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华 练小华 谢益根
(1.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南昌330045;2.上犹县油石动物防疫检疫站上犹341201 3.上犹县梅水动物防疫检疫站上犹341213)
浅谈饲料中铅的概况
王仁华11练小华22谢益根33
(1.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南昌330045;2.上犹县油石动物防疫检疫站上犹341201 3.上犹县梅水动物防疫检疫站上犹341213)
本文简要介绍了铅的理化性质,饲料中铅的来源和含量标准,检测方法及防治措施。
饲料检测;重金属元素;铅
铅是一种对动物和人体具有毒害作用的重金属元素,具有代谢蓄积性,动物和人体少量接触就会引起蓄积性铅中毒,从而影响健康。本文简要概述了铅对动物生长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以期对生产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铅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Pb,原子序数为82,原子量为207.2。铅质地柔软,抗张强度小,是一种有延伸性的低熔点高沸点的金属元素。所有稳定的化学元素中,铅是原子序数最高的,也是质量最大的,在然界中存在4种稳定同位素和20多种放射性同位素。空气中的H2O、O2和CO2很容易把金属铅氧化,使铅表面生成灰黑色的氧化铅,所以大部分时候铅呈现灰色。且这层氧化铅会形成一层致密的薄膜,防止将内部的铅氧化,所以铅不容易被腐蚀。
铅在动物饲料中是一种有毒有害的成分,如果动物摄入铅含量超标,铅会在体内积蓄,损害畜禽的健康,然后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的健康。铅含量超标带来的危害的具体表现有:对神经系统起作用,出现神经衰弱和中毒性多发神经炎;引起贫血,并影响凝血过程;损害肾脏,而且也会损害免疫系统等[1]。
饲料中铅的来源主要有:①自然存在。饲料原料中固有的含量;②环境污染。如铅蓄电池乱扔造成土壤中铅污染,汽车尾气造成大气中铅污染,有色金属的冶炼过程中造成铅对环境的污染;③人为污染。在饲料生产过程中添加微量元素锌时可能带来铅污染,因为在自然界中,锌、铅、镉是共生矿,锌源中常伴有铅污染。
铅属于有毒有害微量元素,在饲料中的含量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否则对动物的健康会带来不利影响。根据国家出台的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1),不同种类饲料中铅的含量标准有不同的限制。铅含量在骨粉、鱼粉、石粉中应该低于10 mg∕kg,在猪、鸡、鸭配合饲料中铅含量不超过5 mg∕kg。另外饲料卫生标准还规定了铅在配合料中要不超过5 mg∕kg,在磷酸氢钙中铅含量不超过30 mg∕kg,复合预混料中铅含量应该低于40 mg∕kg。
首先应该从源头控制污染,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其次,需强化饲料安全监督和检验工作,加强质量管理,并进一步完善饲料安全检测体系[2];优化加工工艺,制止表面镀铅等重金属元素的机械的使用,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机械在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酸性添加物添加的顺序,同时要使添加物中强酸和弱酸的比例降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强饲料和畜禽产品安全宣传和教育[3]。
检测饲料中铅含量的方法有很多,较为常见的主要有示波极谱法、双硫腙萃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示波极谱法是用阴极射线示波器观察和记录的方法。目前,使用的主要方法有直流法、单扫描和微分脉冲法。直流极谱法的分辨率比较低,难以确定不可逆极谱波的物质;单扫描极谱法没有被广泛推广应用,因为它对不可逆极谱波物质的灵敏度较低;脉冲极谱法灵敏度高,分辨率好,但是它多用于有机物的分析,对饲料中铅含量的测定效果不太理想,许多工作者一般都不用此法。
双硫腙萃取分光光度法是测定铅含量的方法当中最好的萃取分光光度法,它的原理是在pH为8~9的弱碱性溶液中,Pb2+与双硫腙分子反应生成可被氯仿萃取的粉红色双硫腙盐,接着在510nm波长下进行分光光度测定,根据相关关系求出铅的含量。该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一定的抗干扰性,可是操作环节太过繁琐,并且共存元素造成的干扰要完全排除掉非常困难,这种干扰可能导致铅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同时双硫腙萃取分中主要使用铅掩蔽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氰化物,这种氰化物容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增加了实验带来的二次污染风险[4]。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是根据气态的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对其原子共振辐射产生强烈的吸收作用而建立的。和前两种方法比较,其选择性好,准确度高,操作简易,分析速度快且共存组分不干扰或很少干扰,是测定微量铅的首选方法。
铅是一种对动物和人体具有毒害作用的重金属元素,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逐渐加剧,动物摄入铅的概率也逐渐加大,从而威胁人的健康。因此,对于饲料中铅的监控显得极为重要。
[1]何进,黄逸红.饲料中铅镉含量超标的危害与对策[J].饲料博览,2006(5):45-47.
[2]郭洁,张海荣.饲料添加剂中重金属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杂志,2006,29(6):98-103.
[3]高克强.警惕矿物添加剂中镉铅超标对猪的危害[J].广西畜牧兽医,2000,16(4):23-24.
[4]贾奎寿.催化光度法测定微量硒消除干扰离子的研究[J].光谱实验室,2002,18(4):437-440.
S816.17
A
1008-6137(2017)03-0020-02
2017-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