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魏源的道德哲学思想

2017-03-07 15:47胡乐凯
湖北社会科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道德哲学魏源道德修养

胡乐凯

(武汉大学哲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人文视野·哲学

论魏源的道德哲学思想

胡乐凯

(武汉大学哲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魏源除了主张“开眼看世界”之外,也注重主体的道德修养。在知行关系中,魏源非常重视行,并提倡在修身中要谦虚,多为“受攻之玉”,少为“攻玉之石”。应淡泊宁静,以“复其心”,实现心中之诚。魏源道德修养论在对行的重视以求知的过程中,这个行又同时改造了客观外部世界,重视躬行与儒家的内圣到外王的路线是一致的。他提出的谦的修养态度以及“复心”的理论,在儒家的道德修养论中是很有特色的,但也存在时代条件下的局限性。

知行;复心;谦虚;魏源;躬行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晚清著名的思想家与社会改革家。他主张“开眼看世界”,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他编纂的时代巨著《海国图志》是中国近代首部由国人编写的系统百科全书,为我们展开了当时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地理、宗教、文化、历史、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壮丽画卷。他不但提倡积极认识外部世界,同时也注重通过一系列的工夫进行主体内在的道德修养,这就是他的道德哲学思想。

道德哲学也称为伦理学,它是从理论层面建构起来的一种指导行为的法则体系,其中涉及道德意识现象、道德活动现象以及道德规范现象,包括道德最高原则、道德评价标准、道德教育和修养以及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等方面。中国传统的道德哲学在最终价值目标上追求“天人合一”,同时具有重视道德实践、以理制欲和重义轻利的特点。魏源的道德哲学在这些方面都有所建树,他特别重视知行关系中行的意义,强调要设身处地以笃行,反对肤浅的泛讲记问之学;要保持谦虚之心,做到内心高洁而外在谦卑;要保持淡泊宁静,通过克制最微小的欲望以期能复其心中之诚。魏源的哲学思想与经世实学思想已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而对于其道德哲学方面还没有多少学者对其进行系统探讨。总的说来,魏源的道德哲学思想虽然有所涉及,但还不是十分全面,本文力图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一、“设身处地”——魏源对行的重视

知行问题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问题。宋明理学家讨论知行关系始自程颐。他说:“故人力行,先须要知。非特行难,知亦难也”。[1](p187)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2](p148)而王守仁提出了知行合一,他说:“知之真切笃行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3](p161)王守仁最后是把知行统一于知。而魏源在知行观提出知行并重的基础上要重视力行,提出要在敬的基础上开展知与行。魏源说:“‘致广大而尽精微’此敬以致知,而精义之学备焉;‘极高明而道中庸’此敬以笃行,而集义之事全焉。‘温故而知新’,此专言‘道问学’中之致知;‘敦厚以崇礼’,此专言‘道问学’中之笃行。”[4](p102)“道问学”包括致知和笃行两方面,能致知则可以精义入神,能笃行则能集义建功。进德要通过行来实现,只闻义理而不化为行,则义理只是梦幻泡影。魏源说:“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4](p7)理论上的学富五车,不如实践上的亲自躬行,没有不先力行而能成就德性的,不能贵耳贱目,仅仅听信耳食之谈而不注重躬行调查。魏源提出了与程颐截然相反的知行观。陆王心学以虚静养心近于禅,程朱理学以泛讲而求知,虽稍胜一筹,也是支离的,但最后都归于空寂而已。只重知而忽略行,这与孔子的辙迹是相背离的。通常所说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一种致知之道,但如果没有力行一番,就会使经过这样多环节掌握的知识变得不牢固,在知识输出时,极容易产生混淆、舛误。《礼记》提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5](p521)程颢亦“以记诵博识为玩物丧志”。[1](p60)通过一般的泛讲记问而得到的知识,没有经过体察、参验,是非常肤浅的,这样的知识有如鹦鹉学舌,不是真才实学,不能轻易地传授于人。而只有经过躬行的环节,亲身体察,知识才可以获得完整的输出,准确的应用,才能有自己的心得,最终获得实践证实的真知。多闻多识好比是多积累药材,知道如何搭配以对症下药进行实际运用,这就是行了。孔子无时不怀着一种道德情感,在事上磨练,在事上体悟,指点为仁,从来没有泛讲以明仁,而是通过一种道德实践来探索仁的真谛。圣人可以彻底地践行,众人与贤人也应践行不已,重视道德实践。重视力行以求知的过程中,这个行又同时改造了客观外部世界,这不知不觉中就成就了经济、事功与政事等等,重视躬行也是与儒家的内圣到外王的路线是一致的。

