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护理研究

2017-03-07 11:59韦丽
智慧健康 2017年24期
关键词:左心室心功能常规

韦丽

(山东省曲阜市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73100)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后以肺循环、体循环和附属器官血液不足等为主,发病早期如果治疗方法不当,将会增加心室充盈、射血功能低下发生率,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新排血量不足,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活动受限等,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具有指导意义[1]。常规护理更多的从一般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虽然能满足治疗需要,但是护理缺乏针对性,难以持续为患者提供科学护理。研究表明:将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中效果理想,但是不同学者试验结果存在争议[2]。因此,本课题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自愿到我院进行治疗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探讨综合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0例心力衰竭患者均随机抽取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根据入院时间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32-74)岁,平均(56.73±6.36)岁,病程(1-5)年,平均(2.46±0.89)年。心功能水平:III级38例,IV级12例。观察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31-75)岁,平均(57.08±6.41)岁,病程(1-6)年,平均(2.51±0.93)年。心功能水平:III级35例,IV级15例。本课题均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方案具有知情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慢性心力衰竭指南》中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标准;(2)心功能评定均为III-IV级;(3)均能接受心力衰竭指南正规治疗3个月以上。

排除标准:(1)将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及精神异常的患者予以排除;(2)将无法主动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操作的患者予以排除。

1.3 方法

对照组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方法。通过多种途径积极的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疾病的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等,根据患者意识情况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让患者对自身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3-5]。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1)心理护理。心力衰竭发病相对急促,临床表现也相对明显,严重者将威胁患者生命。对此,护理人员需要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情绪予以评估,帮助患者更加正确和全面的认识疾病,了解通过对症治疗,疾病是可以得到改善、控制及痊愈的,使其更加积极和主动的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操作。(2)运动指导。根据每一位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法,积极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对于心功能相对严重者,正确指导患者在床上完成上肢活动、床上坐起运动;对于心功能较好者,正确指导患者在病房行走、步行。(3)饮食指导。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正确指导患者饮食,积极控制盐的摄入,减轻水钠潴留,根据患者情况放宽利尿剂的使用。(4)睡眠护理。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治疗过程中应保持病房安静,让患者按时睡觉、彻底放松,对于难以入睡者可以给予镇静药物。(5)药物依从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期间,除了需要对其日常行为及饮食进行调整外,还需要指导其科学用药,观察患者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即便能够及时予以对症处理,避免患者擅自增减药物剂量,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规范性。(6)阶段性护理。住院过程中必须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护理,要求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其中,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6]。对于符合出院要求患者宜安排患者出院,出院前积极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或不适随访。同时,医院科室指派专门护士、医生加强患者出院后电话、上门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恢复情况。

1.4 观察指标

(1)心理波动。在100例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前后,采用汉密尔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得分越低心理越好。(2)心功能水平。利用超声心动图测定2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

100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期间,除护理措施不同外,其他临床指标差异未见显著。采用分析软件SPSS21.0、卡方及t检验对组间实验数据的差异性予以计算和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代表组间观察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组间患者心理波动比较

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前,组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波动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10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经检验P<0.05,数据由表可见。

表1 2组患者心理波动情况比较(分,±s)

表1 2组患者心理波动情况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50 60.49±6.43 35.62±3.26 58.94±4.05 37.84±3.19对照组 50 59.82±6.39 46.74±3.31 59.03±4.06 47.84±5.45 t/1.295 14.396 0.983 18.573 P/>0.05 <0.05 >0.05 <0.05

2.2 组间患者不同时间心功能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前的各项心功能水平不显著,P>0.05,2组护理前心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比对照组明显偏高(P<0.05),数据详见2。

3 讨论

作为临床常见的急性病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即为病死率高以及治愈率不佳。一旦患者患有此病症,且病症在发病过程中没有予以及时的护理治疗,将波及到患者其他的身体器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7]。近年来,在护理体制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综合护理模式的应用逐渐被患者以及家属认同,同时将其与常规模式联合应用,能够规避其临床常规模式存在的弊端。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不同内容的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的心理波动明显更小,情绪更加稳定,足以证明,当心力衰竭患者出现消极情绪时,予以综合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对稳定器情绪具有更好的调节效果[8]。综合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可以对患者的心理、日常运动及饮食指导、睡眠等方面多角度的予以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能消除患者内心的负性情绪,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同时,对于符合出院要求者通过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能让患者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让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促进患者早期恢复[9-11]。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患者不同时间心功能水平变化情况比较(±s)

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模式联合常规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病症中,其临床安全价值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1] 唐利平.急性心力衰竭的救治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7):198.

[2] 苏便苓,李拥军,刘振红.心理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4):354-355.

[3] 张萍.综合护理干预对矽肺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4):1330-1332.

[4] 杜剑兰.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2(20):235-235.

[5] 佟翠艳, 何瑞, 李春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4, (09):57-61.

[6] 左晓艳,丁洪琼.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减少呼叫铃声之举措[J].护理学杂志,2012,25(23):103-104.

[7] 赵巍,李海菊.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8(33):156-158.

[8] 周瑜利,刘亚平,刘艺华.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吉林医学,2014,35(12):2664-2665.

[9] 李幻,石柳春.综合护理干预对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治疗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2,23(17):139-140.

[10] 戴晖,闫海春.医院到家庭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再住院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0):3747-3749.

[11] 谢小玲, 李汇华.心理干预对合并抑郁情绪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13,(13):118-120.

猜你喜欢
左心室心功能常规
常规之外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别受限于常规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心脏彩超特点分析
卡托普利联合辛伐他汀对绝经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