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倩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逐渐严峻、养老金缺口逐渐增大,加上人均寿命逐渐增加、生活成本逐渐上升,以子女赡养、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老年群体,其晚年生活保障变得愈发不足。“以房养老”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城市的试点,对补充老年人养老资金来源、盘活房屋资源、拓展保险业务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由于传统观念的禁锢、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也为其发展带来不小的阻力。本文在简要分析“以房养老”试点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以房养老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试点现状 政策思考
基于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养老金缺口较大的国情,为更好的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水平,这就要求我们通过金融市场产品的创新来解决,“以房养老”慢慢进入大众视野,并被多次提上议题。2014年6月23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开始了自2014年7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城市进行为期两年的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试点。两年试点结束后,中国保监会宣布试点范围将继续扩大。
所谓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也被称作“以房养老”,是保险服务业与养老服务业的融合,具体指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选择将其拥有完全产权的房屋抵押给保险公司,老人仍拥有房屋居住权并可依法从保险公司一次或多次领取一定的养老金直至身故,但老人身故后,保险公司将获得所抵押房屋的处置权。这实质上是一种反向抵押贷款,在国外已实行多年并渐渐成熟,在我国还是一种新兴的保险创新产品。
“以房养老”的成功试行会给保险市场、房地产市场和养老金保障制度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就试行两年的结果看,我们不由得会有些担忧:办完所有“以房养老”流程的仅有47人38户,相比于两亿多的老年人口基数,试行效果并不乐观。该结果的出现也并非偶然,受传统观念影响,老年人目前接受这种舶来新观念的能力不强,大部分处于观望状态;还有因看好房地产市场或希望将房屋留给子女等原因的存在而选择持有房屋。所以,“以房养老”政策在我国的实施有前景也有困境。对此,本文对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提出以下政策思考:
一是民众观念需慢慢引导,“以房养老”相关宣传要加大力度。我国目前“以房养老”遇冷的主要阻力在于民众的“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较强,老人希望得到子女的照看,相应的,也希望在自己过世后将房产继承给子女,这既是对儿女赡养的补偿和鼓励,又可保障和提高儿女未来的生活水平。对土地的依赖和重视,也让老人对产权房反抵押的做法感到难以接受。观念的引导与转變并非一朝一夕,所以有关当局需加大对“以房养老”政策的宣传力度,让老年人充分理解其运作模式,同时可以减少因为对该政策了解的欠缺而引发的道德风险,并慢慢引导老年人传统观念的转变,让他们渐渐接受“以房养老”这种新兴的政策。
二是政府支持在“以房养老”实施中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是“以房养老”政策中稳民心、助推进的关键。政府公信力更大,认知度更广,规范性更强,使得政府的支持是一剂强大的定心剂,不论对老年人来说,还是对推出“以房养老”产品的保险公司来说,都会起到一定的保障和担保作用。“以房养老”实施初期,政府的政策支持会使需求方和供给方更快衔接。
三是“以房养老”相关法律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完善。任何制度和政策的出台和运行都需要相关法律制度进行保驾护航。完善的法律制度从法律层面约束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得在“以房养老”施行中每一主体都能各司其职,遇到纠纷也有清晰明确的法律条款可依,切实保护到各方利益。
“以房养老”现阶段的试行虽然遇到颇多阻碍,但“以房养老”作为我国养老保障的一部分,是老年人养老资金来源的补充,同时对保险业、房地产业和社会保障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以房养老”本身还是潜藏着巨大潜力的。随着保险业不断发展,养老类保险产品不断创新,人们观念慢慢转变,宏观环境渐渐成熟,会有更多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以房养老”产品出现。短期来看,“以房养老”亟待解决面临的诸多阻碍;长期来看,“以房养老”会迸发出更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唐金成,曾斌.“以房养老”的国际比较及其借鉴[J].政策研究,2015(11):3-6+16.
[2]陈雅婷.“以房养老”意愿及需求倾向研究[J].经济师,2015(11):51-52.
[3]刘杰锋,朱沙,曾胜.以房养老:理念、模式和经验[J].西部论坛,2014(5):32-39.
[4]金晓彤,崔宏静.亚洲国家“以房养老”模式的经验与借鉴——以日本和新加坡反向住房抵押贷款为例[J].亚太经济,2014(1):11-15.
[5]胡国荣.美国住房反按揭贷款经验借鉴及启示[J].时代金融,2012(6):6-8.
[6]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福建监管局课题组.保险支持以房养老的国际经验借鉴[J].福建金融,2012(3):23-26.
[7]岳磊,和莉.以房养老,尴尬中前行[J].金融博览(财富),2016(7):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