二、甘为“受攻之玉”

(一)对谦虚的重视。谦虚在道德修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能培养人们的卓越品格,修身中要虚己以受。魏源说:“竹萌能破坚土,不旬日而等身;荷蕖生水中,一昼夜可长数寸;皆以中虚也。故虚空之力,能持天载地。土让水,水让火,火让风,愈虚则力愈大。”[4](p9)《易传》的谦卦《象上传》就提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6](p83)君子要取法地中有山的蕴意,内心高洁而外在谦卑。谦虚是修成德性的一种功夫。越是有德性则越是厚重平稳,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7](p61)真正有内涵的君子是不会夸夸其谈的,就如明目若只看到自己,则不能远视千里。真正的“德厚者”是没有骄盈之色的,就如厚重的钟磬可以发出浑厚从容的声音,不要像宝石那般炫耀,不自矜、虚怀若谷并拥有质朴如石的品格才能彰明自己的德性。

(二)逆境中的锻炼。人要多为受攻之玉,而要少为“攻玉之石”。以受攻的过程来说,也可看作是在逆境中锻炼成长。世人多“专为攻玉之石而不为受攻之玉,专为磨镜之药而不为受磨之镜,专为锻金之冶而不为受锻之金”,[4](p10)这对内在修养十分有害,要多为“受攻之玉”,少为“攻玉之石”,才能获得德性的提升。君子也要在逆境中锻炼成长。孟子早就提出“动心忍性”,[10](p378)张载提出“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8](p191)这些都是突出逆境对人心性修养的意义,它是上天锻炼你的方式。雨露护佑着荆棘不说明它有恩,只能是助长着荆棘的肆意生长,以致妨碍到人们的行走,人们才将其芟除而去。上天让君子获得不幸,不是要伤害他,而是要成就他。“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9](p561)逆境不是天要消灭他,而是通过磨难成就他,使他的性格变得坚韧。诸如西汉的韩信、匡衡,东晋与唐朝的高僧法显与玄奘,北宋的范仲淹等等,无不是从逆境中成长起来,圣人可以不经过事上磨练就可成就,而一般人要经过事上磨练才能铸就圣贤品格。

三、“复心”、淡泊、“有耻”与礼义忠诚

(一)“复心”。中国哲学重视直觉、体悟,以使天理可以明于心。魏源认为学道不在“形逆”,而在“复心”,而“复心”又是和中国哲学重视直觉、体悟的传统分不开的。魏源说:“常人畏学道,畏其与形逆也。逆身之偷而使重,逆目之冶而使暗,逆口之荡而使默,逆肝肾之横佚而使平,逆心之机械而使朴,无事不与形逆,矫之,强之,拂之,阏之,其不终败者几希矣。”[4](p11)通过外在的规则礼法使耳目心口受到约束,德性很难在主体内部树立起来。而只有主体愿意修身养性,知道德性的可贵,则自然知道该如何行为处事,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1](p14)

(二)淡泊无欲。在道德修养中,淡泊宁静、恬然无欲至关重要。魏源说:“不苦行险,不知居易之乐也;不苦嗜欲,不知淡泊之乐也;不苦驰骛,不知收敛之乐也;不苦争竞,不知恬退之乐也;不苦憧扰,不知宁静之乐也。”[4](p25)心中有物,则会逐于物而心被扰乱,一味地为求得满足嗜欲,则“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11](p261)如果是“无所不至”,有可能就丧身灭家甚至亡国。人心不著于物,则能虚明、静定,体会到真正的淡泊之乐。放纵嗜欲,如同行于危险之地,这是真正的痛苦,而淡泊无欲,则如同居于安宅,何苦之有?外部的欲望产生是有特定原因的,常常有一个肇端。中心有主,则邪不干正,自然平安无事,和乐安祥。当然,克制欲念亦非易事,如同人的心中有一个精灵与一个恶魔,欲为善时,就有恶魔出来阻挠,欲为不善时,又有精灵提醒他生起羞恶之心。这其实只是心中交战的表现。只有持守心志,使气恒定不乱,才能进德明道。

