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丽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0)
在工业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等因素的作用下,手部创伤组织缺损现已逐步演变成为临床最为常见病症类型。手部创伤将直接影响到患者日常活动,带来巨大不便。同时,更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巨大心理负担[1]。为进一步摸索带蒂组织瓣转位修复治疗方案的具体效果,本次研究就以我院按照该方案治疗的30例患者为样本展开分析。
本研究以本院在2012年3月至2017年6月按照带蒂组织瓣转位修复治疗的手部创伤组织缺损患者30例为样本。从患者构成可知,本组中由男性16例,女性14例构成,年龄30-70岁,平均为(48.74±1.46)岁。其中14例为食指缺损、6例为中指缺损、5例为环指缺损,其余患者为拇指缺损。缺损面积在6-10cm2,中间值为(8.56±0.67)cm2。
本组患者均按照带蒂组织瓣转位修复的方式展开治疗。按照寻常模式针对患者创面进行消毒、清理,同时需结合患者创面具体位置、损伤部分血管情况以及功能需求情况等针对皮瓣进行选择与制作。我院多按照腹部带蒂皮瓣的方式进行治疗,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针对皮瓣特点进行制定,按照常规方式对患者皮肤以及皮下组织进行切开,并将深筋膜浅层缓慢撕起,对皮下组织进行修复,为确保移植成功率,应尽可能对蒂部皮下组织进行保留。同时,针对拇指缺损患者也可以用食指背侧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的方式进行治疗。中指、食指以及环指指端存在有损伤患者,同样可以按照神经背侧支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的方式进行。针对掌部皮肤出现损伤患者,同样可以按照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展开处理。针对存在掌侧皮肤节段性缺损患者,同样可以按照旋髂浅血管蒂髂腹股沟皮瓣展开治疗。
修复治疗后,本组患者均按照常规模式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告知患者在恢复过程中需做好手部清洁工作,确保修复部位随时处于洁净状态。此外,若在恢复期需定时回院接受检查,一旦自我感知手部存在有不适感,则需要立即到院接受检查,以接受进一步诊断。
针对本组患者皮瓣成活情况以及恢复期间并发症情况展开统计。
结合统计可知,本组患者所移植皮瓣均成活,且断蒂时间在15d,平均(7.88±1.33)d。从统计结果可知,本组患者中3例因出现肌腱粘连,展开二次松解后得到恢复。同时,本组患者中8例患者在恢复期间出现肩周炎,所有患者关节功能均得到恢复,治疗满意度达100%(30/30),详见下表1。
表1 本组患者各指标统计(%)
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手部创伤已经成为临床最为常见病症类型。在该症的作用下,将直接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促使该部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持续下滑。针对该部分患者的治疗方案一直备受临床以及患者所重视。为促使该患者尽快得到恢复,并且促使手部功能得到恢复,需要采用更加安全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当前,带蒂组织瓣转位修复治疗已逐步在该部分患者治疗中得到普及。且从大量临床报道可知,该治疗方式整体疗效以及患者满意度均较好[2-3]。
因该部分患者多伴随存在有手部血管、神经损伤的情况,在进行一期修复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针对手部外形进行恢复,同时需要保障手部功能。按照带蒂组织瓣转位修复针对该部分患者展开治疗存在有多方面优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层面:(1)在该治疗方式的作用下,不需要对切除过多损伤组织,有利于后续创面关闭。更能达到彻底清理的效果,将患者术后出现粘连以及感染的概率控制在最小;(2)受损部位结构特点能够较为清晰地显现出来,可将在进行二期修复过程中对手部血管、神经造成的损伤控制在最小,帮助患者手部功能得以恢复;(3)在早期进行一期修复的过程中,可为后续深部组织修复的成功性奠定基础,可避免患者因创面长时间不愈合而出现感染的情况,更能避免血管、神经等出现坏死[4-5]。在带蒂组织瓣修复的作用下,能帮助患者受损部位血液供应情况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为手部功能的恢复奠定基础。
为充分保障带蒂组织瓣转位修复治疗的综合效果,更需要充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患者带蒂组织瓣进行选择。具体来讲,从临床实际发现,大致囊括有以下几种类型: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主要可用于对拇指损伤的修复过程中,其静脉回流主要为第一掌背静脉,供血则由掌背动脉提供,存在有大量食指桡侧指背神经。在进行手术操作的过程中,需确保其将桡侧指背动脉完全囊括。在进行皮瓣切除的过程中,需将动脉、静脉连同相关皮下组织完全进行分离,起到对皮瓣血管神经进行保护的作用。此外,在手术过程中需做好对血管蒂保护操作,若部分患者食指背桡侧动脉相对较细,则可以换用食指邻指进行修复[6-7]。缝接指神经背侧支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转主要被运用于对指端存在有缺损患者的修复过程中。在采用该皮瓣进行修复的过程中,在手术前需借助多普勒超声检查或者其他检测方式,针对患者两侧指动脉功能情况进行评估,在确保其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方可进行皮瓣制作。同时需在不进行驱血的情况下,使用止血带,借此保障手术操作区域的清晰程度。考虑到指动脉旁基本不存在伴行静脉,在进行皮瓣制作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对动脉临近组织进行保留,即在切取的过程中,应当将浅筋膜内存在的浅部静脉一同切取,以保障皮瓣血流供应的优良程度[8-9]。邻指皮瓣在切取的过程中,不需要额外考虑到长宽比例,其血供完全由指动脉进行提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针对供区植皮瓣进行加压固定的过程中,需要对力度进行合理控制,不得影响对皮瓣血液供应。