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晓晖,赵金萍,邵艳梅*
(1.河北医科大学社科部,河北 石家庄 050017;2.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052)
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宏观政策差异性研究
戴晓晖1,赵金萍1,邵艳梅2*
(1.河北医科大学社科部,河北 石家庄 050017;2.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052)
本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对比了京津冀三地在医疗卫生政策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京津冀协同发展;宏观卫生政策;差异研究
2004年国家发改委《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正式启动,河北省首次被纳入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的范畴,2010年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2014年该规划正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在此过程中,京津冀在交通、生态环保以及产业升级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方面也显现出良好态势。京津冀三地的各级医院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人才培养以及技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较规划出台前显著增强。
但是也应清醒的认识到,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还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京津冀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在分布上极不均衡,医疗资源非均质分布明显,医疗卫生协同发展的程度较低。为了加强京津冀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的协同发展,厘清京津冀医疗卫生宏观政策的差异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是进一步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的基础。
从资源结构上看,京津冀三地人均卫生总费用不同。根据卫计委相关年份的统计年鉴可知[1],河北省卫生投入相对不足,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较低,人均卫生总费用显著低于京津两地。从资源配置上看,京津冀三地差异显著。在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量、每千人口平均病床数量以及每万人拥有三甲医院的数量看,河北省相对于京津地区也大大偏低。
在京津地区,公共卫生问题愈来愈引起重视,并相应增加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但河北省仍仅执行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没有增加任何项目。
在基本卫生服务人均补助金上,北京45元,天津40元,而河北为30元。在新农合筹资标准上,北京地区人均筹资标准为680元,天津地区为580~1130元,河北省为340元。相比京津地区,河北省各项标准明显偏低。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用于防治出生缺陷的政府投入方面,京津两地经费充足,免费项目较多,而河北省绝大部分地区没有专项经费投入,只有石家庄、秦皇岛等部分市县有相关的经费投入。二是用于妇女保健的政府投入。
京津两地安排专项资金,免费为已婚适龄妇女定期进行妇科疾病普查。河北省利用中央资金,每年为40余万名农村妇女进行“两癌”检查;城镇参保职工则定期由医保基金安排体检。
北京医师申请多点执业只须满足中级职称条件,在第一、第二执业地点和执业范围上基本不受限制,而河北省医师选择多点执业所受限制较多,除了具备中级职称且有5年工作经历外,第一执业地点必须是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外的医疗机构,第二第三执业地点必须是上级医疗机构到下级申请,或是同级医疗机构之间进行申请。
另外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政策方面,京津冀三地也有不同。总的来说,河北与京津两地相比,不仅在卫生资源结构、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另外在公共卫生、农村卫生服务、妇幼保健以及医疗机构管理方面与其他两地的差距也很显著。
由于京津冀分属三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体现在具体政策上的巨大差异使京津冀三地很难做出统一的发展规划,经过上文的对比可以明晰,在卫生政策方面京津冀三地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弥合必然要涉及政策的重新规划和调整。
在京津冀整体区域中,京津两地的综合实力强,河北较弱。这种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直接后果导致在整个区域内,落后地区缺乏引进、吸收并且消化发达地区领先的管理制度以及诸如技术、资本等必要生产要素的能力。与此同时,落后地区自身的限制也使发达地区的能量很难有效的传递出来。
河北燕郊距北京核心城区仅30多公里的路程,在此居住并在北京工作的人数众多。对于这些在燕郊居住的北京患者来说,异地就诊报销成为他们就医中的最大障碍,因异地报销的手续冗繁,周期较长,报销比例较本地医保偏低等问题,在燕郊居住的居民返回北京就诊成为常态,这样不仅增加了北京各级医院的工作负担,同时也导致燕郊医疗资源利用率偏低。因此,医保异地报销系统不统一,是导致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直接原因之一,反过来也更加凸显各地卫生政策的差异。
从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配置来看,京津两地在资金、信息及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显著。因此,京津地区在医疗卫生发展中占据有利位置,而河北在各种生产要素的占有方面严重匮乏,劣势尽显。在此基础上三地卫生政策必然出现明显的差异。
通过以上对京津冀医疗卫生政策差异的分析,河北省应立足河北省情,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
河北省应与京津两地在物资统调、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合理统筹和政策部署,以确保京津冀三地在卫生政策方面能够协调统一,并且在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方面与京津两地互补共赢。
河北省应凭借本省优势,转变观念,在京津冀卫生协同一体化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输出。同时,积极发挥市场的力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对符合条件的机构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减免,以促进社会办医疗健康发展,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促进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
河北省应努力搭建引进人才的合作平台,借此实现河北省与京津两地的人才流动,整合现有的人力资源,进一步完善医疗专家服务体系。适当放开对人才流动的控制,鼓励医师跨区域多点执业[2]。
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公益性,对此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以保证基本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公平高效的供给。要不断强化地方财政的支撑作用,确保医疗卫生保障的支出在总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稳步增长,发挥政府在医疗投入以及医疗保障中的主导作用。
河北省各级医院应加强与京津地区医院的合作,如引进京津医院在河北省建立分支机构,设立合资医院等。同时,在河北省各级市、县分别建立集保健与临床功能与一体的高水平妇幼健康机构,通过加强妇幼保健基础设施配置,为群众免费提供婚前保健,孕前保健,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妇女病筛查,进而推进京津冀妇幼保健健康服务均质化。
在公共卫生领域,实现信息互通,以共同应对跨区域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此外,加快推进京津冀三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相认,信息互联互通的进程,在此基础上逐步完成京津冀医保互通的工作[3]。
[1] 卫计委.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9-2013年.
[2] 京津冀三地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2017.
[3] 卫计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2014.
R-1
A
ISSN.2095-8242.2017.069.13656.02
本文系2016年河北省社科规划办人文社科课题:《大数据背景下京津冀医药卫生协同发展宏观政策研究》(HB16SH035)的研究成果。
邵艳梅
本文编辑:吴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