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倩,茹秀英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历史上奥运会举办城市和国家的奥林匹克教育,通常随着奥运会的结束而结束。在后奥运时期,如何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将奥林匹克教育与常态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是世界性的新课题。
2001年7月13日,北京获得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奥运会第1次眷顾了东方文明古国——中国,摆在中国和奥运面前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其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是其中之一。在全面继承以往奥林匹克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北京奥组委联合中国教育部和北京市政府制订并实施了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计划,这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史上形成了一个独具东方文化特色且形式和内容结构最为完整的奥林匹克教育模式——“北京模式”。这一模式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肯定[1]。2008年5月,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曾赞扬北京奥林匹克教育:“比赛还没开始,但中国在奥林匹克教育上已经获得了一块金牌。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将是2008北京奥运会的一个重要文化遗产,也是奥林匹克精神传播的历史性突破。”国际奥委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对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的评价是:“在遍布中国的校园里,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奥林匹克教育将为中国年轻一代留下一份永久的遗产”[2]。
那么这场因北京奥运会到来、首次在中国开展的、历时7年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留下的“北京模式”遗产,在北京2008奥运会后是否得到了传承与发展?本研究拟对此进行全面探析。
1.1 研究对象 以北京2008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遗产传承与发展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查阅相关书籍和报告4部,通过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以“奥林匹克教育”为关键词,对2000-2017年的期刊文献进行检索,共计486篇期刊论文,其中为研究提供有价值参考的包括“北京奥林匹克教育”66篇和“北京奥林匹克教育遗产”6篇。
1.2.2 实地考察法 针对研究的内容,笔者于2014年6月-2015年4月期间,3次到北京海淀区羊坊店小学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访谈校长或教师了解北京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情况,为本研究获取一手材料。2015年5月,笔者到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进行考察,并对相关专家进行访谈,全面了解后奥运奥林匹克教育的发展与推广情况。
1.2.3 专家访谈法 针对本研究内容重点,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别访谈了资深奥运专家和北京市有关校长、教师,访谈专家名单(表1)。
2.1 奥林匹克遗产与奥林匹克教育遗产 目前国内外学者就奥林匹克遗产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界定,综阅国内外学者观点,认为奥林匹克遗产是指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中留下的所有东西。从这种意义上讲,奥林匹克教育遗产属奥林匹克遗产的下位概念,是指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中留下的有教育价值和重要意义的东西,具体包括2个层面:1)针对奥林匹克运动而言的、存在于国际层面的、具有普世意义的遗产;2)针对奥运会而言的、存在于奥运会主办国家或地区层面的具有本土性、多元性、传承性意义的遗产。
表1 访谈专家及访谈内容
2.2 北京2008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与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的界定及构成 北京2008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是指在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至2008年9月北京奥运会结束期间,在中国,尤其是主办城市和协办城市,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旨在促进其全面发展及和谐相处的,始于自发、后又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这场教育活动意义非凡,不仅因为它是百年奥运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教育运动,更在于推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具有“东方特色和发展中国家模式的奥林匹克教育的‘北京模式’”[3]。
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遗产源自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遗产被界定为:在北京2001年7月13日申奥成功到2008年9月奥运会结束期间,在中国,尤其是在主办城市北京,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奥林匹克实践教育活动中留下的“北京模式”遗产,具体由奥林匹克教育理念、奥林匹克教育组织和奥林匹克教育活动3大体系构成[4]。
从2001年7月13日到2008年9月的7年间形成的“北京模式”教育理念体系遗产主要由2个层面构成(图1)。国际层面主要是指奥林匹克运动百余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普世价值的思想,具体包括奥林匹克格言、名言、精神和顾拜旦的《体育颂》。国内层面主要是指北京2008奥运会的办赛理念,具体包括3大理念、口号和志愿者口号等。
图1 “北京模式”教育理念遗产
在对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小学的实地调查中发现:这些理念不但没有随着奥运会的落幕戛然而止,而是有机融入到了学校的体育、德育、学科教学等教育实践活动中。例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和“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名言成为了各个中小学举办体育文化节的普遍标语和学校景观建设的主要内容。奥运之父顾拜旦的经典《体育颂》,成为了各个学校体育文化节开幕式必不可少的内容,全校师生共同朗诵。更值得一提的是,《体育颂》还被列入了北师大版第11册的语文课本之中,使奥运理念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得到进一步强化发展。在语文教学中,以国外体育内容为载体,全面解读体育精神,这在中国基础教育史上是很罕见的。这种理念的强化与教育无疑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身体观会起到强有力的引导作用。
