服务性,围绕中心开展文化宣传,注重道德与法治的支撑共建,以社会综合教育和基层组织自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培育。
现代社会治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核心。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社会治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鲜明的价值导向。以社会治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化培育,对于引导人民应对意识形态挑战,坚定理想信念,维持社会安定团结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准备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文化建设领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培育是落实落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迫切要求,有利于团结一致、汇聚共识,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思想战斗力。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培育是凝聚人民意志和力量的必然举措。
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评判的观点和信念系统的总和,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1](p163)十八大以来,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和总结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在价值层面的集中表达,是中国人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精神内核。“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集中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习近平同志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方面”。[1](p163)在全社会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本途径,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任务。通过开展有效的价值引导,以多种方式灌输传播给个人,进而内化为群体和个人的思想意识,外化为符合社会价值取向并为普遍遵循的行为范式,最终形成凝聚力。
基层群众来自于社会行业的方方面面,直接体现一线劳动者的利益需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和凝练的社会土壤,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成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获得人民广泛情感认同,并趋于实践追随的价值观。因此,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考虑基层人员数量多、职业分散、教育背景和社会经历差异大等实际状况,充分发挥社会治理在组织秩序、制度规范、法律保障等层面的多重特性,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由国家政策宣讲、专家学者解读,转化为企业文化、村镇文化、城市精神,引导普通百姓从懂内容、知荣辱到辨曲直、践于行。即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知识领悟到主动接受,从情感认知到行为落实的客体主体化过程。
(二)统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培育是应对社会思潮斗争的现实需要。
较之传统意识形态斗争集中于西方文化对青年群体在娱乐、饮食、科技等行为方式的渐进渗透,近年来国内出现的分裂势力炮制重大恐怖事件、香港占领中环事件、山东招远邪教分子杀人案件等再一次向人们敲响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主导意识形态的警钟。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不断变换方式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攻击,尤其是利用互联网的便捷资讯,对我国思想活跃、经济状况欠佳的青年群体进行文化侵蚀。他们诋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戏谑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攻击中国改革,肆意渲染夸大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经济增速放缓及各种民生现象,妄图使中国人淹没于“社会主义不行、中国执政党不行”的谎言漩涡。
当前高校校园传教信教人数增幅加快,少数国外政客打着宗教的幌子干扰中国事务、个别外企羞辱中国员工、部分党员干部崇洋媚外、信仰动摇等现象时有发生,应引起人们的思想意识警觉。在广大群众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及时恰当地讲清中国国情,阐明国人应有的自立自强,自信自觉。开展核心价值观的基层培育实践有利于群众把价值观念中的国家、社会层面与个人的工作、生活承接连贯起来,既心怀理想、忠于国家,又脚踏实地、自足本职;有利于把普通民众的利益需求同一般广泛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拉近核心价值观同现实生活的关系;有利于引导群众不再仅仅局限于职业发展、工作薪资等具体事宜,初步培养一定的政治鉴别力、大局利益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通百姓思想的交流与对接。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信仰健康发展、引领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引领少数民族地区安定和谐、引领不同年龄群体客观理性看待国家发展等等。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的认可程度,实现核心价值观的衔接教育,亟待整合个人、政府、社会力量,依托社会治理的统筹规划、优化分析。
(三)补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培育是破解文化空心难题的价值指向。
