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华
已经6年多了,不知道李书福还会不会经常从睡梦中笑醒。
2010年收购沃尔沃花费的18亿美元在随后的日子里每一分钱都在超常发挥,每一个钢镚儿都朝着作为金钱能实现的最高人生价值而努力闪耀,令我们这些凡人自惭形秽。
这么说绝不仅仅指沃尔沃翻跟头一样的盈利状况——2015年已经盈利35亿美元,是上一年度的9倍——金钱带来更多金钱并不是多么特别的事,至少称不上难得。
难得的是创造出新的生命。10月20日,吉利汽车集团在德国柏林市发布了全新汽车品牌LYNK & CO——初看起来像公司名称,但懂行的人会马上联想到奢侈品的这么一个名字。
LYNK & CO由吉利汽车欧洲研发中心(CEVT)开发、吉利瑞典造型中心设计。很容易理出因果头绪,如果没有2010年的收购,就不会有2013年3月诞生在哥德堡的CEVT和现在的LYNK & CO。世间收购常有,而因收购创造出新品牌不常有。
当初被称为农村小伙迎娶北欧公主,现在看看产生了什么化学反应:CEVT建立3年半之后有了LYNK & CO,这个时间跟中国神话中一位神通广大的小孩哪吒的怀胎时间一样,哪吒后来的本领和成就超过了父母。
此外,LYNK & CO跟哪吒另一个相似之处是他们都拥有轮子。
LYNK & CO是什么鬼
言归正传,这个让初识者读起来拿不准发音的“LYNK & CO”会是什么样的一辆车、什么样的一个品牌?
柏林发布会的前一天,吉利汽车集团在瑞典哥德堡首次向媒体开放了吉利汽车欧洲研发中心(CEVT)和哥德堡造型中心,并提前曝光了LYNK & CO首款车型。
吉利对这个全新品牌的定位可以浓缩为12个字:最好的车、全球品牌、迥然不同。
虽然还没有正式发布品牌slogan、品牌使命,但从第一个词就能看出LYNK & CO与吉利品牌严格划清了界限。
吉利品牌诞生之初采用了“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的品牌目标,显然,这是从低端切入当时还贵为奢侈品的汽车市场的理性选择,也颇能打动它当时的准客户。
随着技术和产品升级,品牌口号逐渐转变为“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造每个人的精品车”。
值得注意的是,从“车”到“好车”再到“精品车”反映了吉利产品和技术的演化过程,但不变的“老百姓”、“每个人”揭示了吉利品牌所服务的客户群体并没有太大变动,它依然瞄准数量最大的消费群体,只是随着消费升级不断去满足他们新的需求。
而LYNK & CO一上来就打出了“最好的车”口号,在吉利的设想中,这是个只为一部分人服务的品牌。
如何实现
谁都想定位高端,问题在于难度,LYNK& CO如何实现?
“全球品牌”是吉利给出的解决方案。不同于吉利品牌土生土长的卑微履历,LYNK& CO从一开始就强调国际化——欧洲设计、欧洲研发、全球制造、全球销售。
这种洋身份从亮相之初就被刻意突出:出生地哥德堡寻根、欧洲中心柏林发布、全球主流媒体见证,除了吉利汽车集团总裁安聪慧,发布会演讲被西方人——吉利汽车集团设计高级副总裁彼得·霍布里 (Peter Horbury),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吉利汽车欧洲研发中心CEO方浩瀚(Mats Fagerhag),LYNK & CO高级副总裁魏思澜(Alain Visser)等主导,幕后大老板李书福甚至没有在舞台上出现过。
对汽车来说,无论你如何强调血缘,消费者最看重的还是产品。
代号为01的首款产品揭开盖头后,得到的公众反馈绝大多数是正面的,最具代表性的评论是“漂亮”。
这辆SUV的轮廓身姿与保时捷Macan有几分神似,但在线条和曲面处理上比Macan要激进许多。
比如引擎盖纵向更短、曲线更平直、前脸倾角更陡,让它的前脸截面比Macan大很多,开眼角前大灯与上进气口格栅融为一体没有割裂,视觉效果上领先了一个时代。
更激进的是引擎盖两侧的冠线不像其他所有车一样只微微隆起一道折痕,而是高高凸起近一拳高,而且与翼子板上沿完全呈90度,像一把刀子般锋利。
在腰线、肩线等重要曲面的处理上也处处是这种棱角锋利的阳刚和硬桥硬马的力量感,相比之下Macan的阴柔线条显得有些娘炮。
另一个观致?
