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蕴,段 姝
《渊鉴类函·巧艺部·绘画》史料探微
薛 蕴1,段 姝2
(1. 渤海大学图书馆,辽宁锦州 121013;2. 葫芦岛市绥中县西甸子镇中心小学,辽宁葫芦岛 125205)
《渊鉴类函》是清朝康熙年间张英等奉敕编纂的一部综合性类书,该书《巧艺部·画》属于重要的绘画文献。解析《渊鉴类函》的文献结构,揭示《巧艺部·画》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可为研究唐、宋以及明嘉靖时期典故、辞藻提供重要依据。
渊鉴类函;巧艺部;文献;绘画
《渊鉴类函》,类书。清张英、王士祯等奉康熙帝之命编撰,成书于康熙四十年(1701)[1]。该书是一部以《唐类涵》为基础,博采《太平御览》等十七部类书及“二十一史”有关资料和明嘉靖前稗编材料增补而成的官修综合性类书[2]。
《渊鉴类函》,450卷,目录4卷,分为天、岁时、地、帝王、后妃、储宫、帝戚、设官、封爵、政术、礼仪、乐、文学、武功、边塞、人、释教、道、灵异、方术、巧艺、京邑、州郡、居处、产业、火、珍宝等部。部下再分小类,共2 536个小类。每类又各分五项内容,一为释名、总论、沿革;二为典故;三为对偶;四为摘句;五为诗文[3]。
《渊鉴类函》所有的引文都注明了出处,凡见于《唐类函》者,前面标“原”字,续增者前面标“增”字。“原”、“增”二字均为黑地白文,非常醒目。其版本有: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内府刻本,乾隆四十三年(1778)武英殿刻古香斋袖珍本,同治、光绪年间南海孔氏三十有三万卷堂重刻古香斋本,光绪九年(1883)上海点石斋石印本,光绪十三年(1887)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1916年上海同文图书馆影印本,1932年上海扫叶山房影印同文本,1985年北京中国书店影印1887年同文书局石印本[4]。
《渊鉴类函》的绘画史料见于《渊鉴类函·巧艺部》之“画类”,由“释名、总论、沿革”和“典故”“对偶”“摘句”“诗文”五个部分构成,以“诗文”为主。
(一)释名、总论、沿革
《渊鉴类函·巧艺部·绘画》中的释名、总论、沿革部分,首先列出《释名》《说文》《尔雅》中关于“画”的训诂,然后是经、史、子、集文献中对“画”的记载。如:增《广雅》曰:“画类也。”尔雅曰:“画,形也。”考工记曰:“设色之工谓之画。”《说文》曰:“画,畛也。象田畛畔所以画也。”《释名》曰:“画挂也,以彩色挂象物也。”原《淮南子》曰:“宋画无冶,甚为微妙,尧舜之圣,不能及也。”《论衡》曰:“人好观图画,夫所画者古之死人也,见死人之面,孰与观其言行?古昔之遗文、竹帛之所载灿然,岂徒墙壁之画哉?”
(二)典故
典故,即文章中引用的古代文献中的故事或语句。《渊鉴类函·巧艺部·绘画》中典故部分按时代先后顺序排列,收录了《太平御览》《说苑》《拾遗记》《三齐记》史记》《汉书》《东观汉记》等文献中有关“画”的典故,如:原《抱朴子》曰:卫协张黑有画工之名。《韩子》曰: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画孰最难者?”对曰:“狗马最难”。“孰最易?”曰:“鬼魅最易。”狗马,人所知也,旦暮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无形者不可观,故易。增《韩子》曰:客有为周君画筴者,三年而成。与髹筴者同状。周君大怒,画筴者曰:筑十版之墙,凿八尺之牖,而以日始出时,加之其上而观。周君为之,望见其状,尽成龙蛇、禽兽、车马、万物之状具备。周君大悦。此画筴之功,非不微难也,然其用与素髹筴同。
(三)对偶
对偶,即构句精炼、辞藻美丽的对偶句。《渊鉴类函·巧艺部·绘画》中对偶部分收录的对偶句主要有:五彩,八物;成文,比象;无声诗,没骨图;金错刀,玉画叉;倒影牛,走水獭;蠭蝶至,雷雨垂;麋鹿姿,龙凤质;传神竹,写生花;止啼儿,下歌女;六扇屏,八幅障;洗烦恼,夺精神;漆点睛,彩涂白;曹吴体,褒鄂骨;猫逼鼠,雉惊鹰;寒热图,生枯笔;十二忌,十三科;翻云光,卷寒雨;三花马,五色笔;通神手,生春手;呼真真,叫奇奇;三笑图,百戏图;巾濡墨,髻抵绢;桓玄窃画,元君图画;点屏成蝇,误笔成牛;僧繇点眼,周昉传神;杂色后素,舐笔和墨;象生於意,物无遁形,拟诸形容,象其物宜,容止可观,进退可度,艺画术画,法画界画;刮造化窟,窃天地工;远澹近浓,晝见夜隐;意在尘外,色聚毫端;师物师心,得神得骨;赵家选场,汉帝别室;舞剑助画,击鼓成图;写貌悬堂,传神置肆;玉堂设槛,晶瓶增花;臂上丹青,殿中彩绘;云峰画范,溪山画笥;蔡邕三美,郑虔三绝;解衣槃薄,登楼挥染;王宰真迹,惠崇小景;寒汀烟渚,叠嶂危峰;六马滚尘,五龙生雾;纤意新意,至艺绝艺;金碧辉映,峰峦清深;形影自分,象背不失;日中月季,正行牡丹;现相观音,应运罗汉;十光佛像,六殿御容;无朝市风,得仓州趣;夙世馀习,前身画师;成则惊人,出远无对;醉中洒壁,醒后画地;精神清润,态度纤浓;咄咄逼真,多多益壮;画家三祖,画师三霭等。以上对偶句均为大字,其后的双行小字是对偶句的出处。如:“猫逼鼠,雉惊鹰”为对偶大字,后边标出的双行小字:“《图绘宝鉴》曰:宋靳青,絳之驿卒也。遇异人得道,画猫能逼鼠;《宣和画谱》曰:黄筌,成都人。以工画得名。资诸家之善,而笔意毫赡,脱去格律。广政癸丑岁,尝画野雉於八卦殿,有五方使呈鹰於殿陛之下,误认雉为生,制臂者数四,蜀主孟昶嗟异。”则为“猫逼鼠,雉惊鹰”的出处。