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主要可运用于对中指、食指以及环指的修复过程中。在对该皮瓣进行制作的过程中,需保持患者手部处于中立位,针对掌背血管进行有效分离。此外,掌背动、静脉虽然未形成束,但在走向上完全保持一致。且进行切取的过程中,需将动静脉以及对应皮下组织共同进行分离,借助血管束针对皮瓣进行保护。在锐性对皮瓣进行切取的过程中,需做好对浅筋膜内纤维皮支血管完整性的保护工作,以保障皮瓣的血液供应情况。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皮瓣主要可运用于对掌部皮肤缺损以及手背部皮肤缺损患者中。在患者前壁骨间后动脉所取得的皮瓣,其血液供应情况较为良好,且厚度较为适中、具有较好的弹性,且仅存在有少量轴型血管变异。在进行皮瓣切取的过程中,不需要对前壁主干血管进行切除。同时,因该部位血管较细,不借助止血带便能达到促使血管充血增粗的效果,为解剖提供方便,为皮瓣切取成功奠定基础。且实际切取过程中,需对远端血管蒂进行游离,以免造成对骨间掌侧血管的损伤,影响到皮瓣后续血液供应情况[10]。旋髂浅血管髂腹股沟皮瓣主要运用于对多指组织缺损的修复过程中。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该种皮瓣较为细长,在手术过程中,必须使得皮瓣将整个旋髂浅动静脉进行包裹,以保障皮瓣的血流供应。在以上几种临床使用率居高的皮瓣外,在对多指皮肤脱套进行修复的过程中,胸脐支皮管蒂胸脐皮瓣同样存在有较高的使用率。我院多采用腹部带蒂皮瓣展开治疗,该类皮瓣血液供应较为良好,且成功率极高。为保障皮瓣成活率,更需要做好对创面清理工作。且术后更需要做好对应的抗感染、抗凝治疗,以确保皮瓣血液供应情况,且断蒂时间最佳控制在20d左右,过短易出现远端皮瓣坏死的情况。
在按照带蒂组织瓣转位修复针对手部创伤患者展开治疗过程中,在对皮瓣进行正确选取的同时,更需要针对术后手部功能恢复加以重视。告知患者在手术后做好手部保护工作,在手部疼痛感消失后,即需要开始进行手部活动。通常情况下,患者在术后14d左右即可以将胶布去除,此时更增加手部的活动范围,并重视对肩关节、肘关节的活动。此外,结合临床实际可知,接受该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在后续恢复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关节僵硬的情况。故此,更需要对术后功能恢复加以重视。
总的来讲,手部创伤组织缺损现已逐步发展成为临床最为常见的病症类型,因该症将直接影响到患者后续日常生活,临床以及社会针对该症治疗方案也更加重视。基于带蒂组织瓣转位修复治疗在处理该症的有效性,现已逐步成为临床针对该症治疗的主要方案。结合本次研究可知,在该治疗方案的作用下,可帮助该部分患者手部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可作为临床针对该部分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
[1] 刘利华.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四肢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6,25(9):11-13.
[2] 吕春柳,李赞,周晓,等.带蒂背阔肌Kiss皮瓣修复肿瘤切除术后胸壁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6,30(12):1498-1501.
[3] 葛连君,李波.用皮瓣修复术治疗外伤性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286-287.
[4] 胡永生.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0):129-130.
[5] 周明武,李扬,朱杰,等.胫后动脉穿支蒂嵌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骨与皮肤软组织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5,38(4):342-346.
[6] Xiang GJ, Peng YZ, Ren HF, et al. Effect of Cinepazide Maleate combined with Abdominal Pedicled Skin Flap in the Treatment of Skin and Soft Tissue Defect in Hand and Forearm[J].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2015.23(72):82.
[7] Mahajan AL, Van WC, D’Arpa S, et al. Bipedicled DIEAP flaps for reconstruction of limb soft tissue defects in male patients[J].Journal of Plastic Reconstructive & Aesthetic Surgery Jpras, 2016,69(7):920.
[8] Zhang Y, Zhao X, Fu S, et al.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Pedicled Buccal Fat Pad Flap in Immediate Reconstruction of Oral Tissue Defects in Oral Surgery.[J]. 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 2017,28(6):1531.
[9] Xiao Z, Mingyu X, Yajun X, et al. Reconstruction of soft tissue defects at finger tip with relay flaps pedicled by perforator from digital artery[J]. Zhonghua zheng xing wai ke za zhi = Zhonghua zhengxing waike zazhi = Chinese journal of plastic surgery,2015,31(6):422.
[10] Safaviabbasi S, Komune N, Archer JB, et al. Surgical anatomy and utility of pedicled vascularized tissue flaps for multilayered repair of skull base defects.[J].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2016,125(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