从2001年7月13日到2008年9月的7年间形成的“北京模式”教育组织体系遗产,其典型的特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政府教育部门和北京奥组委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学校重点实施的奥林匹克教育组织体系[5](图2)。
图2 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组织机构
在图2中,有2个核心组织是因北京奥运会的到来和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而建立的,一个是北京奥组委,另一个是设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以往其他奥运会主办国和城市的惯例,这些组织会随着奥运会的结束而自动解散。但北京奥运会结束后,这2个推动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的核心组织并没有解散,而是进行了可持续性的组织变更和传承。
首先,2008北京奥运会后,北京奥组委于2009年8月变更为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Beijing Olympic C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缩写BODA)。该组织的性质是公益性社团法人组织,是在北京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奥促会实行会员大会制度,首批会员63个,由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组成(见图3)。其宗旨是:弘扬奥运精神,扩展奥运成果,促进奥林匹克事业和残奥事业在城市的持续发展,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服务,推动北京世界城市和国际体育文化中心城市的建设。其中在大型活动部中专设的奥林匹克教育办公室,专门负责后奥运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与实施。
图3 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组织机构[6]
由此可见,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从组织机构的设置到组织宗旨和业务范围的确定,都十分强调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这无疑为后奥运北京,乃至全国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9年12月变更为北京市教育学会奥林匹克研究分会(以下简称“奥林匹克研究会”),以确保“北京模式”遗产继续在后奥运期间得以可持续发展,奥林匹克研究会由北京市教育学会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主管。各区县教委、中小学校、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研究机构等单位以及从事奥林匹克教育研究、具有较强研究能力或者从事奥林匹克教育实践活动,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总结推广能力的个人均可申请入会。
综上所述,后奥运时期推动北京,乃至中国的奥林匹克教育可持续开展的组织机构得以延承。从2010年开始,2大组织相互配合,联合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团委开展了系列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经过几年的实践,后奥运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组织机构得以建立(图4)。
图4 后奥运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组织机构
该组织机构与前奥运奥林匹克组织体系最大的区别在于,后奥运的组织体系不是辐射全国,而是主要针对北京,这是由新成立的北京奥促会和奥林匹克研究会的所辖范围决定的。因此,后奥运奥林匹克教育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由全国主要集中在了北京市。其他协办城市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开展进入自主、自发的状态中。
“北京模式”的活动体系由“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以下简称“示范校”)和“同心结”交流活动2大重点项目为支撑,也是“北京模式”留下的最为典型的活动遗产[7]。
北京奥运会前,“示范校”的创立及其“样板”和“辐射”功能的发挥,使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更大范围的青少年学生中迅速普及。“示范校”借助奥林匹克教育之契机,将奥林匹克教育有机渗透到相关学科中,开展了各种体育健身、志愿服务、地球环境、国际理解和艺术教育等主题实践活动,不但对奥林匹克主义有了更为深刻的实质性理解,而且还重新认识了学校的体育和德育工作。此外,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利用牵手、结对等中国学校教育的传统活动方式,把奥林匹克教育精神传播到边远山区和全国各省市的兄弟学校,把奥林匹克知识普及到社区居民家中[8]。
“同心结”交流活动的开展,使得北京210所“同心结”学校与全球范围的国家和地区有了广泛联系,为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儿童提供了国际理解教育交流的平台,为青少年学生开辟了学会尊重、理解差异、培养公民责任感的广阔空间[9]。
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和“同心结”交流活动这2大遗产在后奥运时期也得到了沿承与发展。2014年南京青奥会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设计全方位传承和借鉴了“北京模式”的2大活动遗产。
5.1 “北京模式”活动体系在南京青奥会的传承与借鉴
2010年2月10日,国际奥委会第122届全会在加拿大温哥华决定,将2014年第2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办权授予了中国南京市。作为国际奥委会继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后推出的第3大赛事,青奥会更加强调对青少年的奥林匹克教育,因此南京青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情况成为国际奥委会衡量该赛事成败的核心指标。
5.1.1 南京2014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的创立南京传承、借鉴了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的做法,
制定了《南京2014年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创建方案》。方案中包含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命名计划、命名标准、主要任务、组织实施、学校管理等7项内容都有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的深刻烙印。例如,示范校的命名计划也是分批进行,尤其是示范校主要任务的确定与2008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的任务所涵盖的内容大体相似[10]。