最微小的不合理的欲望不加以控制,不加惩治之功,最后会如江河奔流而不能收拾,全体皆会崩溃。奢侈一开端,享受的欲望就会越来越大。要确保天君之心居于其所,外欲和内欲都要加以惩治。魏源说:“圣人以心为君,以身为城,以五官为臣,故外欲不入谓之关,内欲不出谓之扃,终身泰然而不知物之可营,未有天君不居其所而能基道凝道者也。”[4](p27)心应处于一种主宰的地位,不应受到外物及自身主观错误所役使,莫要因外在欲望等原因变得堕落,进而失去自我,迷失航向。他说:“不知孔子言无我,非无欲之极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寡欲之谓也;‘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无欲之谓也。彼以寡欲为足,无欲为非者,何足以臧乎?”[4](p11)要寡欲,寡而又寡以致于无欲,无欲是道德修养中的一项基本要求和素质。对于愤怒和好名,同样要加以克制。欲望包括“忿”,因为愤怒根源于人的好勇、好斗与好货色,亦须克服。圣人养心的关键是要无忿懥,不好名利。名虽然不是利,但它和利有相关性。常人要不能戒掉好货、好色之心,这是趋于利;学道的人多是好名,这也显示内在的不足。而这些都是要戒除掉的。不要执着自我、我见,个人认为利是好的,名是好的,就把这当成永恒追求目标,那就是沉溺于欲望之中了。“若是,为士则必循名而荒德,为庶人则必侈末而耗本,为国家者则必至饰外而上虚内”,[12](p77)所以魏源说:“暴实之木根必伤,掘藏之家必有殃。非其利勿有也,非其功者勿居也,非其名者勿受也。”[4](p76)追求外部的虚荣必然会损害根本;不可飞扬跋扈,不能贪婪妄想,要知晓名利是心的尘垢。只有除掉心的尘垢,以达至“独知独觉”,进至“大知大觉”。本心光明,则不必刻意地谈诚与敬,而诚与敬自现其前;不必谈性与天道,而性与天道自会彰显无碍。

(三)“有耻”之心。人不但应摒除财色之心,还要轻视权势,甚至舍生取义。而只做到前面一点,而忽视后面两点,只是因为失去了“有耻”之心而已。魏源说:“马融之附梁冀,弹李固。绛帷女乐为之与?潘岳之附贾谧,陷愍、怀,园林丝竹为之与?”[4](p63)东汉的大儒马融与西晋的文士潘岳都不能完全摒除女乐与丝竹之乐,可见这些事物对他们的诱惑力。做到廉洁只是士人的小节而已,而能轻财色只是实现其清静本心的必要条件。因为不贪财色者中也有贪恋权势的人如公孙弘、王衍、王敦等,也有不贪恋权势却惜身如命的如冯道、谯周等,“是以但轻财色为有廉,并轻权势为有耻;辞受取予不苟为有廉,进退出处不苟为有耻。孔孟之学,言耻不言廉,有以夫!”[4](p63)有所为是积极去做,有所不为是有些行为根本不去做。如果是做了这些本来不应该做的,应该感到耻辱。如五代时期,冯道五朝为官,如同旅店对待客人一样对待君王,只知明哲保身而已,他早已失去为臣之义,即使材智过人、足以容身,也是不足称道的,这是最大的无耻。

