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芪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2017-03-07 04:55:41闻静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0期
关键词:补气药理学气虚

闻静娟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第二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1404)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为常用补气中药,性温、味甘,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至《本草纲目》始称黄芪[1]。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养血生津、利水消肿、行滞通痹、托毒排脓等多种功效。临床常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表虚多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痹痛麻木等。而中医认为糖尿病正是属于“消渴”的范畴,古今中医名家治疗此病,多用黄芪。因此,黄芪治疗糖尿病已经成为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热点。

1 黄芪治疗糖尿病的中医理论基础

黄芪治疗糖尿病的依据是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的范畴。其成病机理主要是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病机重点为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延日久,阴阳俱虚。阴损及阳,阳虚寒凝,亦可导致瘀血内阳,出现气虚阳微现象。可见“消渴”一病,多伴有气虚征象。然黄芪功用重在益气补虚生津,素有“补气诸药之最”的美称,历代中医名家用其治疗消渴,也多取其补气之功。近代名医施今墨先生提出了著名的“降糖对药”(即黄芪、山药、苍术、玄参),其中便有黄芪,在当今医学界影响深远。施先生认为,三消之表现,仅为糖尿病的一个征候,多数患者自感易劳累、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精神萎顿、喜卧嗜睡、动则汗出、四肢乏力或日渐消瘦、舌质胖大、脉象虚弱无力等气虚征象。中医学认为,饮食的消化和吸收,其功能主要在脾。故糖尿病患者气虚证的出现,多因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之故。故治疗糖尿病,除滋阴清热外,健脾补气法也不可忽视。作为补气要药,黄芪当仁不让。

2 黄芪治疗糖尿病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在治疗糖尿病的方剂中,常用黄芪,这和黄芪卓越的降糖效果密不可分。现代药理学的研究为黄芪的降血糖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黄芪主要含有黄芪多糖、黄酮类化合物和三萜类。其降血糖的主要成分可能是黄芪多糖,据研究发现,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可维持血糖稳态。能显著降低葡萄糖负荷后小鼠血糖水平,对肾上腺素所致的血糖升高有明显拮抗作用,并可对抗苯乙双胍所致的小鼠实验性低血糖,而对正常血糖无明显影响。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黄芪多糖为大分子化合物,具有较强生物活性,口服或者腹腔注射,都有显著疗效。

3 黄芪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作用

众所周知,糖尿病最大的危害在于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为治疗带来困难。据研究,黄芪对糖尿病多种并发症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3.1 低血糖反应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加,普遍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导致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数量也明显增加。中医认为,消渴病病程较长,容易耗气伤阴,长此以往,必然损伤各脏之阳气,而致阴阳俱虚。因此治宜回阳复脉,益气固脱[2]。黄芪功效补中益气升阳,益元气而补三焦,现代药理学表明其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可用于临床治疗低血糖反应且效果明显。尤其是一型糖尿病患者,因其胰高血糖素对低血糖反应的普遍缺陷,有持续低血糖的风险。黄芪可以在低血糖过程中增加下丘脑旁室核(PVN)前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神经元活性,增加肾上腺素的释放,升高血糖。

3.2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为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临床上常以四肢躯干浮肿,小便短少,腰酸乏力,蛋白尿为主要特征。由于消渴病多气阴两虚,阴津亏损而致燥热内生,此病日久,引起气血病变,而后损害五脏。脾气受损,其运化升清功能失职,水液代谢失常;肾者水脏,肾气虚衰不能化气行水,固摄无权,使膀胱气化失常,造成水谷精微下泄(蛋白尿)和水肿。治疗应当活血化瘀,益气养阴通络。而黄芪为甘温之品,温阳益气,既可通利水道,又可免水谷精微下泄,补虚扶正回阳以助气化,补气养肾阴以强固摄之功[3]。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黄芪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尿蛋白。

3.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特别是病程较长的患者,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高血糖。就其临床表现,中医大致将其归属于“血痹”、“痿症”的范畴。消渴日久,气血阴阳俱虚,致使肝肾气阴耗伤,瘀血阻滞,血脉闭阻,其病在络,出现肢体麻木、疼痛、发凉等症状。

综上所述,黄芪对治疗糖尿病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说明黄芪是一味极具研究价值的中药,应更深入的开展黄芪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进一步发掘它的功用和作用机制,为广大患者造福。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6.

[2] 邬伟里,戴耀华.黄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上海医药,2000,21(3):19.

[3]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

猜你喜欢
补气药理学气虚
Ganoderma lucidum: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phytochemistry,eff icacy,safety and clinical study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20:44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补气补阴就吃黄精炖瘦肉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基层中医药(2018年5期)2018-08-31 02:35:42
艺术药理学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6
气虚了,病多了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3-01 07:36:09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35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