当前社会思想多元化和价值取向多样化相互交织,现实和虚拟世界中正负两极力量角逐。一方面,“感动中国人物”、“最美乡村教师”、“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文明家庭”等先进事迹让人们体会到坚强、友善的力量,感受到高尚的人格魅力与浓厚的家风家教;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在第一时间饱览世间万象,产生道德选择困惑。重大社会恶性事件让人唏嘘反思,“孩子扶摔倒老人反被讹”、“罗尔事件”、“校园欺凌”等现象的发生暴露出人们严重的信任危机及浮躁的功利心态,个别社会成员以利己主义至上的原则撕裂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礼信、和合”观念。让基层百姓“信什么,怎么信”成为摆在执政者面前一道不可回避的难题。除了继承优良的乡风习俗,推广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以外,发掘社会治理的制度功用将为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培育带来新思路。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组织有序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活动,颁布了《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系列党内法规,充分彰显着国家完善顶层设计与加大分层管理相结合的治理理念。习近平同志指出“‘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要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努力使道德体系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衔接、相协调、相促进”。[2](p1)抓住基层群众开展道德风尚教育和法治教育的共有特点,增强社会治理的有效性,通过制度建设破解文化空心难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民广泛认可的价值取向和法治维度。以履行道德责任,遵守法律底线,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达的意义庄严感和价值归属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创新社会治理,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现代社会治理以党政为核心,实现为民服务的合作治理,是为实现公共目的,跨公共、私人、公民团体的,公共政策制定和管理的过程。[3](p1-30)现代社会治理模式下,一方面集合人民智慧,培养人民政治意识、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党政功能的有效发挥、行政部门的尽职履责,对于基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一)为民治理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培育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培育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和主体价值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4](p320)“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5](p347)人是生产力系统中最具决定的因素、同时也是最能动和最革命的因素。通过有效的社会引导形式,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取得社会正效应的前提。从价值的一般关系分析,价值具有属人性,价值的最终享有者与受益者正是人自身。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化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人这一发展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的主体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是否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判断一个社会是否拥有完善体制和终极关怀的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因而,在当前面临利益复杂化和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下,国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民众,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优势、实践例证等内在吸引力,增进社会群体对于主导价值观的理论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主要目的在于谋求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6](p5)人民是社会治理的参与主体,现代社会治理着力培养人民的参与意识,实现由“治理客体”到“治理主体”的转变,为社会发展献言献策,与政府共同推动治理进程。如各地探索的合作共治、基层自治等社会治理方式,对于激发普通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锻炼协作、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推广作用。社区矫正、乡村治理、院落政治等典型案例,来自于一线群众的集体智慧,更具现实性和操作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站稳人民立场,做好基层工作。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提供了主导人民参与,回应人民诉求,为民治理谋福的新模式,能够调动民众参与合作治理的主动性。
(二)服务型政府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培育的关键机制。
社会治理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诸行为者,通过平等的合作型伙伴关系,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7](p26)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政府大致经过了传统统治型、近代发展型治理、当代服务型三种治理模式,其职能也在由过去的合法性向公共性转变。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理念由过去的“政府本位”转变为“社会本位”,做到“不越位不错位”,确保政府管控社会的观念让位于主导、服务社会的观念。政府开始放低身架,懂得尊重,学会平等对待合作对象和管理客体;善于放权,鼓励最广泛的公民参与,积极营造民众最主动的、最自觉的参与精神。这些内容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关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中均得到体现。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改革,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应对社会风险,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巨大考验,也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价值层面的重大契机。有效厘清政府职能、捋顺管理体制、推进政务公开、优化基层管理体制、特别是在涉及民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时,切中要害妥善整治等等,直接决定着基层自治组织的服务效率、服务成效,关乎群众对于社会“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的直观判断。政府是公共利益代表者,公平正义维护者,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才是社会管理的终极目标。[8](p103)政府只有通过服务治理模式坚决克服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用相应的制度保障鼓励民众有序和有效参与,才能获得下一步改革的动力;增强社会活力,才能尽力破除改革进程中遭遇的各种不理解、不配合。