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年生平与文学活动简编[1]

2017-03-06 22:42
华中学术 2017年2期
关键词:光年

严 辉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1913年旧历九月二十五日[2](即1913年10月24日),张光年出生于湖北省光化县老河口镇(现名老河口市)一个钱庄职员的家庭。原名张文光,后改名张光年。曾用笔名未然、然、蓝枫、光未然、张望、华山、华夫等[3]。

老河口镇坐落在湖北省西北部,汉水流经此地后汇入长江,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商贸繁荣的水陆码头。张光年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老河口镇度过的。他的父亲张云程,从15岁起就在本地冯姓资本家开的裕通钱庄里供职。在战乱频繁的年月,钱庄倒闭者日多,张云程经常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张光年是家中的长子,后面还有四个妹妹和一个弟弟[4]。

幼年的张光年,曾伴同钱庄东家的孙儿读私塾,还读完了当地四年制的国民小学。1925年年初,张光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老河口公立商科职业学校(初中)。从这时起,他开始接触“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作品。

1925年“五卅”惨案在上海发生,反帝浪潮波及老河口。12岁的张光年,随同学们加入了游行示威的行列,在街头讲演,参加演出爱国的文明戏。这些爱国反帝的活动,打开了他的眼界,将他的视野从学校引向了社会。这时期,武汉和鄂北一带共产党的力量日益壮大。张光年从那些由武汉、襄阳来到老河口进行革命活动的青年朋友那里不断得到思想上的启迪。

1926年春天,张光年在老河口加入了共青团[5]。次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在老河口的搜捕中,他躲藏在裕通钱庄的后楼密室三个月,才幸免于难。他的父亲这时到武汉去办事,亲眼见到一排排的青年学生在马路上被枪杀的场面,从此不肯让他去上学,而执意把他送到自己任职的裕通钱庄去作学徒。

1929年春天,鄂北党团合并,张光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下半年,他离开了裕通钱庄,到老河口美化书店当店员。他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也读了很多马列主义理论著作,以及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书籍,大大开拓了知识领域和视野。这期间他还在友人帮助下自学英语和法语,为继续求学作准备。

中共鄂北特委和光化县委利用美化书店的便利条件,把书店作为地下联络点之一,张光年担当了联络任务。1930年夏天,鄂北光化一带地下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张光年与党组织的单线联系中断。因有人告密,他以共产党嫌疑被当地驻军传讯,驻军是冯玉祥的部属,终以没有证据被释放。他因此被美化书店辞退,在友人帮助下到老河口天主教堂办的化美小学当了一年教员,业余自学数学和外语,为去武汉求学作准备。

1932年秋,张光年只身离开老河口来到武汉。在前辈和挚友的经济支援下,张光年参加了私立武昌中华大学[6]的插班生考试。1933年2月[7]插班进入私立武昌中华大学中文系一年级下学期学习。在中华大学就读期间,他对《诗经》、《楚辞》和古代文论以及文字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涉猎了不少戏剧和音乐方面的专著,还十分关注当时的文艺论争以及各种社会运动。

1933年,他和几个同学集资创办了《鄂北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以“未然”的笔名发表了批判林语堂的杂文[8]。杂志发行一千册,出至第二期后因资金困难停刊。

1934年,他参与创建了主要由在校学生组成的业余剧团秋声剧社,被推为社长。1935年上半年,秋声剧社克服各种困难,在汉口维多利亚纪念堂公演了两次[9],演出了不少西方的经典剧目,也演出了田汉、熊佛西、程南秋等写的现代话剧。张光年不仅是剧社重要的组织者,还是重要的演员。在演员表和报纸上发表的宣传文字上,他开始用“光未然”这个艺名。此外,他还参加了武汉戏剧学会的组建,在《软体动物》、《未完成的杰作》等名剧中饰演过角色。

这时期他认识了不少武汉报界的朋友,他的文学才华得到了报社编辑的赏识,也为他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这一时期,他在《武汉日报》、《大光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很多文章,题材多样,如《论所谓中国本位木刻》(1935)、《一年来之中国出版界》(1935)、《戏剧的原始形态》(1935)、《艺术家的反省》(1935)等。

1935年年底,北平爆发了“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张光年在繁忙的学业之余,继续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以唤醒民众鼓舞士气。他组织了大光读书社,组织学生、工人会员学习时事和思想理论,又组织拓荒剧团从事抗日救亡的艺术宣传活动。这时期他开始创作独幕剧,创作的剧目有:《诗人的受骗》(1936),反映当时出版界对作家的剥削与欺诈;《胜利的微笑》(1936),描写东北义勇军与敌伪汉奸斗争的故事;《阿银姑娘》(1936),描写东北人民参加义勇军抗日反汉奸的故事。传唱全国的抗日救亡歌曲《五月的鲜花》[10],即是《阿银姑娘》的序曲。其中《胜利的微笑》、《阿银姑娘》及田汉的《水银灯下》,曾作为拓荒剧团的国防三部曲在汉口公演,引起了文化界的注目。

