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匀波
(贵州省荔波县人民医院,贵州 黔南 558400)
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胃部和十二指肠,患者一般具有一个长期的病变过程[1]。通过对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不难发现胃酸分泌过多进而导致对消化道黏膜的侵蚀作用是主要因素。本文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据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得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除幽门螺杆菌,在此基础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得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21~74岁,平均年龄(45.7±5.4)岁;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在22~71岁,平均年龄(47.7±5.2)岁。两组患者经过检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性溃疡,同时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为阳性。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具体方法为泮托拉唑口服,每次40 mg,每天两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具体方法为阿莫西林口服,每次两粒,每天两次;甲硝唑口服,每次0.4 g,每天两次。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四周的治疗,并实施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查。
将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级别,依次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如胃痛、反酸、消化不良等完全消失、饮食恢复正常、内镜检查结果显示消化性溃疡愈合、黏膜症状消失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饮食得到有效改善、内镜检查结果显示溃疡初步愈合达到一半以上为有效,患者各项症状无变化或者恶化、内镜检查结果显示溃疡面积无变化或者加大为无效。
本次研究数据全部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分别是97.4%、9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分别是83.7%、66.4%,观察组无论是治疗总有效率还是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病部位是胃部和十二指肠,在胃溃疡或者十二指肠溃疡形成的过程中胃液的作用非常关键[2]。针对消化性溃疡的研究可知其发病机制相对复杂,具体发病因素包括胃酸分泌、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饮食习惯、个人体质等[3]。研究人员通过对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存在幽门螺杆菌粘附的上皮细胞容易出现绒毛减少的症状,而且细胞之间的连接往往丧失并发生肿胀,细胞内部粘液颗粒基本消失,这些病变无疑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为了进一步揭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消化性溃疡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本次研究针对60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根据随机分组法得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并针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疗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根除幽门螺杆菌,具体方法为阿莫西林口服,每次两粒,每天两次;甲硝唑口服,每次0.4 g,每天两次,在此基础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分别是97.4%、9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分别是83.7%、66.4%,观察组无论是治疗总有效率还是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充分说明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清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可以减少复发概率,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1] 张武汉,罗雪兵,马爱霞.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21):7-8.
[2] 王 敏.培菲康辅助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27(10):1187-1189.
[3] 薛彦萍.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