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海杰
(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赤峰市肿瘤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就难治性2型糖尿病而言,引起该种糖料病的生理机制主要是胰岛β细胞的功能性逐渐衰竭,导致无法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胰岛素,也不能对肝糖原的分解进行抑制,最终导致胰岛α细胞大量分泌胰高血糖素,同时,也加重了肝糖原的输出[1]。为此,本文则从我院选取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了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从我院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47.2±4.6)岁;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7.5±4.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进行对比。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地特胰岛素的皮下注射,一般将0.2 U/(kg·d)作为起始剂量,并采用降血糖药物,每三天进行一次剂量的调整。而在观察组中,则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的皮下注射治疗,其中门冬胰岛素为3毫升,利拉鲁肽为0.6毫克,在进行一周的治疗后,将利拉鲁肽的剂量调整为1.2毫克。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6周[2]。
统计学分析数据结果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的均数采用±s表示,检验采用t进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并采用x2来进行检验。当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 P G、2 h P P G、H b A 1 c、B M I分别为(6.2 7±0.4 1)m m o l/L、(8.7 4±0.8 3)m m o l/L、(6.7 6±0.4 1)%、(26.07±4.96)kg/m2,对照组患者的指标分别为(6.64±0.49)mmol/L、(9.03±1.01)mmol/L、(6.90±0.39)%、(28.50±4.88)kg/m2,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是一种伴随患者一生且与患者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疾病,其发病率较高,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而引起该种糖尿病的生理机制主要是胰岛β细胞的功能性逐渐衰竭,导致无法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胰岛素,也不能对肝糖原的分解进行抑制,最终导致胰岛α细胞大量分泌胰高血糖素,同时,也加重了肝糖原的输出。为此,在面对糖尿病时,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过去,通常会采用二甲双胍以及磺酰脲类药物进行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却难以对HbA1c进行长期有效的控制。另外,虽然进行长期的胰岛素注射可以起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作用,但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合理应用,避免低血糖的情况发生[3]。
利拉鲁肽作为一种受体激动剂,即促进了胰岛素的分泌,而且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进行了抑制。利拉鲁肽和胰岛素的治疗效果具有相似性,但利拉鲁肽可以对胃肠蠕动进行延缓,并且也可降低葡萄糖的吸收[4]。同时,利拉鲁肽还可降低低血糖波动的幅度,相应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最终起到对患者体重进行控制的作用[5]。
综上所述,在难治性2型糖尿病中应用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不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而且对血糖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1] 李荣茂,凌服富.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03):112-113.
[2] 李德龙.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1):189.
[3] 毛培军,李桂玲,等.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6):1578-1581.
[4] 吴晓丹.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11):70-71.
[5] 刘 绿,王秋月.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对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