1936年春,在中华大学读书的最后一个学期,由于积欠学校三个学期的学杂费90余元而被迫退学。经朋友介绍,下半年起在武昌私立安徽中学担任高中国文教员。教课之余,继续写作并从事戏剧活动。

1936年12月,张光年接到友人通知,处境危险,亟需离开武汉。他匆匆结束安徽中学的教学工作,辞去教职,乘船赴沪。当夜,国民党宪兵特务到安徽中学搜捕落空。

张光年到上海后,加入了亭子间文人的行列,结识了不少左翼作家和艺术家,靠稿费和朋友的资助维持生活。这一期间,在上海的《新学识》及《光明》半月刊上发表了很多关于战时戏剧运动的文章,如《庸俗的戏剧运动批判》(1937)、《〈战时戏剧〉引论》(1937)、《论战时文艺总动员》(1937)等,呼吁文艺工作者团结起来,创作为抗战服务的作品。在一次教唱《五月的鲜花》的群众活动中,他结识了作曲家冼星海和张曙,并开始与他们合作创作抗日救亡歌曲。他这一时期的歌词作品有:《高尔基纪念歌》(1937,冼星海作曲)、《在绿星旗下》(1937,张曙作曲)等。他还把自己创作的剧本《火把》[11]、《五月的鲜花》(原名《阿银姑娘》)和《胜利的微笑》结集为剧本集《五月的鲜花》,并撰写后记拟出版,后因沪战爆发未能如愿。

“八一三”沪战爆发,浦东大火,大批平民沦为难民,张光年投入难民救济及宣传工作。10月,回到武汉。这时的武汉已经成为全国抗战的政治和文化重镇,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局面开始形成。中共湖北省委的工作经过十年破坏停顿后,开始恢复活动,张光年在这时重新入党[12]。他参与筹办了扬子江出版社,任编辑。他还参加了文化界及文艺界的许多社会活动,如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抗敌协会和全国戏剧工作者抗敌协会。他还与冼星海、张曙一起热心参与青年救国会的歌咏会和合唱队的活动,这一时期创作了不少抗日救亡主题的歌词。如《抗日合唱》(1937,江定仙作曲)、《新时代的歌手》(1938,冼星海作曲)、《拓荒歌》(1937,冼星海作曲)、《戏剧抗战》(1938,冼星海作曲)等。

根据全民抗战形势的需要,张光年这一时期大力提倡街头剧,写了《论街头剧》、《〈街头剧〉的演出方法》,对街头剧的性质、特征、创作方法进行了探讨。这两篇论文连同这一时期先后创作的独幕剧《难民曲》、《沦亡以后》、《亲善》等,结集为《街头剧创作集》[13]。

1937年12月,中共湖北省委指派他去鄂北参加鄂北特委工作,并任命他为组织委员。张光年在安陆停留时,正好遇到了在此地进行抗战宣传活动的上海救亡演剧二队,与洪深、冼星海等老友一起演出戏剧创作救亡歌曲。后又去了襄樊、宜城、老河口等地,推动当地的抗战宣传活动,并参与恢复鄂北党组织的工作。

1938年春,张光年奉命自鄂北回到武汉,参加新成立的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他在第三厅艺术处(处长田汉)戏音科(科长洪深)任科员,同时担任第三厅中共特支干事会干事。张光年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组建十个抗敌演剧队和一个孩子剧团,并安排剧队成员的集训和学习。这期间他还协助主持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的一些座谈会、朗诵会,同时参与了几次大规模的歌咏游行、火炬游行等各种纪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他与作曲家们合作创作了许多抗战歌曲,有《远征轰炸歌》(1938,夏之秋作曲)、《为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而奋斗》(1938,李伟作曲)、《纪念五一节》(1938,冼星海作曲)、《保卫东方的马德里》(1938,冼星海作曲)等。

同年9月间,他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西北战地宣传工作视察员的身份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到西北第二战区晋西一带的吕梁游击区从事抗日宣传和实地考察抗日前线的活动。10月经西安、洛川、宜川等地向山西行进。11月,在壶口附近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境内。