服务型政府治理要妥善处理国家、政府、公众的关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完善社会管理,维护人民利益,从而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使基层群众体会国家富强带来的国家荣誉感、公平正义带来的社会和谐感,敢于“挺直腰板”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三)从严治党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培育提供良好契机。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发挥着核心领导作用。坚持党的领导、能够确保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方向、集中整合多方资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实现国家治理的跨越式发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是确保社会治理走向“善治”的基础条件,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效应是基层群众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直接的比照对象。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陆续颁布了系列党内规章制度,要求全体党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以党章为遵循、严守党规党纪。系列教育活动促使党员坚定了理想信念,强化为民宗旨、提升执政能力,提高党性修养,进一步锤炼了正确的学习观、历史观、调查观等等。
对于执政党而言,权力治理国家的效用是有限的,思想文化的力量是无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属于党员文化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开展具体工作的行动指南。现代社会治理注重顶层设计,以党政“掌舵”,社会“划桨”的合作治理模式,广开思路、从宏观层面和微观视角理解和把握社会治理事务。社会治理者应以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引领者的姿态客观看待群众提出的建议与问题,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切实把握民生,解决百姓问题。以共产党员的诚信友善、党组织的协调引导,积极鼓励公众参与,营造社会的公平正义环境,努力实现公众和政府的良性互动。以实在的公民权利、共享的治理成果增进民众对于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现代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社会组织及个人都承担着重要职能。社会治理的根本立足点在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培育的实施过程。
(一)以政府的公共性和政党的服务性引导核心价值观的基层培育。
政府的公共性要求政府获得公共性的享有程度与其需要在相同程度上提供相当的公共服务水平一致,即政府的价值由其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质量决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由历史和人民选择的,“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充分体现了执政党的服务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因而,政府应统合社会力量倾听心声、把握基层,对群众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际认知作深入了解,不仅在理论上主动宣传核心价值观,而且在实际中分析部分人不信、不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原因。用“群众路线”的观点,调查研究群众真正需要什么,打算怎么学习,如何验证学习成效等实际问题。在实施主体方面,国家公职人员及领导干部应提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能动性,做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政府将“善治”理念运用到社会治理中,一方面要认真履行政治服务和公共管理职责,解决本辖区的经济社会事务,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司法透明;另一方面,要创新社会管理形式,以“网络微格”细化管理任务,分清党政职责。合理看待干部“潜绩”和“显绩”的关系,让人民群众来当政府治理成效的评判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民为本的服务方向,政府深刻思考社会治理“为谁而治”、“治什么”、“怎么治”等基本问题,才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培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提升至充分认识文化自信力量,进而与社会成员一起,推动治理工作。基层群众参与范围广,人民获得感强,自然就会加深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感的认同和对党的执政能力的肯定,提高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动性。
(二)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文化宣传开展核心价值观的基层培育。
迎接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意识形态领域弘扬主旋律,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发展。我国文化事业整体蓬勃发展,但部分粗俗、媚俗文化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暴露出少数社会个体在心智上的不成熟,思想上的偏激极端。另一方面,社会舆论、新闻媒体的失真报道,求新猎奇心理也造就了时下盛行的快餐消费文化。“揭露—批判—再揭露—再批判”俨然成为部分社会群体惯有的文化思维模,这种“模式”衍生出了现实社会、网络空间中的“吐槽”大军,他们在没有搞清楚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就着急下结论并予以批判。“对什么都看不惯,却又提不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这一“文化野蛮生态”正在消解着年轻一代的时代责任和历史担当。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它对人的影响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号召基层群众参与社会治理,需要廓清大是大非,以正能量鼓舞、感染群众,促进文化服务群众与开展群众教育引导的相互结合。
文化治理要把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制度服务”的大局方向,一方面要集思广益,充分听取基层建议。另一方面,文化宣传要鉴伪存真,掌握思想舆论主动权,不落入西方治理陷阱。在文化宣传上,要客观真实报道,公正审慎传播,合理合法评价。针对网络文化治理,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9](p1)我国先后通过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下一步将加快制定互联网信息系列法律制度。从实现中国网络强国目标,到深化国际合作、让互联网造福人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思想在网络舆场中发挥主导性力量的新表现,是文化治理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生动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才能激浊扬清,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头脑,见行动。目前基层文化治理活动中的政务微博、媒体微博成为政府组织开展政务管理、互动交流的媒介窗口。官方主题网站、公共服务APP、微信推送平台与地方推出的“出彩中国人”、“中国梦想秀”等节目交相辉映,赢得群众共鸣,是以文化治理推进核心价值观基层教育的范例。
