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劲亭,张革红
(1.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山西 太原 030001)
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60例严重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分析
宋劲亭1,张革红2*
(1.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山西 太原 030001)
目的 观察并分析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60例严重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严重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并给予全部患者行早期骨牵引,同时择期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给予全部60例患者12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无感染的现象;给予疗效判定的标准:37例为优,20例为良,2例为可,1例为差,其优良率为95.00%。结论 给予严重裸关节骨折的患者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临床疗效显著,建议推广。
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严重踝关节骨折
踝部骨折通常是由于患者踝部受到间接性暴力而导致的一种关节内骨折[1],若此时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当,则容易引发创伤性的关节炎或关节不稳定、关节出现僵硬并伴随明显的疼痛感等并发症,进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行走[2]。为此,本文给予该疾病患者采取了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现作以下报告。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严重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全部患者中包括男性3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为(39.05±1.03)岁,其中,左侧为34例,右侧为26例,其中,致伤原因:16例为高处坠落,24例为意外摔伤,20例为交通事故,根据Danis-Weber 的骨折分型:18例为A型,23例为B型,19例为C型。
1.2 方法
给予本组全部患者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具体方法:指导患者取俯卧位或仰卧位,并给予硬膜外麻醉,待药效起效后,先对其外踝进行处理,并恢复其腓骨的力线与长度;于患者小腿外侧的腓骨后缘处作一切口,暴露骨折部位,待复位较为满意之后,给予腓骨钢板进行固定;随后将其内踝进整复,并给予闭合复位,采取松质骨螺钉1至2枚进行固定;值得注意的是,如为后踝骨折,则应根据骨折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后外侧或者后内侧入路复位,然后再使用松质骨螺钉(2或者3枚)固定,其中,复位内固定的次序依次为腓骨-内踝-后踝;若患者的下胫腓关节同时分离,则可采取3个皮质骨螺钉经腓骨固定于胫骨的部位,注意,在进行固定时足应放置于背屈约5度位,避免踝穴变窄。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分析本组全部患者于治疗之后的临床效果。其中,疗效判定的标准:若患者于治疗后,患者的裸关节未见肿胀现象,且其步态均已恢复正常,并能行动自如,则为优;若患者的裸关节有轻度的肿胀现象,但其步态已恢复正常,活动度为正常时状态的3/4左右,则为良;若患者在进行活动时有疼痛感,但步态的表现为正常,而其活动度仅仅为正常时状态的1/2左右,且还需持续服用抗炎药进行治疗的,则为可;若患者在行走或者在静态时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疼痛,同时裸关节有明显的肿胀现象,且行走时为波行,则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本组患者所得的相关数据均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其优良率以百分比(%)来表示。
本组全部患者在术后均给予为期12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的切口均属于一期愈合,且患者未出现内固定发生断裂或深部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同时,患者的骨折均已愈合,其愈合的时间平均为(16.55±2.78)周;给予患者疗效判定发现,37例为优,20例为良,2例为可,1例为差,其优良率为95.00%。
通常,踝关节发生骨折后,应尽早地给予患者解剖复位,并进行坚强的内固定,从而促使患者的骨折修复;但踝部位的损伤类型较为复杂,且患者的软组织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损伤,若采取的措施不当,则极容易造成切口周围的皮肤组织出现坏死,愈合延迟或发生感染,甚至导致破伤风等不良结局[3]。为此,本文给予该疾病患者采取了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有相关研究证明,患者踝关节发生骨折之后的24 h内进行手术治疗,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故在患者相关软组织的条件尚不理想的状态下,应建议在患者骨折平均8.23天后,按照骨折的具体情况进行充分的评估,如患者相关部位的皮肤有较为明显的褶皱出现,方可给予患者采取手术治疗[4],从而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另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在早期时,给予患者骨牵引,不仅有利于骨折的初步复位,还有利于骨折端维持在稳定的状态,进而有效促进踝关节的相关软组织内的微淋巴及微静脉的修复[5],从而加速肢体消肿,对患者的预后恢复有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给予严重裸关节骨折的患者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临床疗效显著,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体惠,苏 郁,王 旭.双钢板置入延期治疗C型Pilon骨折有效固定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04):571-572.
[2] 张小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30):147.
[3] 李建军,张宏斌,吴志新.前内侧与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C型pilon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4,7(06):503-504.
[4] 符 勇,孙丹芳,谭文甫.内踝、后踝及下胫腓联合损伤对陈旧性踝关节骨折脱位预后的影响[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4,43(05):549-551.
[5] 彭 昊,覃 巍,廉 凯.延期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对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J].骨科,2015,6(06):310-311.
本文编辑:李 豆
R683.42
B
ISSN.2095-8242.2017.017.3216.02
张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