1939年1月,张光年在晋西山中行军时坠马,左臂骨折,被就近送往延安的医院医治。演剧三队全体队员同行。到达延安后,张光年被送往二十里铺的和平医院接受治疗,由三队队员胡志涛陪同照料。在延安接受治疗和养病期间,张光年创作了著名组诗《黄河》(胡志涛笔录)。组诗包括八部分:《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黄河》组诗后由冼星海谱曲,4月中旬在延安陕公大礼堂首演。此后,抗战名曲《黄河大合唱》流传全国,至今仍传唱不衰。

1939年6月,张光年离开延安前往成都继续治疗臂伤,未愈,从此左臂留下残疾。成都期间,撰写了他在第二战区晋西一带视察抗战宣传工作的报告《吕梁山脉游击根据地抗敌宣传工作视察报告》(1939)、《西战场文艺运动一瞥》(1939)、《展开二战区的戏剧战线》(1939),这些文章用第一手资料详细描述了当时战区前线抗敌宣传工作的真实状况,并对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意见。

同年9月,张光年去重庆,参加新成立的文化工作委员会戏音科的工作,同时他还参加了“文协”的工作。“文协”组织了一个诗歌朗诵队,张光年为队长,徐迟为副队长。他们协同郭抹若、老舍、常任侠、方殷、高兰等开展诗歌朗诵运动。他这时创作了长篇叙事诗《屈原》(1940),并在群众集会上朗诵。还发表了长篇论文《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1940),针对当时文艺界的热点问题而写,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在重庆的进步文化人士陆续疏散。张光年由党组织安排去往缅甸开辟工作。在缅甸期间,他担任仰光《新知周刊》主编,积极团结华侨文化界和华侨青年,展开反法西斯的文化活动。这期间写了不少文论、杂文以及文艺论著等。同年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张光年带领华侨青年百余人,成立了缅甸华侨青年战时工作队,担任总领队,在上缅甸的各城镇开展反法西斯的文艺演出宣传活动。

1942年夏天,上缅甸沦陷,他带领战工队的一批华侨青年翻过中缅边境的高山峻岭,经历种种艰险,历时20余天回到云南。在云南期间,张光年曾在云大附中教书,稍后担任李公朴主办的北门出版社编辑和《民主增刊》的编辑,协同李公朴、闻一多、吴晗、楚图南等从事爱国民主运动。

在这段时期,他创作了反映缅甸人民劳动与战斗的长诗《绿色的伊拉瓦底》(1942),还写了《午夜雷声》(1942)、《镇魂曲》(1943)、《野性的呐喊》(1943)等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结集为诗集《雷》[14],这是他出版的第一本诗集。

在云南路南县教书时,张光年搜集整理了彝族的民间长篇叙事诗《阿细的先鸡》[15]。这首长诗记录了阿细族的古老神话、历史传说、爱情、劳动以及民俗风习等,是整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遗产的一项开拓性工作。在昆明期间,他还发表了很多政治讽刺诗,有《民主在欧洲旅行》(1945)、《市侩颂》(1945)、《我嘲笑》(1945),以及《给新中国》(1945)、《为胜利团结与民主而歌》(1945)等诗篇。这时期的大部分诗歌后来收入诗集《五月花》[16]。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10月下旬,张光年化名后混在调往东北的部队中离开昆明,年底到达北平。1946年春,他参与建立中国民主同盟北平支部,担任秘书并主编民盟机关刊物《民主周刊》北平版。同时,他还负责筹建北门出版社北平分社,协同建立北平“文协”并开展文艺座谈和诗歌朗诵活动。11月1日,与黄叶绿结婚。他们的婚礼成为当时北平文化界的一次盛大集会,作家张恨水曾撰文记录当时的状况,载于上海的《文汇报》。

1946年11月中旬,在北方大学校长范文澜的邀请下,张光年由北平进入晋冀鲁豫边区,参加北方大学艺术学院的筹备工作。1947年春,担任北方大学艺术学院主任。1948年夏,担任华北大学第三部(艺术学院)副主任。这期间曾带领学生到邯郸参加土改。撰写《蒋介石绞杀文化》[17]一书,包括控诉当时国民政府对教育、新闻、艺术活动,以及文化人士等进行管制与精神绞杀的七篇短文。

1949年年初,北平和平解放。2月,张光年随军进入北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工作。下半年,主持华北大学第三部(艺术学院)短训班教学工作,为南下工作团培训青年文艺宣传干部。

1950年,担任中央戏剧学院教育长兼创作室主任。1951年调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艺术局任副局长,兼任《人民戏剧》副主编。1952年《剧本》月刊创刊,张光年任主编。1952年9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张光年参加文代大会和剧协大会的筹备工作。在剧协大会作主题报告《戏剧工作为总路线而奋斗》。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秘书长兼创作室主任。