(四)摘句
摘句,即摘取诗、赋、序里关于“画”的语句。《渊鉴类函·巧艺部·绘画》中摘句部分收录的摘句有:吴装;墨戏;增三古;韦四足;裂鲛绡;歧王石;亡言诗;夜宴图;铺殿花;张飞鼠;贤已图;三朵花;赵家船;无根树;一笔画;燕字景;留天地位;神盤意豁;三停九似;缣作帷囊;戴逵隐帐;左圆右方;地狱变相;图钟馗像;僧房破具;木剑帷帽;风云随笔;钟隐画鹞;放笔夺真;双栢一石;遊戏丹青;梦中神授;墜笔成画;二艺争峰;古图補足;得用应心;丹青参商;刀头燕尾;不守绳墨;风鸢引线;神仙狂笔;李成皴法;三家山水;春江晓景;沟亭张图;潜写御容;江神留画;眉后三纹;洗绮纨习;皆草书法;为措大殃;雨馀螮蝀;观章真相;两京绝笔;数年一幅;闻箫写竹等[5]。以上摘句均为大字,后面的出处为双行小字。如:“留天地位”为大字,后面的双行小字是“留天地位”的出处,即:“郭熙《林泉高致》曰: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何谓天地,如一尺半幅之上,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间方立意定景。”
诗文部分辑录了与“画”有关的诗、赋、赞、序、记、诏、启等,分别说明如下。
(一)关于“画”的诗
诗,多种韵律表达形式的总称,人类用这种形式表达他们对世界、对人类自己以及对这二者关系的最富想象、最强烈的感受或看法[6]。《渊鉴类函·巧艺部·绘画》中关于“画”的诗主要有:南朝梁代庾肩吾的《詠美人看画》,唐代徐安贞的《题襄阳图》,杜甫的《画鹘行》《观曹将军画马图》《薛少保画鹤》《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戏题王宰画山水图》《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李白的《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烛照山水壁画歌》《粉图山水歌》,孙逖的《奉和李右相书壁画山水》,王昌龄的《观江淮名胜图》,岑参的《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王季友的《观于舍人壁画山水》、郎士元的《题刘相三湘图》、元稹的《画松诗》,李远的《赠写御真李长史》,顾況的《范山人画山水》、白居易的《画竹》,宋代韩琦的《观胡九龄画牛》,苏轼的《王维吴道子画》《韩干马十四匹》,朱熹的《题祝生画》,楼钥的《催老融墨戏》,王庭珪的《题惠崇画秋江凫雁》,何梦桂的《和南山弟虎图行》,金代党怀英的《题春云出谷图》,元代陈深的《骏马图》,赵孟頫的《题画山水图》,虞集的《子昂墨竹》,朱德润的《山水平图》,柳贯的《烟江叠障图》,王冕的《赵千里夜潮图》,倪赞的《自题画》,明代苏伯衡的《题春晴江岫图》,方孝儒《题王书明墨竹》,王绂的《写晴竹》,李东阳的《题王舜耕山水图》,王守仁的《题画》,顾清的《题墨菊》,董其昌题所画《寒山图》诗,盛时泰的《题画》诗等等。
(二)关于“画”的赋
赋,是一种兼具诗歌与散文特点的文学体裁。战国时荀况始称其名。至汉代,则形成一种特定体制。表现手法颇受战国诸子百家文风和楚辞影响。主要特点是铺陈物事,讲究文采。盛行于汉魏六朝。唐宋以后,渐趋衰微。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形式、体制等不同,又分为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等[7]。《渊鉴类函·巧艺部·绘画》中关于“画”的赋主要有:晋代傅咸的《画像赋》,梁代江淹的《扇上采画赋》,唐代欧阳詹的《洪厓子图赋》,黄滔的《误笔牛赋》,荆浩的《画山水赋》,明代何景明的《画鹤赋》,徐渭的《画鹤赋》等等。
(三)关于“画”的赞
赞,古代以赞美为主的文体。赞有散文和韵文两种,依据其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杂赞,专用于对人物、著作、书画等的褒扬,如柳宗元的《龙马图赞》;二是哀赞,用于哀悼和追述死者的事迹,如王世贞的《归太仆赞》;三是史赞,内容大多褒贬兼备[8]。《渊鉴类函·巧艺部·绘画》中关于“画”的赞,主要有:梁元帝的《职贡图赞》,唐代符载的《张璪员外画双松赞》。