谁都会想到,几年前的观致同样提出“这个世界还需要一个新的汽车品牌吗?”的问题,同样在亮相之初博得满堂彩,同样整合全球资源打造,同样以大众、丰田这种主流合资品牌为直接竞争对手。
本文无意探讨观致的成与败,许多汽车品牌比如雷克萨斯问世初期也经历了多年(一说是10年)的亏损,但就目前来说,观致的发展速度与人们的期望值存在差距。
从目前情况来看,LYNK & CO有三点利好让它有可能比观致更早实现世俗定义上的成功。
一是沃尔沃的帮助。无论是吉利汽车欧洲研发中心(CEVT)、与沃尔沃合作的CMA平台还是给消费者留下的强关联印象,LYNK& CO都与沃尔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战略投资观致的以色列外方无法比拟的。
二是吉利自身的火候。博瑞是自主品牌第一款取得市場成功的B级车,博瑞、博越都拥有了非常接近主流合资品牌的品质印象,水到渠成地推出定位更高的LYNK & CO,市场接受度会高于平地起高楼。
三是时机。观致成立于2007年,2013年初首款车型亮相——这段时间正是新能源、互联、智能引发汽车大变革的前夜,而观致的定位也果然是一辆扎扎实实的传统汽车。LYNK & CO的诞生赶上了汽车转型的爆发期,可以附加更多新概念、新思维、新技术赢得品牌超前的印象。
第三点也是目前大多数传统汽车品牌要走的转型之路,某种程度上能抵消一部分新品牌的弱势。
但归根结底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LYNK & CO的前景如何还存在太多未知。
新能源、智能互联、C 2 B的叠加
LYNK & CO不像一个常规的汽车品牌名称,这是吉利的有意为之,他们想用这种直观方式告诉人们,这是一个与过去“迥然不同”的新汽车。
有限的信息披露显示,LYNK & CO融入了近年来流行的所有新概念:新能源、智能、互联、C2B。
CMA平台能实现从传统动力到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的不同动力系统,智能互联也已经成为大多数新车不可或缺的技术配置,C2B(Customer to Business,个性化量产)是LYNK & CO高调宣称的另一个核心特征。
安聪慧说:“LYNK & CO品牌的一个核心就是要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传统的个性化定制还是停留在主机厂的数据库里面所进行的定制,也就是我们说的产品配置的设计,就是厂商规定多少个配置在这里面选择。但是从LYNK & CO品牌以后未来的发展来说,我们要充分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他举例,客户可以把自己名字体现在车的某个部位,也可以在下订单后随时看到自己的车处在哪个环节,“要让我们消费者深度地参与到这个产品中来”。
渠道已经铺开
经历过多品牌战略失败的吉利敢于再次推出LYNK & CO品牌的逻辑是:自主品牌占据中国市场42%份额,豪华车占据10%左右,其他近50%被合资品牌占据,吉利集团缺乏针对后者的品牌。
已知的是,LYNK & CO将发展独立的销售网络。安聪慧在采访中透露:“经销商加盟的愿望非常高,现已经有几百家了,但是现在我们确定的还是比较少,因为我们在优中选优。”
《汽车商业评论》从合肥一家已加盟的经销商处了解到,LYNK & CO品牌从今年5月开始招募经销商,已经拥有30多家授權经销商,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主要在省会级的一、二线城市。
该经销商的投资人对《汽车商业评论》说,LYNK & CO对经销商的信用度、资金实力要求较高,最基本的比如注册资金要在1000万元以上、账面资金800万元以上,更重要的是必须有合资品牌的运营经验。
该经销商集团旗下经营两家合资品牌多年,同时也有吉利品牌4S店,投资人称:“吉利现在的盈利水平比很多合资品牌要高,上升势头非常好,这也是我们对LYNK & CO有信心的原因。”
“LYNK & CO对店面装潢要求非常高,我们原来想改造一个店,后来发现效果不好,现在决定新建一个,我当然对赚钱有信心,关键是他们领导作出了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