1954年5月至8月,作为中苏友好代表团成员访问苏联和波兰,作《和苏联朋友谈新中国的戏剧》。1955年春,参加文艺界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写了《胡风怎样反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批判文章。4月,文化部艺术局与中国剧协合办第一届戏曲编剧讲习会,张光年任副主任(田汉任主任),并作报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戏曲创作》。

1956年5月,为《文艺报》撰写社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57年张光年调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本年起开始担任《文艺报》主编,至1966年5月停刊为止。

1957年夏,反右斗争风暴骤起,文艺界展开反右运动。张光年反右期间所写的批判文章大都收入《文艺辩论集》[18]。

1960年上半年,张光年参加第三次文代会筹备工作,协助周扬撰写大会报告。1961年2月,为《文艺报》写专论《题材问题》,提出“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百花齐放,必须破除题材问题上的清规戒律”。5月,与卞之琳一起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代表应邀出席德国作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抵柏林访问。

1962年春,与周扬、林默涵等20余人,在新侨饭店筹备“延座讲话”发表20周年的纪念活动, 协助周扬撰写《人民日报》社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同年夏,去越南参加“反美斗争月”活动,写《越南组歌》数首。作歌词《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瞿希贤作曲),在全国广泛传唱。

1964年春,率作家访问团一行20余人访问大庆油田,同行的有赵树理、周立波、张天翼、李季、艾芜等。1965年4月,随以老舍为团长的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5月,参加中宣部主持的文艺整风。10月,到北京顺义县参加“四清”,直到1966年5月。

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期这一期间,张光年主要担任文艺组织的工作,撰写了许多剧评、诗评和理论文章。结集出版的有文论集《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19]和《风雨文谈》[20]。

这期间,张光年还创作了很多歌词和诗歌作品。如《为麦克阿瑟竞选》(1950)、《热情的打字员》(1954)、《春风在首都的上空欢呼》(1956)、《英雄树》(1959)等,及歌词《在祖国和平的土地上》(1952)、《三门峡大合唱》(1958)、《青年的骏马在飞奔》(1955)等,其中大部分收入诗集《五月花》[21]。

1966年5月,“文革”爆发,张光年即受到审查和批斗,停止了一切工作和写作活动。1968年起,接受“中央专案组”的隔离审查。1969年11月,交由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代管。1975年6月,由专案组宣布解放,恢复党籍,10月底出任国家出版局顾问。1981年经中央组织部彻底平反。

1977年下半年起,张光年任《人民文学》主编。10月,召开短篇小说座谈会并发言。12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驳“文艺黑线专政”论》,开始文艺界的拨乱反正。1978年被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并担任全国文联筹备组副组长和中国作协筹备组组长。12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驳“文艺黑线”论》,以促进文艺界的健康发展,并主持中国作协错划右派的复查和平反工作。

1979年至1984年,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作协副主席。1982年9月,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中,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3年春,主持作协主办的诗歌、报告文学、中短篇小说文学评奖活动,在发奖大会上作了题为《社会主义文学的新进展》的报告。1983年夏起,担任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会长。

1984年12月,中国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张光年在会上作了题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的工作报告,阐述了解放思想、深入生活、创作自由以及“双百”方针等重大文艺问题,号召文艺界加强团结,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而奋勇前进。大会期间,继续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87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从1970年代中后期至1980年代中期这一期间,张光年主要担任文艺界的领导工作,将大量精力放在了重建文联和作协的正常秩序,组织文学评奖,撰写会议报告等工作上。这一时期写的理论及评论文章,大都收在后来出版的《惜春文谈》[22]。

注释:

[1]本文是在刘可兴编撰的《光未然传略》(载《新文学史料》1987年第2期)的基础上,根据张光年手稿及各种历史资料修订编写而成。本文编撰年限止于1985年。

[2]关于张光年的出生日期有一种引用广泛的说法为1913年11月1日,这是张光年本人生前对他的阳历生日的一种大致推算,也是为纪念1946年11月1日与妻子黄叶绿的结婚纪念日。

[3]关于张光年的名字及各种笔名的历史情况,可参见张光年《谈谈我的名字》一文,《张光年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4]他的弟妹分别是大妹张蓬(青光)、大弟张文华、二妹兰光、三妹张惠芳以及幼时因家贫送亲戚抚养的四妹冷云。