(四)礼义忠诚。魏源认为,应通过礼义忠信,惩治欲望。他说:“刑以坊淫,庶人之事也;命以坊欲,士大夫之事也;礼以坊德,圣贤自治之学也。”[4](p45)还要通过向内心探索追求的道德修养,保持住天君神明。体悟真诚纯一,心体澄净明朗,无欲望的干扰,如同虚静的心室变得纯白光亮。又要如处理渐流渐浊之水那样,要果断而敏捷地施加澄治之功,使水恢复本来的清静明澈。但对于愚顽之人,要对其施以教与化。言教可以格愚人,而要能感格顽人则要通过化,化是不言之教。化是发自心灵之诚的,以“善气”对待别人,人自然不会骄傲;以“静气”对待别人,人自然不好聒噪;正气充满,自然邪不干正。德化之诚可以感动外物,学不可躐等而至于仓猝,要由“积学”、“积诚”而达到。《中庸》上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5](p773)非常细微的欲望都要阻止其萌生,这种要求看似不高,但它是通向《中庸》所说的至诚境界中的极其重要的一步。别人所不见的“冥冥”更能反映一个人的节操。魏源说:“显以赞王化,密以佐君子,慎独之功于冥冥,故曰‘不以昭昭申节,不以冥冥墮行’”[4](p77)真正有节操的人并不在光天化日下故意表现节操,也不因在“冥冥”之中而失去其“慎独”的功夫。在“冥冥”之中未能做到慎独而强使自己“昭昭申节”是不可取的,而慎独是至诚的表现。通过至诚与勇猛精进以及不懈的积累,这些细微的举动可以最终成就大仁大德。

圣人在上,人们就能习见习闻,而深深地涵泳于圣人的教化之中。用诗书文学来教化人民,民风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化,如同草木随着四时变化而转化一样灵验。要以诗书礼乐开启人民的向慕之心,用这些来教化人民与劝诫训谕相比会有事半功倍的奇效。

四、涵养与致知的结合

道德与知识的关系是中国道德哲学中受到重视的问题。《易传》则有“仰以观于人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6](p361)重视由仰观俯察而明理。智与仁是孔子的理想人格的基本特征。他说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11](p217)“下学而上达”是由知识的路数出发,进而体悟天道义理。《中庸》也是同时重视涵养与知识两向进路的。王守仁认为:“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3](p168)但他的致知,主要倾向是致其心中的天赋知识,而轻视向外部世界追求知识以成德的可能性。

魏源主张道德修养中应立志学圣人的涵养与做笃实君子的致知相结合,不得已去其一的话,则宁愿从下学做起。涵养与致知在道德修养中都是不可少的。一方面,要重视涵养,君子不要执着于小善,而要具有成为圣人的志向。要以仁为前提,还要兼顾下学的功夫,从言谈举止、处事应酬中做起。通过下学,可以使人明白道是不可须臾离的。不是“生而知之”的圣人,则要通过下学的积累,要从洒扫应对的小事开始践行,不要经虚涉旷、空谈心性,不能有躐等之弊。对于知识,闻知后还要付诸道德践履,不能行其所学以有所成就,则此知非真知。道德践履不能一定保证成圣,但以能成为圣人为目标,则此道德践履就获得了重大意义。下学穷理,应付事物以明道可以陶冶人的心、性、德。在魏源看来,在持守圣人之志的前提下,还要有知识的讲习积累,身体力行。《论语》早就提出了学与思的结合,只学不思不会有收获,只思不学则不会进步,在学的基础上深思才能有所得。《中庸》提出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5](p789)只有把持养心志与应物处世相结合,才是真正的学问。他又讲致知,又讲涵养,尤其重视力行为基础的致知功夫。所以,他反对虚谈心性的“狂士”忽略致知的功夫,又反对泛泛的讲论而无身体力行,把道德论的问题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仁是天地的心,要好好对其进行培植护理。魏源说:“谷种曰仁,实函斯活。仁者天地之心也,天生一人,即赋以此种子之仁,油然勃然不容已于方寸。故一粒之仁,可繁衍化育,成千百万亿之会于无穷,横六合,亘古今,无有乎不同,无有乎或变者也。”[4](p30)天在赋予此人以仁之后,仁就成为其固有的东西,并具有一种活力,能“不容已于方寸”,化育流行而不息。种子有生生之德性,而此德没有实现,就如同种子最终未能成熟,这是因为有荑稗的侵夺。同样,没有修养成就德性亦是因为没有除去各种戕害仁的各种稗草。要如尽地力、及时利用雨露并亹亹于人事去培护种子那样培养仁的品性,否则难以获得广博厚重、光明盛大的德性。魏源从古代豪杰治世中看出,有行事可及但名望不可及的现象:“同恩而使人感,同威而使人畏,同功而其名独震,同位而其势独崇,此必有出于事业名位之外者矣。有德望,有才望,有清望。”[4](p53)事业名位之外必有德性为基础,而有了德性的事功才能显发出耀眼的光芒,而成就这些事功的人就是有“德望”的人,如魏源所列出的晏子、柳下惠、霍光、谢安、高允等人,而管仲、子产、乐毅、姚崇等则是有才望的人,只重视外在事功而已。他们各有所长,可以护卫社稷,而德臣可以辅弼君主。虽然他们有功于天下,但如果得罪了万世之人,后人亦将责之,而“付波、诸葛征蛮之功,非史册所无,而铜柱、铜鼓必传之二公以为神;昌黎、子瞻海外之谪,非有异政,而潮阳、琼岛至今崇之以成俗。其人既争光日月,虽所至无功者,世亦以此功之”。[4](p71)所以,君子能在为政中正其大本,平时以信立身,自然受到后世的敬仰。而这或多或少又突出了涵养的重要地位。总的来说,在涵养与致知的关系中,魏源注重从下学做起,成就道德后也不废弃涵养之功,涵养与致知是并行而不悖的。

