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承担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区域体育技能项目以及校本体育项目等测试任务,这些运动技能的教授与测试覆盖了大部分教学时间。规范有效的课堂测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名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中影响体育课堂测试的主要因素有场地、器材、班额等,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策划与组织中多角度全面考虑。为加强日常体育课堂测试规范性,提高学生当堂测试效果,提升课堂教学品质,体育教师可从“五个基于”角度考虑与优化测试流程。
不同的运动项目在测试要求与方法上不尽相同,甚至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测试项目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课堂测试组织形式。如,根据一年级体操测试项目特点,教师可将9名学生分为1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广播操完整动作测试,既让学生在做操时有同伴对比参照,又方便了教师依据客观实际对学生做操的动作质量进行测试。
教师针对测试项目本身的特性与要求,合理地选择和设计测试过程,是教师研究教材、处理教材、改进教学流程、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专业素养。
任何体育项目的测试都是单元教学中对所学内容的检测与评价,规范、高效的体育课堂测试要求教师在单元教学的视角下全面系统地把握,避免孤立地将测试作为一种教学任务,将测试的形式及内容进行教学,有利于快速完成测试。如,小学6年级校本考核项目为1分钟定点投篮,教师可在教学中指导4名学生为1组以合作的方式进行练习,给每位组员分配好裁判员、计数员、辅助者等角色,既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又可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与测试的相关要求。
以单元教学的视角审视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整体把握与全局意识,从而提升每节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作为指导者、协助者和启发者,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与沟通。教师也应在课堂中发现具有责任心且沟通能力强的学生作为教师的小助手,在课堂中发挥其作用。如,在400m跑测试中根据学生跑的基本能力进行同质分组,教师先请跑得较快的小组进行测试,并引导其他学生观察同伴的跑步姿势、摆臂以及步频等,跑得较快的学生完成跑步后,将他们一一对应跑步较慢的学生,从跑姿到体力分配等进行指导和帮扶,这样的测试既能基于学生学情充分发挥其作用、培养其能力,也能提高了课堂效果。
尊重学生学习的身心发展和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合作、沟通、互助的空间和机会,是体育教学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体育测试场地要求因测试内容不同应有所区别,测试安全、组织有序是体育教师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体育教师既要关注可用的活动场地,也要基于场地实际优化测试过程,提高测试效果。如,在400m跑测试中,教师可将场地设置成前后间隔3m的2条起跑线,前排站女生、后排站男生,每组安排4名男生和4名女生,口令发出后,2排学生同时起跑。这样既能提高测试效果,又能让男生在前30米有冲过女生的念头,又能在剩余的测试中对女生起到领跑作用,促进全体学生成绩的提高。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场地、器材、人数等客观因素,也要用教学灵感启迪优化教学组织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与测试效果,展现教师教育智慧。
体育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每一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教师在课堂上既要看得到学生在运动中表现出的天赋,更要关注一般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付出的努力并给予肯定,激励学生成长。如,在原地双手前抛实心球教学中,有的学生协调性好、腰腹力量足,动作学得就快。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允许个别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在单元教学中以练代测,提前完成规范测试,然后引导他们帮助能力暂时相对落后的学困生,帮助同伴提高学练实效。客观灵活地根据学生能力适当调整测试顺序,是充分关注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体现。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本着为学生将来学习助力的态度,激发并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的积极性,坚持体育育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