[5]张光年一直把自己的入团时间填写为1927年3月,由熊玉珩介绍,左泽民监誓。晚年时根据友人回忆及襄阳党史资料的一些线索,认为他的入团时间应该是1926年的春天。参见《光未然脱险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6]中华大学是现在的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1912年湖北黄陂人陈宣恺和陈朴生在武汉创办私立中华学校。1915年3月,教育部正式认可该校为大学。

[7]关于张光年的入学时间,一直都以张光年本人说的1931年为常见。但是据笔者在华中师范大学档案馆查阅的原中华大学学籍资料显示,他的实际入学时间为1933年春季,经考试插入大一下学期学习。

[8]该文已佚失。杂志也未能找到。

[9]1935年1月,秋声剧社在汉口维多利亚纪念堂举行第一次公演。演出三个独幕剧:《苏州夜话》(田汉,光未然在剧中饰演老画家)、《牛》(熊佛西)和《女人与狗》(程南秋)。3月,举行第二次公演。演出四个独幕剧:《甜蜜的嘴唇》(袁牧之)、《艺术家》(熊佛西)、《月亮上升》(格里夫人)和《归来》(程南秋)。

[10]《阿银姑娘》在武汉上演时,为剧中序曲《五月的鲜花》谱曲的是武昌艺专的作曲家马丝白。稍后,流亡北平的东北大学组织演出《阿银姑娘》,因找不到曲谱,由该校教师阎述诗为《五月的鲜花》重新谱曲。阎述诗谱曲的《五月的鲜花》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

[11]《火把》是以茅盾的小说《子夜》双桥镇的故事为基础扩展开来,其剧本今已佚失。

[12]据中共中央组织部1987年的15号文件,张光年的“党龄从1929年3月算起”。

[13]《街头剧创作集》,武汉:扬子江出版社,1938年。

[14]《雷》(诗集),昆明:北门出版社,1944年。

[15]《阿细的先鸡》(长篇叙事诗),昆明:北门出版社,1944年。阿细族是云南彝族中的一支,“先鸡”就是阿细族语“歌”的意思。1942年下半年,张光年在云南路南教书时,从一位阿细族学生毕荣亮那里听到了这首“先鸡”。1943年3月,他在毕荣亮的协助下,开始翻译、记录、整理这部长篇叙事诗。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时更名为《阿细人的歌》。

[16]《五月花》(诗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60年。收1940—1950年代创作的诗歌作品26篇。

[17]《蒋介石绞杀文化》(政论集),由华北新华书店于1947年出版。

[18]《文艺辩论集》(文论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

[19]《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文论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收1951年11月到1956年12月写的《历史唯物论与历史剧、神话剧问题》(1951)、《戏剧遗产中的现实主义》(1952)、《沿着戏曲的现实主义轨道前进》(1953)、《评老舍的话剧〈春华秋实〉》(1953)、《谈独幕剧》(1954)、《曹禺的创作生活的新进展》(1955)、《论胡风的“精神奴役的创伤”》(1955)、《为了在舞台上创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典型性格而奋斗》(1956)等22篇文章。

[20]《风雨文谈》(文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收入1958年至1963年写的《论郭沫若早期的诗》(1957)、《论臧克家近作短诗》(1959)、《在新事物面前——就新民歌和新诗问题和何其芳同志、卞之琳同志商榷》(1959)、《谁说托尔斯泰没得用》(1959)、《题材问题》(1961)、《关于戏剧语言的杂感》(1961)、《〈胆剑篇〉的思想性》(1962)、《〈胆剑篇〉枝谈》(1962)、《“共工不死”及其他》(1962)、《李瑛的诗》(1963)等31篇文章。

[21]《五月花》(诗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60年。收1940—1950年代创作的诗歌作品26篇。

[22]《惜春文谈》(文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主要收入有:《驳“文艺黑线”论》(1978)、《从诗歌问题说开去——在〈诗刊〉诗歌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1979)、《发展百花齐放的新局面——在全国优秀中篇小说、报告文学、新诗评选发奖大会上的开幕词》(1981)、《社会主义文学的新进展——在全国四项文学评奖授奖大会上的谈话》(1983)、《为小木屋呼吁——黄宗英报告文学新作〈小木屋〉读后记》(1983)、《〈沉重的翅膀〉修订本序言》(1984)、《热情而细致的园丁——〈侯金镜文艺评论选集〉序》(1978)、《怀念李公朴同志》(1982)、《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84)等。

猜你喜欢
光年
LIGHTYEAR巴斯光年正传
距 离
涡旋光年
星光文学社:遨游文学星海,追逐璀璨光年
光年
光年之外
伊甸园
黄光剑:我与我的《十光年》
“光年”是长度单位
我们和大黄鸭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