(三)以道德和法治作用的相互支撑保障核心价值观的基层培育。
现代社会治理体制要求既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又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10](p528)完善法治,也是欧美国家成功推介本国核心价值观的成功经验,他们不仅从政策上制定促进教育,强化公民教育的长远规划,还积极推动“自由、平等、人权”进宪法,并在相关司法实践中贯穿核心价值观思想。[11](p46)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特点,也是党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习近平同志强调:“法律法规要树立鲜明的道德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同时“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2](p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了全体人民价值取向的最大公约数,是社会崇德向善的具体表现,能够引导人民规范自身行为。社会法治要把广泛为社会认可的道德规范提升为法律法规,同时,司法部门通过健全法制,对失德者严厉惩处,也能够促进社会形成整体向善的良好氛围。通过道德要求和法律规定的贯穿融合,有利于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自觉,真正实现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两条腿”走路。
政府管理机构要形成信息公开和权利自我规制的良好配合,把权力清单和权力运行紧密集合起来,让群众清楚政府都为百姓做了哪些实事。通过社会评议的方式,使基层群众能够找到与公权力的契合点,认可政府管理的有效性。司法检察机关要“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体制”,[12](p170)推动法治运行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要素的实现。当前“金钱至上,逆反伦常”是引发违法事件的普遍动因,社会中知法犯法、执法不严不公的状况时有发生。司法行政如何既合法入理,又惩恶扬善,激发群众弘扬民族美德、尊崇法律秩序的自觉意识,值得社会治理者深刻反思。一方面,我们应认可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逐步性和阶段性;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让制度的配套与改革供给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和权威,规避“法不责众”现象的发生,让德育与法治双管齐下。以执法司法队伍的严格、公正执法和普通群众的自觉守法、护法,共同捍卫社会主义法治的尊严和价值体系不可磨灭的核心精神。
(四)以社会综合教育和基层组织自治落实核心价值观的基层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培育必须以人的个体发展为路径,以人的能力发展为动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综合教育,打造过硬价值观。重心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高个人价值素养。通过家庭教育中父母言传身教的耳濡目染,学校教育中教师的系统教授,社会教育中丰富的实践锻炼等,最终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体化培育的目的,即帮助大众形成核心价值人格,实现自我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培育要积极依托社会组织,如鼓励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企业等力量参加治理事务,使社会组织在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能够更好地发挥助推经济、繁荣文化、满足多层次服务需求的作用。同时,要围绕基层自治开展社区民主自治、农村社会治理社区化、村民自治等新型探索。[13](p18)在完善治理制度公开、治理协商监督、治理责任明确的基础上,帮助基层群众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实现治理主体的权力制衡。党和政府要进一步畅通民众参与渠道,结合当地实际,细致部署人民“想参与、能参与、常参与”的治理活动。通过社会治理实践,促进基层群众辨识美丑善恶、是非曲直,进而有效化解社会潜在矛盾。社会治理者要引导群众面对焦点舆情,以理性的姿态不跟风、不冒进,有自己的客观判断;要善于依靠群众的力量,积极鼓励具有文化自觉的组织群体以高度的时代使命感、社会责任感、道德正义感,发挥主人翁精神,感染周边的人行动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集聚主体能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由个体掌握、理论宣传,转变为群体接纳,民众践行。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6-12-11.
[3]Kirk Emerson,etal.AnIntegrativeFrameworkor-Collaborative Governance[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Advanced Access, 2011.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乔耀章.从“治理社会”到社会治理的历史新穿越——中国特色社会治理要论:容国家治理政府治理于社会治理之中[J].学术界,2014,(10).
[7]李传军.管理主义的终结——服务型政府兴起的历史与逻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龚维斌,龚春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
[9]习近平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强调: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N].人民日报,2016-04-20.
[10]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1]潘玉腾.欧美国家推进社会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经验及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1,(2).
[12]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3]魏礼群.创新社会治理案例选·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 张豫
D616
A
1003-8477(2017)07-0183-06
刘颖(1982—),女,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讲师。
教育部社科司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习近平的管党治党思想研究”(17JFZX033);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治理经验及教育启示”(2016S0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