五、魏源道德哲学思想的特色与局限性

通过主体的道德实践,可以“复心”并明其心之本体。魏源提出的“复心”不排除躬行实践,他兼重知识与涵养,这和程颐的“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有诸多相似,即用能“复心”的“敬”,又重视能致知的躬行实践。所“复”的心之本体不但有内在而超越的特性,而且要求主体要在现实经验世界进行格物穷理和自我升进的道德实践,此外他还强调重行的知行理论,这是对中国传统知行观进一步的丰富,还通过包含行的浅显的事实现象指出了行的优先行,强调了躬行实践的重要性,并且通过类比把谦虚的本质以及对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充分点明出来。中国哲学一向重视直觉、体悟,而魏源的“复心”的修养途径和这种传统也是一致的,是对中国哲学重直觉、体悟的精神的一种发扬。虽然他有行而后知的唯物主义思想成份,也批评过圣人生而知之的观点。可当他讲到理性思维的作用时,却又不自主地夸大心的大知大觉与独知独觉,最上归于先验的唯心论,而强调“复心”这种直觉体悟的方式。他提出的寡欲以及无欲的修养论是对先秦以来的“养心寡欲”、“惩忿窒欲”以及“以理治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的“有耻”的修养方法也是独辟蹊径,可以说是独具慧眼。在涵养与致知的关系中,魏源注重从下学做起,成就道德后也不排除涵养之功。总的说来,魏源的道德修养理论有其独到的地方,但一定程度上只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重复,具有一定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意识,是封建地主阶级意志的表现,存在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消极因素。

[1]程颐,程颢.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王阳明.传习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4]魏源.魏源集[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

[5]王文锦.礼记译解[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

[6]郭彧.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饶尚宽.老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8]周贇.正蒙全译[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9]司马迁.史记[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8.

[10]刘兆伟.孟子译评[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

[11]邹憬.论语译注[M].上海:三联书店,2012.

[12]魏源.老子本义[M].长沙:岳麓书社,2011.

责任编辑 高思新

B252

A

1003-8477(2017)07-0099-05

胡乐凯(1980—),男,武汉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道德哲学魏源道德修养
一致的平等主义者:康德种族理论与道德哲学关系辨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论魏源早期理学思想及其转变
论环境伦理学的两种探究模式
康德道德哲学中正当优先于善的三种形式——一项以罗尔斯为参照的研究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谈康德道德哲学的现实意蕴
漫画
林则徐、魏源的海防战略思想是消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