(四)关于“画”的序跋
序跋,文体。“序”又称“叙”,是说明书籍内容、意旨、体例、作者等情况的文章,一般放在书前。“跋”原指题文字于书卷之后,又称“跋尾”。序跋相当于今日图书中的前言、后记[8]。《渊鉴类函·巧艺部·绘画》中关于“画”的序跋主要有:三国时期曹植的《画赞序》,唐代符载的《观张员外画松石序》,元代杨维祯的《图绘宝鉴序》;宋代黄庭坚的《题七子画》,苏轼的《书蒲水昇画后》,明代徐渭的《书夏圭山水卷》和《与两画史书》。
(五)关于“画”的记
记,文体名。古人将以“记”名篇的文章称为“杂记体”。杂记内容复杂,有的记人叙事,有的记物状景[10]。《渊鉴类函·巧艺部·绘画》中关于“画”的记,主要有:唐代王蔼的《祖二疏图记》,白居易的《画记》,刘长卿的《张僧繇画僧记》,宋代苏轼的《净因院画记》。
(六)关于“画”的诏
诏,即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颁发的公文[11]。《史记·秦始皇本纪》:“命为制,令为诏。”《渊鉴类函·巧艺部·绘画》中关于“画”的诏,主要有:唐德宗诏、宪宗手诏。
(七)关于“画”的启。
政府下呈上的公文文体为启,即官方的书信[12],《太平御览·文部》说:“官信曰启”。《渊鉴类函·巧艺部·绘画》中关于“画”的主要有:梁元帝的《谢上画蒙敕褒赏启》和《谢东宫赉陆探微画启》。
《渊鉴类函·巧艺部·绘画》部分辑录的绘画史料,编排得体,资料详备,对我们研究唐、宋,以至明嘉靖时期的诗词、典故和辞藻有着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
[1] 卓越, 桑思奋. 中国大书典[M]. 北京: 中国书店, 1994: 1241.
[2] 陈远, 于首奎, 张品兴. 中华名著要籍精诠[M].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4: 1176.
[3] 钱仲联, 傅璇琮, 王运熙, 等. 中国文学大辞典[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 1914.
[4] 李学勤, 吕文郁. 四库大辞典: 下[M].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6: 2058.
[5] 纪昀. 四库全书: 第990册(御定渊鉴类函九)[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560.
[6] 乐黛云, 叶朗, 倪培耕. 世界诗学大辞典[M]. 沈阳: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3: 449.
[7] 俞汝. 插图本简明中国古典文艺辞典[M].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 203.
[8] 朱子南. 中国文体学辞典[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141.
[9] 袁世全, 冯涛. 中国百科大辞典[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90: 553.
[10] 王洪. 古代散文百科大辞典[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1991: 837.
[11] 范桥. 书信写作鉴赏辞典[M]. 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1: 51.
[12] 张晋藩. 中华法学大辞典: 法律史学卷[M]. 北京: 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9: 308.
(责任编校:叶景林)
2016-11-11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760012)
薛蕴(1962-),女,辽宁锦州人,副研究员。
2017-04-21 16:29;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415.C.20170421.1629.006.htm
10.15916/j.issn1674-327x.2017.03.023
G122
A
1674-327X (2017)03-00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