5.1.2 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同心结”交流活动的开展 南京青奥会传承、借鉴了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的“同心结”项目的做法,启动了南京市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同心结”交流活动。南京青奥组委选拔100所青奥示范学校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及学校建立结对关系,开展“同心结”文化教育交流活动。结对的做法、交流活动的内容与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大体相同:即“同心结”学校分别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奥委会建立结对联系,同时与结对国家或地区的学校建立结对学校关系。在青奥会开幕前,“同心结”学校学生将学习了解结对国家和地区的语言、历史、文化等知识,开展与结对学校的交流活动。赛时,“同心结”学校的学生们将参加青奥村的欢迎仪式,到赛场为结对国家或地区的体育代表团加油、助威,邀请参赛的运动员到学校参观、开展联谊活动等。更值得一提的是,南京青奥会“同心结”交流学校的交流方式,突破了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教育“同心结”交流方式,实现了网络视频即时交流[10]。
5.2 后奥运“北京模式”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体系的创新发展 如前所述,积极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是北京奥促会的重点工作之一,后奥运“北京模式”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主要是由北京奥促会牵头,联合其他组织开展的。从2010-2014年的5年间,形成了后奥运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的2大活动体系,分别为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和以“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为主题的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系列活动。
5.2.1 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中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
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共同主办,自2010年创办以来,到2014年已经举办5届。每届文化节中,都设有奥林匹克教育专题活动(表2)。
5.2.2 “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北京市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系列活动 2010年3月,由北京奥促会、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体育局、北京青年报、北京电视台联合发起的以“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为主题的奥林匹克教育系列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以中小学生足球赛为载体,依托北京市200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和210所“同心结”交流学校。这一教育项目的启动意味着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在后奥运时期得以延续。
从2010年启动以来,组委会以体育竞赛、文化艺术、国际交流为形式,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活动形式不断创新,赛事内容丰富多彩,赛事规模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截至2013年,已累计吸引全市1 000所中小学近20万人次学生参与,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11]。
此外,从2012年开始,北京奥促会联合其他部门,结合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开展不同的奥林匹克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如2012年以“弘扬奥运精神,践行北京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活动,2013年以“奥林匹克行,美丽中国梦”为主题的活动,2014年以“奔跑、运动、成长”和“支持申办冬奥,实现中国梦想”为2大主线的奥林匹克教育系列活动[11]。
5.2.3 “北京模式”遗产“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的创新发展 在国际奥林匹克教育的语境下,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是中国的首创,更是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那么这些示范校在后奥运时期是否仍然坚持在进行奥林匹克教育?效果如何?本研究通过专家访谈和实地考察发现:尽管同为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但认识不一,尤其是校长的认识对学校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开展起关键作用。但这其中不乏有在后奥运时期继续将奥林匹克教育的理念、手段全方位融入学校各方面的典范。其中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在奥运前,尤其在奥运后更成为了中国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的典范,具有典型的样板作用。
表2 2010-2014年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中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11]
羊坊店中心小学的奥林匹克教育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奥林匹克教育的初步探索(2001-2003年),在此期间,开启了中国首例在中小学生中全面开展奥林匹克研究的先例;第2阶段,奥林匹克教育进入校本课程(2004-2006年),学校推出奥林匹克教育国家校本课程,将奥林匹克思想以及精神理念转化成为具体的课程来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第3阶段,奥林匹克教育进入校本课程(2007-2008年),此阶段奥林匹克教育理念逐步清晰;第4阶段,奥林匹克教育蓬勃发展(2010年至今),后奥运时期,学校坚持“办国际化奥林匹克教育卓越学校”的办学目标,将奥林匹克教育确立为办学特色,将奥林匹克精神内涵转为学校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奥林匹克教育办学理念体系(图5)。
图5 羊坊店中心小学奥林匹克教育理论体系
6.1 “北京模式”思想体系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对2022冬奥会的启示 如前所述,“北京模式”理念体系遗产在北京奥运会后进一步融入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之中。例如,奥运之父顾拜旦的经典《体育颂》,成为了各个学校体育文化节开幕式必不可少的内容,并被列入了北师大版第11册的语文课本之中,使奥运理念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得到进一步强化发展。但由于各学校对奥林匹克教育理念认识不一,对体育运动的教育价值认识不深,是直接导致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关键瓶颈。因此为确保2022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在中国有效开展,从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制定、实施、执行,第一要务仍是进一步普及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竞技运动教育价值教育。
