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媛
摘 要: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指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是要使学生认识到人生的意义、价值、追求、理想、信念等。高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内在品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国家教育部曾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鉴于高中学生的特性和社会对高中生的要求,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相结合是我们对高中语文教育的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是着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的认识和再认识的学习,这只是揭示了语文的外在作用、外在价值和外在的意义。而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则重视学生精神的培养,是学生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的学习,这揭示了语文的内在作用、内在价值和内在的意义。语文的人文性教育,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也让学生实现了自我成长,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了创造力和生命力。
既然这样,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如何充分去挖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化的功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改进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标的改革已推行了多年并且改革程度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不再只是单纯地传授枯燥的知识,而是更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在目的上,不再只是让学生应付考试,而是注重对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何从学生出发,创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里的课堂,是新时期老师所面临的严峻的课题。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来发展学校的内涵,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方法,也是未来的一种必然被采取的学习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最好的办法,要想让高中的语文课堂效率提高,单单靠控制课堂纪律、提高学生考试分数是不能实现的,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学生对自己即将要学的感兴趣、充满了好奇心,才能主动地去接近知识、了解知识、掌握知识,进而学会运用已学到的知识。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使课堂的导入环节出彩,一开始上课就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应该好好设计自己的课堂导入,只有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才能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学习中去。课前老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给同学们放一段歌曲、讲一个故事或者是放一部电影等,这些都能将学生带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优美的环境中去。例如,学习文章《林黛玉进贾府》时,文章中有很多对人物服饰、外貌的描写,如果是单纯的读课文,学生们可能体会不到这种美,这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学生们边看文字边看视频,很快就能将文章中所写的形成图片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2 阅读文化经典,充实人文知识
文学作品有巨大的魅力,这是许多已经成为文学大师的人所共同认可的。巴金曾说过:“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大量的养料。文学作品用具体的形象打动了我的心,把我的思想引到较高的境界。优秀的作品给了我生活的勇气,使我看到理想的光辉。”教师在教学的课余时间要做到与书本做朋友,与大师做朋友,与经典文学作品多交流,这样可以改变教师陈旧的教学理念,影响教师的教学手段。作家在经典的文学作品中往往透露出一种坚定的对人类未来的美好的信念和对社会的强烈的责任感,大多数文学作品更倾向于关注弱势群体。因而,经典作品不但因深刻地反映了時代的矛盾与冲突和创造了真实的形象、完美的艺术形式而具有历史的认识意义和审美的魅力,还因为作家本身的崇高的理想和情感,使自己笔下的艺术形象,蕴涵一种冲击读者心灵的思想力量,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精神的熏陶,也变得崇高起来,内心更加善良和优美。这样的作品产生一种不仅表现民族灵魂,也铸造民族灵魂的伟大作用。
我们读屈原的《离骚》,会为诗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面对困难绝不屈服勇敢前进的进取精神所感染。我们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缝席上见赠》,会为诗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豁达胸襟所激动,虽然诗人自己屡遭贬谪,但看到新人辈出也令他欣慰。我们读曹禺的《雷雨》,不仅会对鲁侍萍、鲁四凤的悲惨命运产生深深的同情,对周朴园那说不清楚的忏悔也带有些许的理解。正是在这些伟大的作家的创作中,我们看到了两种深深的内涵,一种内涵就是他们所要表达的正是他们那个时代所发生着的,一种则深刻的多,它超越了时代发展的现状,具有普遍的永恒的意义,这就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因为它是永远具鲜活的生命的,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解释的。
3 解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我们往往会对作品中的人物印象较深刻,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经典文学作品都是小说。仅仅对人物有印象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对人物的理解能力,尤其是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自己所处的时代来进行解读。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是值得任何一个时代的读者去阅读的。那些带着作者感情的人物——比如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许小寒都是民国初年上海病态社会中极富代表性的人物,他们是特定时期、特定人物的特定心理反映。他们都是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的,为我们后人研究那个时代的社会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线索。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万卷书即使不全部是经典,也会对人们产生较大的影响。我国的现代文学大师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都是读了大量世界范围内的许许多多经典作品的,并将这些经典作品运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去,才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名篇。对经典作品不但要大致去读,还要做到细读精读。草草浏览也会得益,而只有精读,反复读多遍,细细体味,才能很好地领会经典作品的精妙所在,特别是要从中学习经典作家的艺术匠心,没有慢读细嚼,是很难有所收获的。当然,读经典作品的目的不在于模仿,而在从中得到思想与艺术的营养,得到创新的启示。毕竟文学创作的价值不在重复前人,而在超越前人。
语文教材中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重要作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进行提高和塑造,对学生今后和将来的工作、家庭、生活必将会产生极大和深远的影响。