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畅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湖北 武汉 4303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患者机体内局限性的静脉经血机制紊乱。若患者血栓发生脱落,可能造成肺动脉的拴塞[1]。为研究分析实体肿瘤放化疗中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制及相应的治疗措施,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1例实体肿瘤放化疗中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收治的11例实体肿瘤放化疗中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研究对象,11例患者中5例为肺癌,其中2例患者为腺癌,1例患者为鳞癌,2例患者为小细胞癌,1例患者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例为前列腺癌,2例为食管鳞癌,1例患者为直肠腺癌。进行单纯性放疗化疗患者为4例,所占比例为36.4%,7例患者术后进行放疗和化疗治疗,所占比例为63.6%,术后开始进行放化疗时间范围为术后11天到术后2年,平均时间为(167.32±23.43)天。左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为6例,所占比例为54.5%,2例患者为右下肢,1例患者为左上肢,2例患者为右上肢。5例患者为完全梗阻,6例患者为不完全梗阻,5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增高,所占比例为36.4%,大多为持续增高,数值范围322×109/L~552×109/L。4例患者出现纤维蛋白原增高,所占比例为36.4%,数值范围为5.12 g/L到7.3 g/L,平均为6.12 g/L。
分析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好记录和统计工作。均给予30万~50万单位加1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一天1次,1到2周,500 ml低分子右旋糖酐,160~200 mg的川芎嗪,静脉滴注,一天1次,1到2周。另5例患者同时应用25000单位肝素钠+1000 mL生理人员,静脉滴注,1到2周。另6例患者应用2500~5000 XaIU肝素治疗,皮下注射1天2次,3~4天后改为5 mg华法令,一天3次,减量1到2周,口服,随后应用50 mg潘生丁,75 mg肠溶阿司匹林,1天1次。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1例患者中,6例患者完全治愈,完全治愈率为54.5%,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患者为4例,所占比例为36.4%。随访3个月结果显示,10例患者均未发生复发,1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为原发病肺小细胞癌,所有患者均未发现肺拴塞。1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在临床治疗中,深静脉血栓形成较为常见,即患者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致残率较高,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原因可分为血液高凝状态、静脉流速减慢。肿瘤患者进行放化疗治疗,可导致患者肿瘤坏死,机体阻止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另外,化疗可导致患者抗凝物质减少,损伤血管壁[2]。对已经进行肿瘤手术的患者,伴随血小板及纤维蛋白酶增高,需提高重视。进行化疗放疗时,可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或活血化淤药物,例如川芎嗪及潘生丁,必要时可给予小剂量抗凝剂,低分子肝素是临床上常用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影响凝血因子以及凝血酶作用较小[3],临床效果与普通肝素相比较为理想,能够起到抗凝血因子的作用。需积极进行治疗并发症,定期复查血凝及PLT等。在本次研究中,5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增高,数值范围322×109/L~552×109/L。4例患者出现纤维蛋白原增高,所占比例为36.4%。分析原因为患者血循环系统中存在促进骨髓巨核细胞体液因子,可增加血小板生产率。11例患者中,6例患者完全治愈,完全治愈率为54.5%,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患者为4例,所占比例为36.4%。由此可得,经过积极治疗,实体肿瘤放化疗中并发深静脉血栓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实体肿瘤放化疗中需注意并发深静脉血栓,进行积极防治,危险信号为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的持续提高。
[1]王淑玲,魏训磊,王建国.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诊治[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7(2):133-134.
[2]张宏伟,王彬华,宋 敏.肿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抗凝治疗18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月刊,2012,22(6):120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