6.2 “北京模式”组织体系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对2022冬奥会的启示 “北京模式”组织体系遗产在奥运后继续得以传承。奥运前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2大核心组织——北京奥组委更名为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变更为北京市教育学会奥林匹克研究分会。从2010年开始,由奥促会牵头,奥林匹克研究会配合,联合国家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团委每年都开展专门的奥林匹克教育系列活动,建构了后奥运奥林匹克教育的组织体系。后奥运奥林匹克教育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由全国主要集中在了北京市。其他协办城市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开展进入自主、自发的状态中。
但在该组织体系中,本应积极参与其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的一些组织却出现了严重缺位。为确保2022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在中国有效开展,在保持原有组织体系的基础上,中国奥委会,国家奥林匹克学院,各单项体育协会应积极参与到日常奥林匹克教育之中,实现与国际奥林匹克教育组织的对接和联系,建立起与国际奥林匹克教育接轨的组织网络。
6.3 “北京模式”活动体系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对2022冬奥会的启示 “北京模式”活动体系遗产既有传承,更有创新。1)大型活动方面,南京青奥会的传承,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和“同心结”交流活动被2014年南京青奥会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设计全方位的传承和借鉴。2)学校日常奥林匹克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其中最典型的个案是北京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被教育部授予奥林匹克教育特色学校。3)以“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北京市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系列活动逐年开展。
但奥林匹克教育的核心载体竞技运动仍没有成为奥林匹克教育的核心载体,尽管足球进校园已开展数年,但受社会和教育者对竞技运动教育价值的认识不深、开展竞技运动教育保障因素的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广大的中小学还没有建立起基于竞技运动为基础的(sportbased)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体系。因此,进一步建立基于竞技运动的(sport-based)奥林匹克教育活动是首选。基于目前奥林匹克教育在理念、组织和活动方面的不足,本研究进一步认为,在2022北京冬奥会的北京下,应全面健全以学生为中心的奥林匹克教育日常保障体系。1)要建立学校、社区、家庭联动式的组织支撑。构建组织学生参与竞技运动的志愿者队伍,创建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和体育系统的竞技体育之间的联动机制。2)建立中小学生体育保险制度。将体育中发生的伤害事故纳入其中,以消除学校和体育老师开展竞技运动的后顾之忧,为奥林匹克教育在中国中小学可持续开展保驾护航。
北京2008奥运会后,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遗产从理念、组织、活动3个维度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北京模式”理念体系遗产进一步融入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中,组织体系遗产由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和北京市教育学会奥林匹克研究分会2大组织得以传承发展,活动体系遗产通过大型活动和学校日常奥林匹克教育得到传承与创新。进一步普及奥林匹克和竞技运动教育价值,充分发挥中国奥委会、国家奥林匹克学院和各单项体育协会的作用以及进一步健全以学生为中心的奥林匹克教育日常保障体系,是奥林匹克教育“北京模式”遗产对2022冬奥会带来的启示。
[1]耿申,张蕾,任海,等.国际奥林匹克教育中的“北京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2]国际奥委会官网[EB/OL].www.olympic.org,2017-08-03.
[3][美]包苏珊(Susan Brownell).“北京模式”的奥林匹克教育——东方特色和发展中国家模式[J].教育科学研究,2007(12):18-20.
[4]茹秀英.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报,2012,29(1):107-111.
[5]耿申.国际视野中的奥林匹克教育的“北京模式”[J].教育科学研究,2007(12):8-12.
[6]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官网[EB/OL].http://www.beijing2008.cn/beijing2008/acjg/,2017-08-03.
[7]裴东光.裴东光奥林匹克研究文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8]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北京2008奥运会总结报告·第三卷[M].2010.
[9]茹秀英,郭英杰.北京奥林匹克国际理解教育实施效果及对南京青年奥运会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0,31(4):33-39.
[10]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官方网站[EB/OL].www.nanjing2014.org,2017-08-03.
[11]茹秀英.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6.
[12]杨小明.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契合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7,4(3):10-14.
[13]李佳璟.北京市羊坊店中心小学校内体育兴趣班开展现状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6.
[14]谭琳.罗格与巴赫奥林匹克改革思想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6,30(4):28-32.
[15]赵松,白春燕,魏彪.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思想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2(2):27-31.
[16]刘永春,刘洋.奥林匹克精神在青年德育教育中的作用[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6,29(2):116-118.
[17]杨瑞清.知行合一,将奥林匹克教育做深做透[N]. 中国教育报,2015-08-08(003).
[18]张蕾.奥林匹克教育与中小学发展[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