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创新迎接新一轮腾飞
双创大浪来袭
作为一家IT信息科技公司的掌门人,张曙华的创业经历几乎和中国计算机行业发展历史一样长。20世纪90年代,我国计算机行业刚刚起步,技术和发展模式尚处在摸索阶段,张曙华创立了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息发展”)。
从一家五六人的小门店,发展成为一家拥有2000人的上市公司,经过近二十年的持续创新发展与技术研发积累,信息发展在面向档案、食品流通追溯、政法等领域的信息化系统开发与服务方面,为客户提供了信息化系统规划咨询、软硬件产品开发、系统集成、运行维护和推广等相关整体解决方案,成为具有领先行业地位以及全面解决方案的信息资源管理服务的行业专家。2015年6年,信息发展在深圳创业板上市。
初创企业谈的更多的是“创新”,而对于信息发展来说,应该谈“持续创新”。创新的技术和产品,在初创阶段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企业要取得长足发展,创始人张曙华认为“持续创新”是关键。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客户需求也越来越多样,一次技术和产品创新不足以满足时代发展,更无法伫立于时代浪头。信息发展以客户需求、优质服务为核心的技术、产品及应用的持续创新,不断满足市场需求。这便是信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在档案信息化系统开发与服务方面,“光典”产品先后获得上海市著名商标和“上海名牌”称号,在我国档案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信息发展也先后承接了包括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等国家级、省部级档案主管部门的信息化规划、数字档案馆建设、科研课题研发和相关标准制定等重大项目。
通过多年来积累的档案信息化领域的建设经验,信息发展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对食品流通追溯业务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抓住了商务部等部委主导下在全国开展食品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机遇。在2011年全国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会议上,商务部市场秩序司高度认可了信息发展承建的上海和青岛两个试点城市的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
此外,信息发展提供的司法行政管理解决方案、数字化监狱解决方案和政务协同办公解决方案,也为我国依法治国提供了便利的软件和硬件服务。
无论是技术创新、产品与应用创新,人才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信息发展设立了专门的企业内部培训机构—中信学院,培养企业自有人才。不定期聘请内、外部教师和专家担任顾问或者讲师,对各岗位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和业务技术知识的指导;制定并实施了系统性的“鹰计划人才培养体系”。“鹰计划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主要是借助“鹰”成长的四个典型阶段—“雏鹰、飞鹰、精鹰、雄鹰”,结合员工成长的不同阶段,建立系统性的企业人才培育策略及相应的培训课程设置。
当大部分人将目光聚焦在技术、产品与应用创新上,信息发展作为成熟的技术创新上市企业,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技术创新机制:完备的技术人员考核体系、统一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完善的研发人员激励机制和先进的产品研发流程管理等。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机制,营造积极、活跃的研发制度环境,这套技术创新机制为信息发展的持续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目前,信息发展共取得25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40项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和6项专利,此外另有9项专利申请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凭借在行业内领先的技术水平,信息发展多次承担国家级各类研究课题,先后参与13项国家级重点研究课题。
信息发展先后获得国家、上海市多项科技奖励,包括火炬项目证书、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证书、重点新产品证书、科学技术成果证书、优秀软件产品证书等。
持续创新的技术、产品与应用优势,使信息发展成为行业领跑者,并参与到行业标准的制定中来,相继参与制定了10个正式发布的电子文件、数据库及数字档案馆相关的标准或指南。
信息发展硕果丰硕,回顾自己近20年的创新创业发展历程,张曙华表示,20世纪90年代,民营企业的创立和发展环境都比较艰难。那时候创立企业被称为“下海”。私人创立公司很难被认可。对于创新创业的民营企业来说,创业政策导向太重要了。而信息发展的起步和发展都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如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上海对创新创业企业的政策支持优越,创业环境宽松,这在张曙华看来,初创企业想要创业成功离不开“梦想、努力和坚持”三要素。梦想,是企业创立的初衷,也是企业价值的定位和体现;有了梦想,如何实现技术创新、团队管理创新是企业长久发展需要作出的持续努力;但创业何其艰难,过程漫长而痛苦,贵在坚持。“现在回望过去二十年创业过程,经历的苦难都不算什么了。”张曙华笑着说道。
张曙华怀抱当年的一个梦想创立了信息发展,通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和坚持,对技术、产品与应用的持续创新,顺利经历了初创、稳步成长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在“建设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期,张曙华将带领信息发展迎来新一轮的腾飞。未来,信息发展力争在两到三年内成为国内档案信息化、食品流通追溯领域和监狱信息化领域最具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